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说的是,所以我们才要多管齐下。”
陈珏表示赞同。
“我打算创建一个新学派,如此也能够积蓄力量。”
犹豫了片刻,陈珏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妙!这确实是一步好棋。”
听到这里,众人都沉默了片刻,还是林逸风最先想通了关节,开口称赞。
“如果成立学派,那么其他人,便会认为我们提出的思想,是想在朝堂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而不会认为我们真的是想要改变制度。”
“这样的话,那么便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巧妙的伪装成派系之争。”
听到这里,韩启轩也明悟过来,点头称赞。
“不过暂时,还是希望诸公隐忍。”
陈珏看众人明白了自己的用意,十分开心的说。
事实上,陈珏犹豫的原因,就是怕几人会因此误认为自己是想要借助几人的名望作为入世晋身的资本,从而让大家之间产生间隙。
所幸,几人貌似都没有这么想,又或许是这么想了,没有挑明。
几人又就这接下来的计划商量了片刻,依次确定好分工之后,话题便轻松了下来。
“小陈,不知道你想要创建的学派,准备取一个什么名字?”
刚刚,韩启轩与林逸风已经明确表示,因为家族纠缠太多,不会加入陈珏的学派,不过还是可以挂一个虚名。
而李儒云与李儒梦两人,已经下定决心在陈珏所创的学派之中任职,以壮声势。
“我打算取名叫‘天民学派’。”
不假思索,陈珏脱口而出。
“哦?天民,可有出处?”
林逸风有些好奇的询问,毕竟天民四句不过是前两天陈珏私下里吟出,又对当时录像的冯瑶下了禁口令,因此没有流传开来。
“哈哈,这就不得不提我们陈先生了。”
李儒云听过之后,哈哈大笑的说道?
“哦?意出何如?”
不光林逸风,此刻韩启轩也好奇的问道。
四人之中,只有李儒云是当日的亲历者,也是这天民四句,坚定了他全力倒向陈珏的信念,因此自然是记忆深刻,历历在目。
当听到陈珏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主张时,哪怕是早有准备的几人,也不由为其中广博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而倾倒。
“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能作出《马说》这种千古文章了啊。”
林逸风叹息的说道,同时看着陈珏的目光,无比的欣慰。
事实上,刚刚陈珏提出想要创建一个学派的时候,他就认为之前的种种,包括与世家的对抗,不过是他为求晋身的资本罢了。
虽然心中失望,但是林逸风并不灰心,因为如果真的能够给大华这枯萎僵硬的巨树带来一丝嫩叶,自己也十分满足了。
世家的强大,自己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只是没有想到,面前的陈珏,心中竟然藏着如此包涵宇宙的胸襟,真可称为大丈夫。
“如此,这学派确实应当取名天民,天民天民,奉天应民,深刻贴切。”
林逸风连连点头,点头赞叹。
“只是不知道,陈先生你打算将学派安置在哪里啊?”
韩启轩开口问道。
“这个,晚辈不过是有了一个粗略的计划,具体的方针还没有思考妥当。”
陈珏惭愧的说道。
确实,这些天下来,诸事繁忙,今后的计划也只是粗略的一个框架,许多细节没有考虑。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同时也是重中之重,需要慎重考量,不过也不急于一时。”
韩启轩宽慰,陈珏已经将事情考虑的十分周全了,不能过于苛责。
“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还是先用餐吧,下午的时候大家将今天的计划完善一下,我估计陈先生的这篇《马说》,过几天便会传开,到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应对的措施,怕是会陷入被动啊。”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林逸风站起身,开口提议。
“老林,你又有什么想法?”
众人纷纷站起身来,边走边说。
“没什么,不就是过几天就是青城盛会的闭幕式吗,到时候肯定是吸引了整个华国的注意力。”
看着林逸风的笑容,韩启轩有些明悟过来。
“你是说,借助这个机会,直接向整个华国宣传,天民学派?”
“我就是这个意思。”
林逸风点头赞同。
“哈哈,妙计妙计,如此大张旗鼓,哪怕是那些世家想要使用一些阴暗的手段,也得考虑一番能不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了,果真是妙计阳谋啊。”
韩启轩朗声大笑。
“只不过,你们家韩浩费尽心力准备的青城盛会,最后却为陈先生的天民学派做了嫁衣啊。”
林逸风笑着说道。
“无妨无妨,如果没有陈先生,怕是还没有这次的青城盛会呢。”
韩启轩洒脱的说。
“是极是极,话说那篇《予韩成都游青城书》我当时还拜读过,写的着实气势磅礴,潇洒写意,你儿子无功受禄,青史留名,想必寝食不安,就还陈先生一个青城盛会,今后必然也能传为一段佳话,哈哈哈。”
气氛轻松下来,林逸风也不像是最开始一般悲观,开着玩笑,只是说的陈珏一脸尴尬。
如果韩浩听到这里,怕是不由得感叹一声,天下果然是没有白吃的午餐,命运之中的一切馈赠,早已暗中标注好价格。
吃过午饭,回到房间,陈珏在书桌前思考上午的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天民学派选址了。
有了韩家,林家与李家的支持,天民学派的创建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只不过选址的问题,现如今还没有定论。
在心理上,陈珏自然是想要选取自己的家乡中江市作为学派驻地。
事实上相较于其他地方,中江市文教不算兴盛,如果自己将驻地选择在家乡,不光能够天生获得乡党的拥护,收到的阻力还相较会小一点。
其次便是陇右,背靠李家。
原本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不过如今的李家家主李儒枚对自己态度暧昧,一旦李家转换态度,凭借李家在陇右的经营,变数颇大。
同样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