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明刚过,南方的雨就缠上了江陵县,毛毛雨像扯不尽的银丝,织成一层薄薄的雾,把整片稻田裹得湿漉漉的。天刚蒙蒙亮,田埂上就挤满了扛着秧苗的百姓,赤着的脚踩在泥里,“咕叽咕叽” 的声响混着雨丝落在稻叶上的 “沙沙” 声,成了清晨最热闹的调子。可这热闹里,藏着说不出的累,黏土沾在脚上,每走一步都像拖着块湿泥做的铅,弯腰插秧时,腰杆弯得快贴到膝盖,没插几株,就有人直起腰捶背,“哎哟” 的叹气声在雾里飘得老远。

李二扛着半筐秧苗,刚下田就踉跄了一下,脚陷在泥里拔了半天才出来。他把秧苗放在田埂边,蹲下身揉了揉膝盖,又直起腰捶着腰眼,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这鬼天气,泥比去年还黏!俺才插了二十来株,腰就酸得跟断了似的,去年插完两亩田,俺躺了三天,连饭都没力气吃,今年要是还这么插,俺这老腰怕是要废在田里!”

他旁边的张二婶也停了手,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鬓角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脸上痒得慌。她望着自家那片没插完的稻田,眼圈有点红:“可不是嘛!俺家那口子前几天插秧,腰间盘犯了,现在还在床上躺着,这剩下的半亩田,俺一个人插,天黑都插不完。要是能有个法子,不用总弯腰就好了。”

不远处的周老汉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株绿油油的秧苗,指腹轻轻摩挲着秧苗的根须,却没急着下田。他看着田里弯腰插秧的百姓,有的年轻人插着插着就跪坐在泥里,揉着腰直喘气,老人更是慢得像蜗牛,叹了口气:“咱南方种稻,就怕春耕插秧。俺年轻的时候,插一亩田只要半天,现在老了,弯腰弯得久了,眼前都发黑。要是能有个‘坐具’,不用弯腰就能插秧,那该多好啊!”

秦风站在田埂边,雨丝落在他的布袍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看着百姓们疲惫的模样,心里沉甸甸的,之前改了区田坑的深度,解决了烂根;修了分级水渠,解决了灌溉;撒生石灰防住了稻飞虱,可插秧这道坎,还是得靠人力硬扛。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墨渊,发现墨渊正蹲在地上,盯着李二插秧的动作,手指在泥里画着圈,眼神亮得像有主意。

“墨渊,你是不是琢磨出啥了?” 秦风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

墨渊猛地回过神,赶紧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粗糙的图样:“你看,百姓累就累在‘总弯腰’—— 左手攥秧苗,右手插,腰得一直弯着。要是做个能坐的工具,下面装块滑板,人坐在上面,脚蹬泥地就能滑,秧苗放在前面的篮子里,伸手就能插,不用弯腰,是不是能省力?” 他指着图样上的 “弧形座位” 和 “长滑板”,“滑板用轻质的杉木,打磨光滑,不容易沾泥;座位用楠竹编,又轻又软,坐久了不硌屁股;前面加个小竹篮,放秧苗不用手攥着,省劲!”

李二正好直起腰歇气,凑过来看了眼泥地上的图,眼睛一下子亮了:“这玩意儿要是能成,俺们腰就有救了!就是这滑板在泥里滑不滑?别插着插着陷进去,那可就成笑话了!”

周老汉也挪过来,蹲在图样旁,用树枝戳了戳 “滑板” 的位置:“杉木是轻,可咱这黏土沾劲大,滑板太宽了容易陷,得窄点;还有,滑行的时候得能调方向,不然滑歪了,秧苗插得歪歪扭扭,反而耽误事。”

墨渊赶紧掏出竹简和炭笔,把这些建议记下来,笔尖在竹简上飞快滑动:“窄滑板、调方向…… 俺这就回工坊做,明天就来试!” 他揣好竹简,扛着工具箱就往工坊跑,雨丝打在他的背上,却没影响他的脚步,心里装着帮百姓省力的念头,连雨都不觉得冷了。

第二天一早,雨比昨天小了点,雾也散了些。墨渊扛着第一台秧马到田里时,百姓们都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这个 “新鲜玩意儿”。秧马通体用楠竹和杉木做的,滑板二尺长、一尺宽,打磨得光溜溜的,中间是弧形的竹编座位,前面挂着个巴掌大的竹篮,滑板前后还各装了块半寸长的木齿。

