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奥意识中“莉娜”这个名字的浮现,如同在沉寂的冰湖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虽小,却真切地证明了冰层之下活水的存在。希望前哨的核心团队沉浸在短暂的巨大欣慰之中,但苏婉和她的研究小组却丝毫不敢放松,反而更加警惕地监测着里奥意识层面的任何细微变化。
果然,变化很快到来,而且并非全然向好。
就在“莉娜”这个意识碎片出现的数小时后,小七在持续的感知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谐之音。
“苏婉阿姨…”小七的声音带着担忧,“那些‘星星’…就是那些很规律的信息流…它们好像…变得有点‘紧’了?”
“紧?”苏婉立刻追问。
“嗯…”小七努力描述着,“就是…流得更…更‘用力’了?不像以前那样懒洋洋的…而且,它们流过小光点旁边的时候,那种‘挤’的感觉,好像也更明显了一点…”
监测数据印证了小七的感觉。里奥意识中,那庞大的异星信息“星海”的背景活跃度出现了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提升。更关键的是,其对那个代表本我的“光点”的无意识压制效应,也随之增强了少许。
仿佛这片冰冷的“星海”感知到了内部那个“异常节点”的活跃,并本能地加强了“秩序”的约束。
“共生平衡正在被打破,”杰克看着数据曲线,脸色凝重,“或者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更紧张的动态平衡阶段。‘光点’的每一次活跃,都可能招致‘星海’更强的压制。”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里奥的本我意识刚刚开始复苏,极其脆弱,如果在这种压制下再次受创,很可能前功尽弃。
然而,与这内部危机同步出现的,是来自外部星空的、更加频繁的信号活动。
天文团队报告,坐标源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又连续发出了数次信号。这些信号不再是单一的衰减或缓慢波动,而是出现了更复杂的调制模式,甚至夹杂着极短促的、高强度的能量脉冲,仿佛在尝试不同的“发音”方式。
破译小组立刻忙碌起来。他们将这些新信号编码后,谨慎地引入里奥的意识场。
结果令人意外,也令人深思。
面对这些更复杂的外部信号,“光点”的映射反应也变得更加多样和精细,显示出其认知能力在持续进化。但与此同时,每一次强烈或复杂的外部信号刺激,似乎也会在短时间内,引动“星海”产生更明显的能量涟漪,进而加剧对“光点”的压制。
“外部刺激在促进‘光点’认知发展的同时,也在间接激化内部矛盾…”苏婉分析着这复杂的连锁反应,眉头紧锁,“我们仿佛在走钢丝。一方面需要外部信息来‘锻炼’和‘唤醒’里奥的认知,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刺激过度导致内部平衡崩溃。”
他们必须找到那个极其微妙的“甜蜜点”——既能提供足够的认知刺激,又不至于引发“星海”过度的排斥反应。
研究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细调控阶段。苏婉和杰克需要根据“光点”的实时状态和“星海”的背景活跃度,动态调整外部信号输入的强度、频率和复杂度。小七的感知负担也变得更重,她需要同时监控“光点”的成长迹象和“星海”的压制强度,如同一个在雷区中引导前行的哨兵。
压力巨大,但无人退缩。他们都知道,里奥意识的每一次微小浮现,都是在与时间和内外双重压力赛跑。他们必须赢下这场发生在微观意识世界的战争,才能让那个名为“里奥”的灵魂,真正冲破星海的冰封,完整地归来。
而星空的彼岸,那个不断变换着“语调”的存在,似乎也在这场无声的拉锯战中,扮演着一个难以捉摸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