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学校的庄重不同,这里的师生脸上多了份亲近,前排的院长郑青山起身:“玉修先生!青城学院全体师生,见过学统!”
“学统” 二字一落,直播间弹幕瞬间沸腾:
【青城学院!是学派圣地青城山脚下的学校!】
【难怪这么亲切!这是自家人啊!】
【先生当年在青城悟道,别说青城山了,就连整个川蜀如今都有先生的传说!】
【夸张了吧,这都用上传说了?】
【你要是一年的时间内能做到如此地步,成为大华公认的文坛泰斗,我也愿称呼你为传说。】
陈珏看着屏幕里熟悉的众人,熟络的问道:“青山院长,别来无恙?”
李青山笑着摆手:“先生客气!知道学统时间宝贵,我们也就不客套了,今日学院以‘雪梅’为题,这是中文系的学生苏湄,颇有文采,还请学统点拨一二。”
名叫苏湄的女生捧着诗稿起身,目光先扫过屏幕里的陈珏,声音里带着几分崇敬:“后学苏湄,献丑作《青城雪梅》:雪点梅梢缀玉尘,香侵竹坞绕云根。凭栏久立观清景,心与寒英共素魂。”
那是她去年冬游青城山见到在雪中绽放的梅花而写的,福灵心至,和韵而成,一直以来从未告诉他人,想着毕业考试的时候拿出来能够扬名,却没有想到今天遇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
之前在商讨题目的时候,众人众说纷纭,看着学长老师争论不休,苏湄自己也有些犹豫,只是随着连线学校的增多,不少题目已经被选过了,剩下的意象屈指可数。
说起来选择题目也是一门学问,要符合今日的主题,年终岁尾,大家都其乐融融,自然不好找一些特殊的意象,而青城学院又是天民学派的盟友,选择的题目自然不能太偏太难,倒不是怕陈珏作不出来,而是怕伤了这一份轻易。
盟友,自然是相互扶持的,不递个梯子就罢了,哪里有背后捅刀子的?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角落的苏湄忽然站了起来。她攥着衣角,声音不算大却很清晰:“院长,各位老师,我去年冬游青城山时,见过雪落梅枝的景致,写过一首《青城雪梅》,算不算…… 算不算贴合岁末,又不跟其他学校撞题?”
众人先是一静,待苏湄把诗稿递到郑青山手里,郑院长轻声念完,眼底顿时亮了,这首诗写的很好,在今日诸多诗词之中也是属于能打的一首,更难得的是雪梅也有坚韧不拔高洁的意象,很符合今日的主题。
此刻诗声落地,会议室里先响起一阵会心的掌声。郑青山看着屏幕里的陈珏,笑着补充:“这诗是苏湄同学观青城冬景所作,算是晚辈里少有的有心之作,还请学统多指点。”
陈珏指尖轻轻叩着桌面,语气里满是认可:“‘雪点梅梢缀玉尘’,把雪落梅枝的细巧写活了,‘玉尘’二字不重,却显雪的轻、梅的洁;‘香侵竹坞绕云根’更妙,竹坞、云根都是青城的标识,一‘侵’一‘绕’,把梅香写得有了动态,可见你观景时看得细致,这首诗确是用心了。”
苏湄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又听见陈珏话锋一转:“只是有一处可再琢磨,你写了雪的形、梅的香、观景的人,却少了雪与梅的‘相得’。雪落梅梢,梅映雪色,本是相依相衬的景致,你诗里的雪是雪、梅是梅,少了点‘雪为梅衬色,梅为雪添魂’的互动;结尾‘心与寒英共素魂’虽有心境,却稍显空泛,若能加一点观梅时的具体感触,比如雪落肩头的凉意、梅香入鼻的暖意,冷暖相衬,‘素魂’便更落地了。”
这番点评既点出了诗的亮点,又温和地指出了提升空间,没半分苛刻。郑青山当即抚掌:“学统这话点得透彻!我们刚才读诗时,只觉清雅,却没摸到这层‘互动’的妙处,还是学统眼光独到。”
苏湄也茅塞顿开,脸颊微红却眼神明亮:“先生说得对!我当时只记着梅的素洁,却忘了雪是梅的魂,写景时把它们拆成了两处,雪与梅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了雪,才能更突出体现出梅的品格。”
陈珏看着她顿悟的模样,浅笑开口:“有收获就好。正巧我也有首关于雪梅的小诗,正好借今日青城的景致,与你和诸位交流。”
清了清嗓子,陈珏一字一句的诵读:“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诗句刚落,会议室里瞬间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郑青山赞叹的说道:“学统这首诗,真是把雪梅的妙处写透了!‘有梅无雪不精神’,一句话点破雪梅相依的魂;‘有雪无诗俗了人’,又把观景的雅致嵌了进去,最后‘与梅并作十分春’,更是把岁末的冷景写出了暖意,真是层层递进啊!”
苏湄反复默念,忽然抬头道:“先生这首诗,是教晚辈‘景、情、诗’要融在一处!有梅有雪是景,有诗是雅,最后‘十分春’是暖,比晚辈只写‘素魂’要丰满太多了!”
直播间的弹幕也跟着热闹,满是对这首诗的赞叹:
【青城这题选得太妙了!雪梅真是应景,与之前的青松不遑多让!】
【苏湄这首诗已经很好了,已经是近来少有的梅语佳作了!】
【“有梅无雪不精神” !光有梅没雪总觉得少精气神,只有有雪才能衬托出梅的高洁来!】
【“与梅并作十分春” 真是太暖了!岁末天寒,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从梅到雪,从雪到诗,从诗到人,层层递进,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在从诗到人,从人到雪,从雪到梅,最后一首冬日的诗竟然写到了春天,真是绝妙!】
【梅与雪,就像是诗与人,缺一不可,梅与雪在一起自然显得精神,而人与诗碰到一起则更是脱俗,这才是这首诗的真意吧!】
直播间此刻藏龙卧虎,不光有各个学府的学子,就连不少文泰名宿都问询而来,更有不少转播的博主,因此这首诗很快便被更深层次的解读出来,因此众人才发觉,这首诗是如此的精巧绝妙。
首句写梅与雪之间的关系,次句写雪与诗之间的关系。后两句写梅、雪与诗之间的关系。而梅、雪与诗又共同使得春意盎然。全诗写得妙趣横生,富有韵味,可看出赏雪、赏梅、吟诗的精神和高雅的情趣。
最开始有梅花但是没下雪,就像是有雪但是没有诗词相和一样,而当写成诗之后天空下起了雪,则是补全了所有的遗憾,心情也如同初春一般开朗!
在今晚的诗作之中,这首诗绝对是最顶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