傍晚,夕阳的余晖洒进谢家的小院,小九一路小跑着进门,金色妖瞳亮晶晶的,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南嘉正在厨房煮汤,听到动静探头一看,挑眉道:“哟,咱们小狐狸今天捡到金元宝了?这么高兴。”
小九蹦到她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钞票,献宝似的递过去:“姐姐,给你钱!”
南嘉一愣,擦擦手接过,展开一看——零零散散的纸币,还有几张粮票,加起来不算多,但每一张都带着温度。
“这是……?”
小九的尾巴在身后不自觉地晃了晃(虽然现在是人类形态),兴奋地说:“这是我们宿舍同学捐给基金会的!周明阳、张建国、王建军,还有周老爷子,他们都说要帮忙!”
南嘉怔住,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些钞票。她能想象到那几个大男孩翻遍口袋凑钱的样子——周明阳肯定是一脸别扭却硬塞,张建国拍着胸脯说“以后力气活我包了”,而周老爷子大概会摸着胡子感慨“年轻人有良心”……
“他们还说……”小九凑近一步,眼睛亮得像星星,“等以后基金会需要人手,他们都来帮忙!张建国力气大,可以搬东西;王建军细心,能核对名单;周明阳……呃,周明阳说他可以负责骂那些欺负军属的混蛋!”
南嘉“噗嗤”笑出声,眼眶却有些发热。她揉了揉小九的头发:“好,那这些钱……我们就用来买第一批药材,给退伍老兵做活血化瘀的药包,好不好?”
小九重重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又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对了!周老爷子写了几个治疗旧伤的土方子,说比西药管用!”
(纸条边缘还沾着茶渍,显然是老人家一边喝茶一边琢磨着写的。)
饭桌上,小九眉飞色舞地讲着宿舍里的情景,筷子在空中比划着:周明阳那家伙,嘴上说着就捐这么点啊,结果把半个月的饭钱都掏出来了!张建国更逗,非说要当基金会的首席搬运工...
谢爸爸听得直拍大腿,震得桌上的碗碟叮当作响:好小子们!都是好样的!他突然转向谢琦,明天我去后勤部批两捆棉纱,咱们做药包正用得着。老刘前两天还说仓库里堆着不少消毒纱布...
谢妈妈舀汤的手顿了顿。青花瓷碗里的冬瓜排骨汤冒着热气,映得她眼角微微发亮:妇联那边...王团长家的儿媳妇,还有李政委的遗孀,她们针线活都好。她的声音轻得像汤面上浮着的油花,我明天去问问,看她们愿不愿意接这个活计。
汤勺碰着碗沿,发出清脆的的一声。
谢爷爷忽然放下酒杯。老白干的醇香还在空气里飘着,老人粗糙的手指从中山装内袋摸出个蓝布包,缓缓推到南嘉面前:拿着。
布包上用红线绣着五角星,边角已经磨得发白。南嘉刚要推辞,老人就瞪起眼睛。岁月在他眉间刻下的皱纹此刻像战壕般深邃:怎的?只许你们小的出力?
