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带着周末余韵的松弛感和新一周开始的规律性。林砚刚在座位坐下,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的王梓博就立刻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脸上带着贼兮兮的笑容:
“兄弟,老实交代,昨晚楼下那位……是谁啊?那气质,那身材,可不一般啊!”他挤眉弄眼,语气里充满了探究。
林砚拿出第一节课的课本,头也没抬,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什么情绪:“一个姐姐,算是。过来看看我。”他用了“算是”这个模糊的界定,显然不想多谈。
王梓博见他不愿深聊,也很识趣地没有追问,只是啧啧两声,用肩膀撞了一下林砚,调侃道:“行啊你,姐姐就是多,还个个都这么‘关心’你。”他特意在“关心”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暧昧理解。
不等林砚反应,王梓博又神秘兮兮地转换了话题,脸上洋溢着兴奋:“哎,先别管姐姐了,你猜我今天带什么好东西来学校了?”
林砚对这种猜谜游戏没什么兴趣,直接问道:“带什么了?”
王梓博像变戏法一样,偷偷从桌子底下掏出一个橙色的、皮质崭新的篮球,压低声音,难掩得意:“看!咱们大课间去打球去!活动活动筋骨,老在教室里坐着都快生锈了!”
林砚看了一眼那颗充满活力的篮球,点了点头:“好。”运动对他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也能暂时隔绝那些纷扰的思绪。
上午的课程按部就班地开始。阳光透过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然而,在班主任王晓丽的英语课上,一种微妙的、不易察觉的低气压似乎萦绕在讲台周围。
王晓丽今天依旧穿着得体,但细心的人或许能发现,她眼底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甚至可以用憔悴来形容。粉底也盖不住那淡淡的黑眼圈。这几天,一种莫名的空虚和烦躁感困扰着她。自从军训结束,林砚不再去她那里吃午饭后,她感觉生活中仿佛突然缺了一角。
那种短暂的、只有他们两人相处的时光,那些安静的共处,甚至只是看着他低头吃饭的样子,都成了她习惯的、隐秘的期待。如今期待落空,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失落感,以及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更复杂的情感。她知道林砚有女朋友,理智不断告诫她这是危险的界限,但情感却像脱缰的野马,总是在夜深人静时,将林砚清冷的面容、舞台上唱歌的身影、甚至是那天在办公室外擦肩而过时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气,不受控制地推到她脑海里,导致她连续几晚出现了失眠的症状。
此刻,站在讲台上,讲解着定语从句的用法,她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靠窗的位置。林砚正低头看着课本,侧脸在光线下显得安静而美好。王晓丽的心跳漏了一拍,讲解的语句微微顿了一下,才勉强接上。
“……所以,关系代词‘which’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她努力集中精神,维持着课堂的节奏,但心底的波澜却难以平复。看到他,她会想起他流利的英语,想起他唱歌时动人的模样,想起他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深沉。这种吸引力,如同沼泽,让她在理智与情感的拉扯中,越陷越深。她只能强迫自己移开目光,看向其他同学,但那份关注,如同被磁石吸引,总会不自觉地回归。
两节课在王晓丽有些心不在焉的状态下结束了。下课铃声如同赦令,大课间到了!
“兄弟们!球场集合!”王梓博第一个跳起来,抱着那颗崭新的篮球,如同冲锋的号手,率先冲出了教室。班上几个平时也喜欢打球的男生立刻响应,呼啦啦跟了上去。林砚也站起身,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学校的篮球场紧邻着教师办公楼。王梓博凭借速度优势抢到了一个半场。几个七班的男生很快分好了队,简单的热身之后,比赛开始。
起初,只是班级内部的小范围活动。但很快,情况就失控了。
不知是谁最先喊了一句“林砚在打球!”,这个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课间热闹的校园。
先是附近的高一学生闻讯赶来,接着是高二的,甚至连一些学业紧张、平时课间都难得休息的高三学生,也忍不住好奇,从书本中抬起头,走向了篮球场。
短短几分钟内,篮球场周围就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水泄不通。男生们关注着球技,而女生们,则几乎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穿着校服、身影矫健的林砚身上。
运球,突破,起跳,投篮——林砚的动作或许没有体育生王梓博那样充满爆发力和专业性,但却带着一种独特的、举重若轻的优雅和协调感。他的身形挺拔,步伐灵活,眼神在运动时显得格外专注锐利。汗水浸湿了他额前的黑发,有几缕黏在光洁的额角,随着他的跑动而跳跃。
当他接到王梓博的传球,一个漂亮的假动作晃过防守队员,轻盈跃起,手腕柔和地将球拨出,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空心入网时——
“哇啊——!!!”
“林砚!好球!!”
“太帅了!!!”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尖叫声瞬间爆发,几乎要掀翻整个球场。每一次他触球,都能引起一阵骚动;每一次他得分,场面更是如同沸腾。他仿佛一个天生的焦点,无论在哪里,都能轻易点燃周围人的情绪。
这喧闹无比的动静,自然也传到了紧邻的教师办公楼。
王晓丽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被窗外一阵高过一阵的声浪吵得无法集中精神。她有些烦躁地站起身,走到窗边,想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
然后,她的目光定格了。
透过窗户,她能清晰地看到下方篮球场上的情景。那个被无数人包围、欢呼的中心,正是林砚。他刚刚完成了一次快速的抢断,正运球推进,身形如风,眼神明亮,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蓬勃的、极具感染力的青春气息。阳光洒在他身上,汗水闪烁着晶莹的光泽,那是一种与她平日里看到的沉静冷漠截然不同的、鲜活而耀眼的美。
王晓丽怔怔地看着,一时间竟忘了呼吸。批改作业的红笔还捏在手中,却迟迟没有落下。她看着他在人群中穿梭,看着他与队友击掌,看着他进球后那虽然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微亮的样子……她的心,不由自主地跟着场上的节奏跳动,一种混合着欣赏、悸动与难以言喻的失落感的复杂情绪,牢牢攫住了她。她知道这样不对,但目光却无法从那个身影上移开。
“王老师,也看打球呢?”旁边一位同样被喧闹吸引过来的中年男老师笑着走过来,也站在窗边,“嚯,这阵势,赶上校级联赛了。哦,是那个林砚啊,怪不得。”
另一位女老师也凑过来,感叹道:“这孩子,真是了不得。长得好看也就罢了,学习好,唱歌好,连打球都这么吸引人。总感觉他身上有种特别的魅力,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能吸引任何人去关注他。”
王晓丽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同事的话,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她心上。那种魅力,她比任何人都更能感受到,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深了她的困扰。她就那样站在窗边,如同被施了定身咒,直到上课铃声尖锐地响起,才猛地回过神,仓促地转过身,不敢再看向窗外。
而球场上的林砚,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也停下了动作。周围的欢呼声渐渐平息,人群开始散去。他撩起衣角擦了擦脸上的汗,微微喘息着,对王梓博说:“走吧,上课了。”
仿佛刚才那山呼海啸般的关注,于他而言,只是球场上一段微不足道的插曲。他依旧是那个平静、疏离的少年,将所有的喧嚣与目光,都隔绝在了他那深不见底的心湖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