“这就是能省力的秧马?” 张二婶伸手摸了摸竹编座位,指尖能感觉到竹条的纹路,“看着倒轻巧,就是不知道好用不好用。”

“俺来试!” 李二撸起袖子,第一个坐了上去。他把秧苗放进前面的竹篮,脚蹬在泥地里使劲一滑,滑板果然顺畅,一下子滑出去半尺远。他右手从竹篮里拿出秧苗,往泥里一插,不用弯腰,动作比之前快了不少。可没滑几下,问题就来了:黏土太黏,滑板滑着滑着就歪了,李二想调方向,脚一使劲,滑板 “咔” 地陷进了泥里,怎么蹬都动不了。

他尴尬地从秧马上下来,裤腿沾满了泥:“这…… 这咋还陷泥里了?而且方向也不好调,插的秧都歪了。”

周围的百姓顿时议论起来,有人小声说:“我就说这是花架子吧,还不如手插靠谱!” 还有人叹了口气:“白高兴一场,该弯腰还得弯腰。” 周老汉没说话,蹲在陷泥的秧马旁,摸了摸滑板的宽度,又看了看木齿的长度,若有所思。

墨渊的脸有点红,却没气馁,蹲下身把秧马从泥里拔出来,拍了拍上面的泥:“是俺考虑不周,滑板太宽了,黏土沾住就容易陷;木齿太短,抓不住泥,所以调不了方向。俺这就回去改!” 他扛着秧马往工坊走,心里却没慌,百姓的质疑反而让他更清楚该改哪里,“以机省功”,关键是得让机械适配土地的性子,不能光想着 “省功”,忘了南方黏土的特点。

回到工坊,墨渊翻出《墨子?备城门》的抄本,翻到 “以机省功” 的章节。上面写着:“凡为守备,必以机巧,省人力,利攻守。故连机碓以水省舂,转射机以机省射,皆顺其势,适其用也。” 意思是说,制作器械,必须灵巧,减少人力,还要顺应事物的规律,适配使用场景。墨渊拍了拍脑袋:“对呀!秧马是‘省功’的机巧,就得顺应南方黏土的‘势’,不能照搬北方旱地的思路!”

他重新设计:把滑板宽度从一尺减到七寸,减少黏土的黏附面积;木齿从半寸加长到一寸,改成斜向 45 度,像船的龙骨一样,既能抓住泥调整方向,又不容易陷;还在滑板底部涂了层桐油,减少黏土的黏附力。忙了整整一天,改进后的秧马终于做好了,滑板窄了,木齿斜了,底部还泛着桐油的光,比之前更轻巧。

第三天,墨渊扛着改进后的秧马再到田里时,百姓们又围了过来,这次没人再急着质疑,都睁着眼看。李二还是第一个试,他坐在秧马上,脚轻轻一蹬,滑板顺畅地滑了出去,方向想左就左,想右就右,再也不歪了。他插了半亩田,才直起腰,摸了摸腰眼,惊喜地喊:“成了!真成了!俺插了这么久,腰一点都不酸!比之前手插快了一倍还多!”

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张二婶赶紧说:“俺也试试!俺也试试!” 她坐上去,滑了几下,也笑了:“真省力!俺家那口子要是有这玩意儿,腰就不会犯了!” 周老汉也坐上去试了试,滑得平稳,插得整齐,笑得合不拢嘴:“墨渊小郎君,你这脑子真灵光!这秧马,比俺年轻时想的‘坐具’还好用!”