布包摊开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张大团结。最底下还压着张泛黄的照片——二十岁的谢爷爷站在战壕里,胳膊搭在战友肩上。照片背面,钢笔字已经晕开:1951年春,朝鲜,生死同袍。
小九突然不说话了。他看见爷爷长满老年斑的手正轻轻抚过照片里某个面容模糊的战友。
(后来这批用退休金买的药材,做成了三百个老兵暖心包。每个包内侧都绣着小小的五角星,用的是从爷爷那件旧军装上拆下来的红线。)
夜深人静时,南嘉在灯下翻开基金会的账本,在新的一页郑重写下:
“第一笔民间捐款:
周明阳——5元(附骂人服务一次)
张建国——3元+无偿劳力
王建军——2元+帮忙看药
周老爷子——退休金20元+祖传配方
……
用途:首批‘老兵暖心包’(药材+棉纱+手写信)”
窗外,小九正趴在院里的石桌上,就着月光画新的设计图——药包上要绣一只小狐狸叼着草药,底下写“老朋友,一直在”。
(而此刻的男生宿舍里,周明阳梦见自己一拳打翻了欺负军属的混混,笑出了声。)
——这世上的善意,从来都是这样,星星点点,最终汇聚成星河。
谢妈妈捧着刚做好的精装版《萌版本草纲目》走进客厅,书封上的烫金草药纹样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她笑着对南嘉说:“手工装帧的五十本都做好了,香包和书签也按小九画的图样绣完了,你看看——”
她翻开书页,内里是细腻的宣纸,每一页的草药插图旁都缀着丝线绣的迷你小狐狸,书脊用靛蓝绸布包裹,古朴又精致。配套的香包里填着安神的草药,轻轻一捏,淡雅的药香便飘散开来。
南嘉满意地点头:“周日签售就用这批,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正说着,小九从楼上“咚咚咚”跑下来,金色妖瞳睁得圆圆的:“姐姐!签售真的要来了?我、我好紧张!” 他揪着衣角,尾巴都快藏不住了(虽然现在是人类形态)。
谢妈妈忍俊不禁,拉过他比划身高:“别慌,妈给你准备了新衣裳——月白长衫配靛青马甲,袖口还绣了暗纹的草药枝,保准衬咱们小画家的气质!”
小九眼睛一亮,又拽了拽南嘉的袖子:“爸爸妈妈会来的吧?爷爷要是也能在就更好了……”
谢爸爸从报纸后探头:“那必须去!我连相机都备好了!”
谢爷爷在躺椅上悠悠道:“老夫得坐签售台正中间——谁让我是基金会负责人呢?”
(其实老人家早把勋章都擦亮了,就等着别在胸前显摆。)
周日清晨,新华书店门口排起长队。有举着画册的大学生,有牵着孩子的父母,甚至还有几位拄拐杖的老兵——他们是基金会的第一批受助人,特意来捧场。
小九坐在铺红绸的签售台后,紧张得手心冒汗。南嘉悄悄塞给他一颗薄荷糖:“含着,定神的。”
第一个读者是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小九哥哥,能画只小狐狸吗?” 她怯生生递上书。
小九的笔尖顿了顿,突然就不慌了。他在扉页画下抱着草药的小狐狸,女孩欢呼着蹦跳离开。
队伍中,周明阳挥着书嚷嚷:“给我写‘赠天下第一帅室友’!” 张建国和王建军一左一右架住他拖走:“别丢人了!”
谢家人站在一旁笑作一团。谢爷爷偷偷抹眼角——他看见几位老兵翻着书,对“老朋友基金会”的简介页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签售过半时,书店经理突然搬出一块牌子:“《萌版本草纲目》首印售罄,加印中!”
小九呆住,南嘉捏捏他的肩:“看来你的‘紧张’都变成销量了。”
(当晚清点收益时,小九把加印的预付款也划进了基金会账户。谢爸爸拍下他埋头写支票的照片,后来这张照片一直挂在基金会大厅,题字——“吾家有狐初长成”。)
清晨的饭桌上,谢家人正热热闹闹地吃着早饭。小九捧着碗,筷子夹着南嘉刚煎的葱花蛋,金色妖瞳满足地眯成一条缝。
南嘉放下粥碗,看向他:“小九,你这些画画的事先停一停,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小九一愣,耳朵不自觉地竖了竖(虽然现在是人类形态):“什么事啊?”
南嘉神色认真起来:“之前张副书记不是找你帮忙出个防拐的宣传方案吗?——小朋友被拐走,女学生被骗到山里做媳妇,还有怎么防范……现在有电话的家庭很少,怎么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事?现在是1978年,信息传递不容易,但我们得想办法。”
饭桌上瞬间安静下来。谢妈妈放下筷子,眉头微蹙:“这事确实要紧,前阵子隔壁胡同老李家的孙女差点被人抱走,幸亏街坊发现得早……”
谢爸爸沉声道:“现在人贩子猖獗,尤其是火车站、集市这些地方,一不留神孩子就没了。”
小九放下碗,金色妖瞳微微闪烁,脑子飞快转动:“姐姐,我们可以画‘防拐连环画’!就像我的草药图一样,用简单易懂的画面告诉人们怎么防范。”
南嘉点头:“对,但光是画还不够,得让更多人看到。现在印刷条件有限,广播和报纸覆盖面也不广,我们得想别的办法。”
小九眼睛一亮:“我们可以用‘墙画’!就像以前革命宣传画一样,在公社、学校、供销社的墙上画防拐知识!”
