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疆的棋局已然布下,格物院的星火悄然点燃,分封的远景更如一颗投入心湖的巨石,在核心将领中激荡起无尽的涟漪。英国公府的书房,仿佛一个永不疲倦的中枢,处理着来自帝国四面八方的信息,权衡着当下与未来的每一步。张世杰的目光,在巨大的寰宇全图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视线不再仅仅局限于北方广袤的陆地,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投向那片环绕着神州大陆、蔚蓝而深邃的海洋。

案头一份来自东南沿海的常规军情奏报,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奏报中提到,盘踞福建、依托海贸与坚韧抵抗而存续的郑氏集团,其首领郑芝龙之子郑森(即后来的郑成功),年方弱冠,却已显露出不凡的胆识与统御力,近日于金厦一带屡挫试图招安或进剿的清军(其,其麾下舟师犀利,熟悉海情,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奏报的末尾,例行公事地询问中枢对郑氏集团是“剿”是“抚”。

“郑森……郑成功……”张世杰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这个名字。在他的记忆深处,这个名字与“收复台湾”、“抗清旗帜”紧密相连。更重要的是,郑氏家族拥有这个时代东亚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和完善的贸易网络。辽东已平,北疆方略已定,陆上的威胁虽未完全消除,但大势已向大明倾斜。然而,未来的征途,绝不应止步于大陆。那分封海外的宏图,那掌控东西洋贸易巨利的野心,乃至防范可能来自海上的威胁,都需要一支强大的、忠诚的海上力量作为支撑。眼下大明的官方水师,承平日久,早已腐朽不堪重任。而郑成功的势力,无疑是一颗极佳的、有待雕琢的璞玉。

“来人。”张世杰沉声唤道。

亲卫队长应声而入。

“去请苏明玉行长,另外,让‘夜枭’负责东南事务的负责人也来一趟。”张世杰吩咐道,目光依旧没有离开地图上那蜿蜒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

不多时,苏明玉率先到来。她如今执掌皇家银行,气度愈发雍容干练,眉宇间少了些许商贾的圆滑,多了几分执掌金融权柄的沉稳与锐利。稍后,一个面色黝黑、身形精悍、作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也悄无声息地进入书房,他是“夜枭”系统中代号“海东青”的头目,专门负责东南沿海及海外情报。

张世杰没有寒暄,直接指向那份奏报:“郑森此人,以及郑氏家族的海上力量,你们了解多少?”

苏明玉率先开口,她从商业角度切入:“回国公爷,郑家掌控东南海贸数十年,其船队规模庞大,航线遍及东洋、南洋,与倭国、佛郎机(葡萄牙)、红毛夷(荷兰)皆有贸易往来。其财力雄厚,据说富可敌国。郑森年少时曾于南京国子监求学,拜入大儒钱谦益门下,文武兼修,在东南士民中颇有声望。若能与之合作,对我大明打通海上商路,获取海外财富,大有裨益。”

“海东青”则补充了更多军事和内部情报:“主公,郑森虽年轻,但性格刚毅,极有主见,与其父郑芝龙的圆滑投机有所不同。他麾下核心骨干多是对大明抱有忠义之心的将领和水手,战力不弱。目前他们最大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陆上残清势力的逼迫,二是海上红毛夷盘踞大员(台湾),对其贸易航线构成威胁。郑芝龙目前态度摇摆,既想保持独立性,又担心被南北夹击。”

张世杰静静听完,心中已然有数。他需要这支海军,但绝不能让其成为第二个尾大不掉的藩镇。直接招安?以郑成功的傲骨和郑氏集团的独立性,恐怕难以让其真心归附,反而可能引起警惕和抵触。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需要的合作关系,逐步渗透,施加影响,最终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

“郑森……此人志向不小,绝非甘居人下之辈。”张世杰缓缓开口,“直接以朝廷名位相召,未必是上策。他现在最需要什么?”

苏明玉立刻接道:“稳固的根据地、抵御清军和红毛夷的支援,或许……还有认可其抗清事业的大义名分。”

“海东青”也道:“还有粮饷、军械,尤其是擅长陆战的精锐,助其巩固金厦,甚至反攻漳泉。”

张世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看向苏明玉:“明玉,以皇家银行和你苏家的名义,可能组织一支‘商队’,携带一批他们急需的物资,如粮食、布匹、药材,以及……一部分不易追查来源的精良兵甲和火铳,前往金厦,与郑氏洽谈‘商贸合作’?”

苏明玉心领神会,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她略一思忖便点头:“可以操作。东南沿海贸易本就是我苏家旧业,如今有银行背书,更容易取信。只是,这批‘特殊货物’的价值和意图,需要一位足够分量的使者去传达。”

张世杰目光转向“海东青”:“选派一位胆大心细、熟悉海情、且能言善辩之人,充作商队副使。他的任务,是设法见到郑森本人,传达我英国公的‘敬意’与‘合作’之意。记住,不是招安,是合作!告诉他,本公欣赏其忠义之心,理解其独抗虏贼与西夷之艰难。大明北疆已定,不日将全力经略南方。愿与其互为奥援——他可从我处获得必要的物资、情报,乃至在合适的时机,陆上兵力之支援;而本公,希望在未来,他的舟师能成为大明开拓海疆、清剿海寇、贯通东西洋贸易的利剑!”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尤其要让他明白,本公志在四海,绝非那些只知陆上权斗的庸碌朝臣可比。与他合作,非为削其权,乃为共图海洋之大业!若他有意,可遣一心腹,随商队北上来见我。”

“海东青”肃然领命:“属下明白!必选派得力人手,将主公之意,原原本本送达!”

张世杰又对苏明玉道:“此次‘商贸’,不以盈利为目的,甚至可以适当让利,务必展现出我们的诚意。所需银钱,从我的份例和银行特别经费中支取。”

苏明玉点头应下,她深知这笔“投资”背后潜在的战略价值。

计议已定,行动迅速展开。不过旬日,一支悬挂着苏氏商号和皇家银行旗帜的船队,便从天津港启航,满载着粮食、布匹、瓷器等寻常货物,以及一批精心伪装、性能优良的燧发火铳和轻便铠甲,扬帆南下。船队中,一位名叫“沈墨”,实为“夜枭”精锐,且曾在东南沿海活动多年的中年人,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与此同时,一份以张世杰私人名义书写、措辞诚恳而又暗藏机锋的信函,被用特殊药水密写于一批上等苏绸之内,随船同行。信中除了表达对郑成功抗清事业的赞赏,更隐约描绘了一幅未来大明舰队纵横四海、商船联通万国的宏大画卷,并将郑成功置于这幅画卷的关键位置。

船队劈波斩浪,向南航行。张世杰站在书房窗前,遥望南方天际。他知道,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接触,播下的一颗种子。郑成功是否会接受这份“合作”?他那位首鼠两端的父亲郑芝龙又会是何态度?掌控台湾的荷兰人,是否会成为合作的障碍亦或是共同的敌人?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然而,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向。他,张世杰,已然将目光投向了蔚蓝的深海。陆上的霸业初定,海上的争锋,却才刚刚拉开序幕。这支初议的“海军”,这颗投向南方海域的棋子,究竟会为未来的大局,带来怎样的变数?

“郑森……但愿你不要让我失望。”张世杰低声自语,海风仿佛从南方带来了一丝咸腥的气息,也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与挑战。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唐:家父程咬金书虫眼中的历史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玉佩求生之路抗倭战神帝王串串烧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九鼎圣王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