可欢乐的氛围没持续多久,就见王阿婆站在田埂边,看着秧马叹气。王阿婆快七十了,腿劲小,看着别人用秧马滑得顺畅,自己却不敢试,怕蹬不动,反而摔在泥里。墨渊看在眼里,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机巧是为了帮所有人省力,不能落下王阿婆这样的老人。”

他又翻起《墨子?备城门》,“以机省功” 里说 “机巧之利,当及老弱”,机械的好处,该让老人小孩都能享受到。墨渊琢磨着,能不能加个助力的装置?他看着工坊里的竹条,突然有了主意:用直径三分的楠竹条,弯成弧形,装在秧马两侧,像弹弓一样,脚蹬的时候,竹条能借劲往前弹,减少腿的用力。

他连夜改了秧马,给两侧装了竹条助力器,还把座位调低了半寸,方便王阿婆上下。第四天一早,墨渊把改好的秧马送到王阿婆手里:“阿婆,您试试这个,脚轻轻蹬就行,不用使劲。” 王阿婆半信半疑地坐上去,脚轻轻一蹬,竹条 “啪” 地弹了一下,秧马顺畅地滑了出去。她插了几株秧,眼睛亮了:“哎哟!真不用使劲!俺也能用秧马了!墨渊小郎君,真是太谢谢你了!”

周围的百姓都鼓起掌来,李二笑着说:“这下好了!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阿婆,都能用秧马了!” 墨渊又根据大家的身高,调整了座位高度:高个子的座位调高半寸,矮个子的调低半寸,还在竹篮里加了块小隔板,把秧苗分开放,拿的时候更方便。百姓们都说:“这秧马跟给俺们量身定做的一样,太贴心了!”

随着秧马的普及,江陵县的插秧进度快得惊人。之前计划十天插完的五千亩田,五天就插完了。农官拿着账本,笑得合不拢嘴:“之前一人一天最多插半亩,现在用秧马,一人一天能插一亩,效率翻了一倍!节省下来的人力,还能去修水渠、翻耕留种的田,今年春耕肯定能按时完成!”

这天午后,雨终于停了,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洒在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上挂着水珠,闪着光。扶苏派来的使者路过江陵县,看到田里百姓坐着秧马插秧,滑得顺畅,插得整齐,赶紧停下来观察。使者看着李二坐着秧马,脚一蹬就滑出去,手里的秧苗飞快地插进田里,不禁感慨:“这秧马真是奇物!既省力又高效,要是推广到南方各郡,百姓可就轻松多了!”

他赶紧把看到的情况写成奏报,派快马送往咸阳。始皇收到奏报后,龙颜大悦,下旨让墨渊在墨家工坊批量制作秧马,发往南方所有郡县;还让秦风把秧马的制作方法(杉木滑板、楠竹座位、斜向木齿、竹条助力器)、试用经验(黏土涂桐油、按身高调座位)写成册子,编进《大秦农要》的 “南方农具篇”,方便后世参考。

旨意传到江陵县时,百姓们正在田里给秧苗浇水。李二拿着刚领到的新秧马,对秦风说:“秦大人,有了这秧马,明年春耕俺们再也不用愁弯腰了!俺还想教俺儿子做秧马,让他以后种稻也能省力!” 张二婶也笑着说:“俺家那口子听说秧马这么好用,已经能下床了,说等明年,他要跟俺一起用秧马插秧!”

周老汉蹲在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秧苗,又看了看旁边的秧马,叹了口气,却是笑着的:“俺活了七十岁,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农具!以前种稻,就怕春耕;现在有了秧马,俺倒盼着明年春耕早点来,再试试这玩意儿!”

墨渊站在田埂边,手里拿着一张新的图纸,上面画着个类似秧马的工具,前面的竹篮改成了装粟种的漏斗,底部有个小孔,能控制粟种的用量。他递给秦风:“秦大人,俺想把秧马改改,用来种粟。北方种粟也是弯腰播种,要是能做个‘粟种马’,北方的百姓也能省力。”

秦风接过图纸,看着上面的 “粟种马”,眼前仿佛出现了北方百姓坐着粟种马播种的场景,笑着点头:“好!等南方春耕结束,咱们就去北方试试,让大秦的百姓,不管是南方种稻,还是北方种粟,都能用上省力的农具!”

夕阳西下,把稻田染成了金色,秧马在田埂边排成一排,杉木滑板在余晖下泛着暖光。百姓们扛着秧马往家走,说说笑笑,再也没有了之前插秧时的疲惫。秦风望着远处的水渠,水流潺潺,带动着水车转动,田里的秧苗随风摆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他知道,秧马的试用成功只是开始。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开局明末建基业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猎秦双生龙影儒心弈世大明博弈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到古代当农民?梦主:从拾荒开始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苏维埃战神:犯我强汉者,远必诛白马大祭师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醉剑江湖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鬼才汪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