谢爷爷拍桌:“好主意!当年我们打仗时,标语口号都是刷墙上的,老百姓一看就懂!”
南嘉迅速在桌上铺开纸笔,列出计划:
1.连环画手册
小九负责绘制,内容包含:
小朋友如何识别坏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糖)
女学生警惕“介绍工作”“带你去城里”的骗局
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找穿制服的人、大声呼救)
2.墙画宣传
联系各街道、公社,在显眼位置绘制防拐知识
重点区域:学校、供销社、火车站、集市
3.广播短剧
南嘉写剧本,找广播站合作,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宣传防拐
4.妇联联动
谢妈妈通过妇联组织妇女学习防拐知识,尤其关注偏远山村
小九的第一幅防拐画
小九当即拿出速写本,刷刷几笔勾勒出一个场景:
画面左侧,一个笑眯眯的男人弯腰对小女孩说:“小朋友,叔叔带你去买糖。”
右侧,小女孩后退一步,摇头摆手:“不行!我要等妈妈!”
下方大字标注:“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南嘉赞许地点头:“对,就这样,简单直接。”
谢爸爸凑过来看,严肃道:“还得加一条——如果被强行带走,就踢、咬、大喊‘救命!他不是我爸爸!’”
小九赶紧补上,画面角落还画了一只小狐狸举着警示牌:“记住!安全第一!”
小九:主笔连环画和墙画设计
南嘉:编写广播剧本,联系印刷厂
谢妈妈:通过妇联推广,组织妇女学习
谢爸爸:协调各公社、街道的墙面绘制
谢爷爷:动用老战友关系,让宣传进部队大院
(连小辰都举手:“我可以帮忙调颜料!”)
小九握紧画笔,金色妖瞳坚定地看向南嘉:“姐姐,这事比画画更重要,我一定好好做!”
南嘉揉了揉他的头发:“嗯,你的画能救很多人。”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京大附小的灰砖外墙上,一幅色彩鲜艳的墙画已经引来路人驻足。
画面上方,小九用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扎红头巾的小女孩——她正瞪圆眼睛,对着一个弯腰递糖的陌生男人摆手后退,气泡对话框里写着大大的:我不认识你!
右侧画着危险警示:
戴草帽的人贩子用玩具诱骗小孩(配文:不跟陌生人走!)
女学生被假骗上面包车(配文:天上不会掉工作!)
最下方用醒目的红字写着:发现可疑立即报告派出所!
墙角还蹲着一只水墨风格的小狐狸,爪子指向最近的治安岗亭位置。
这画得好!卖豆浆的老汉指着墙画对孙子说,记住没?要是有人给你糖...
孙子脆生生接话:就喊解放军叔叔!
中午十二点整,街道广播站的喇叭突然响起轻快的开场音乐:
各位听众朋友们,下面播送儿童安全故事《小红帽新传》——
播音员的声音忽然变得活泼:小红帽不是去给外婆送点心吗?半路遇到个笑眯眯的叔叔...
故事里,人贩子扮成卖货郎,用带你找妈妈的借口诱骗小红帽。但聪明的小红帽没有上当,反而假装乖巧,把人贩子引到了民兵巡逻点。
记住啦孩子们!广播最后响起小九配音的小狐狸彩蛋:遇到危险要学小红帽,机智冷静找警察!
(当晚,南嘉在基金会记录本上写道:首日反馈:东大街派出所接到3起可疑人员举报,妇联收到5个村庄申请墙画。)
——有些守护,就这样悄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