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鹏举立于旗舰的甲板上,抬头凝视那枚蓝色信号弹发出的璀璨蓝光,手中令旗猛然向下一挥:“传令钟林倍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固守阵地!”
白帝城守军主帅西方邺得知后勤据点遭敌偷袭,敌军兵力达五千人。而东门城墙被炸开的缺口前,敌军六千人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攻入城内。他深知后勤据点失守,水源和粮草供应已被切断,却不敢分兵驰援。
西方邺站在高台城头,目光先落在东门缺口处敌军的旗帜上,随后转向城西升起的滚滚浓烟,心中暗忖:“欲分兵支援粮道,又恐坚城被敌攻破。”手中佩剑的剑柄已被冷汗浸湿。
中央的救援他认为指望不上,但对自己辖区内的有生力量和附近的节度使,其实他已派精干力量加急请求援助。
西方邺把中央和地方实权派过滤了一遍:
蜀国开创者王建在位后期,尤其是去世前后,前蜀的将领体系呈现出“旧将凋零、新老交替、戚宦渐起”的特点。许多开国名将(如王宗佶、王宗涤等)已在内部斗争中被杀。
王建死后,军权主要由其养子集团和部分旧将掌握,但整体上,后主王衍的昏庸和宦官(如宋光嗣)的得势,开始对军队的掌控和士气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918年时,蜀国军中举足轻重或在地方上掌握兵权的大将:
1.王宗弼(原名魏弘夫)。
王建最重要的养子之一,时任巨鹿王,官至侍中、马步军都指挥使。王建临终前,他与宦官宋光嗣等同受遗诏辅政。
他在中央掌握核心军权(马步军都指挥使),是当时最具实力的军事统帅之一。但他为人跋扈,专权自盗,对后主并不忠诚。
2.王宗侃(原名田师侃)。
同样是位高权重的王建养子,受封乐安王。是蜀军元老级大将,资历极深。
虽年事已高,但在军中和朝堂仍有巨大影响力,是宗室重臣的代表。
3.王宗绾(原名李绾)。
王建养子,受封临洮王。长期统兵在外,是方面大员。
时任武德节度使,镇守蜀国东北边境,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是防御东面之敌(主要是荆南、后唐)的重要屏障,位置关键。
4.王宗翰(原名孟宗翰)。
王建养子,受封集王,官至太子太保。
他也是宗室重臣,参与朝政,在军中有旧部。
5.王宗寿。
王建族子(非养子),封嘉王。
在众多宗室中较为贤能,但此时并未掌握最核心的兵权。
6.唐道袭。
他并非宗室,但深得王建信任,曾任枢密使,是文人掌军的代表。王建死后,他作为旧臣仍有影响力,但与宦官集团有矛盾。
王建死后不久,唐道袭即因与王衍的舅舅徐延琼争权而被外放为山南节度使,但918年时他仍在中央拥有权势。
7.地方节度使。
除了上述中央的王爷们,各地节度使也掌握着地方兵力,如武泰军节度使(治黔州,今重庆彭水)、武信军节度使(治遂州,今四川遂宁)等,他们都是潜在的军事力量来源。
918年时,蜀国的军权主要掌握在以王宗弼为首的王建养子集团手中,他们多在中央任职或镇守要害大镇。但此时蜀军已逐渐腐化,战斗力不如王建开国时期。
第二部分:夔州附近以及可出兵救援的蜀国军事力量。
夔州是蜀镇江军节度使的治所,是蜀国东部面对荆南(高季兴)和下游中原王朝(楚和吴)的第一道门户,也是长江三峡口的锁钥,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若夔州遇袭,最近的援军必然来自西方邺自己直属的节度使辖区以及相邻的节度使辖区。以下是西方邺自己可能的救援力量来源,按距离和逻辑顺序排列:
1.镇江军节度使辖区内部(直接增援)。
忠州(今重庆忠县):位于夔州以西,顺江而下即可抵达。是镇江军麾下最重要的支郡,必然是第一时间发兵东援的主力。
万州(今重庆万州):位于夔州上游,同样是辖区内的直接支援力量。
云安监(今重庆云阳):着名的盐监,地位重要,也有一定戍守兵力,可参与救援。
节度使直属部队:镇江军节度使西方邺本人麾下掌握的机动部队,是救援的核心。目前这支部队刚好在忠州。
2.武泰军节度使(治黔州,今重庆彭水)。
位于夔州的正南方,通过郁江、乌江等水系与长江相连,但路途多山,水势湍急,行军不易。且距离较远,需要时间集结和开进。
涪州(今重庆涪陵):虽然其二十里之外的长江边的龟陵城已被占领,但仍是最关键、最快速的援军来源之一。涪陵是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距夔州水路相对较近,且是武泰军北面的门户,兵力较强。从此处发水师溯江而上,可直接威胁攻夔州之敌的侧翼或后勤线。
武泰军是从南面支援夔州的核心力量,可与镇江军形成夹击之势。
3.武信军节度使(治遂州,今四川遂宁)。
位于蜀国腹地,在夔州西北方,距离较远。
武信军属于蜀国战略预备队。如果战事扩大,朝廷可能会下令武信军抽调兵力东进,经合州(今重庆合川)、渝州(今重庆)一线,沿长江水路支援。但这属于二次动员,反应速度较慢。
4.中央禁军。
由王宗弼等人掌握的中央马步军,是最后的战略力量。从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发兵,需穿越整个四川盆地,顺长江东下,路途遥远,缓不济急。除非判定夔州失守将导致国本动摇,否则不会轻易动用。
西方邺已下令忠州守军五千人及节度使直属部队一万人沿江而下进行救援。忠州军队作为他镇江军麾下最为关键的第二支援力量,无疑是率先发兵东援的主力军;;而节度使直属部队则是西方邺亲自掌控的机动部队,堪称此次救援行动的核心力量。
另外参与救援的还有:
万州守军三千,该军同样是西方邺夔州辖区内的直接支援力量。
云安监派军两千参与救援。
涪州(今重庆涪陵)派出水陆两军五千溯江而上参与救援。
一时之间西方邺可以动用的军援军队有两万五千人。
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钟鹏举的案头。
原本计划在成功攻下白帝城之后便暂时休兵的钟鹏举,他召集了麾下众将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商议。
经过仔细权衡和讨论,最终决定暂时放弃攻占白帝城转而返回荆州去亲自处理攻打马楚和刘汉的军事行动。毕竟,他内心深处对那杨碧和林积容两位女将的独当一面孤军深入的能力仍存有疑虑。
其中一位女将杨碧的计划是趁着到时反攻的战局优势,迅速南下进攻刘汉的首都广州;而另一位女将林积容则打算乘虚攻占岳州,以此为跳板,跳过其它防御节点,进一步直取马楚的首府潭州(即今天的湖南长沙)。
在场的将领们普遍认为,西方的邺明日期限一旦到期,对方并不会主动投降,与其被动等待,不如当机立断,迅速攻下白帝城并固守,以此为基础,再伺机消灭各路前来支援的敌军。
面对众将的建议,钟鹏举并未立即表态。他那看似平平无奇的面容上,却悄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他缓缓开口说道:“我原本只是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没想到却迎来了四桌饥肠辘辘的客人。既然如此,不如索性一劳永逸地解决夔州全境的问题,彻底清除所有潜在的威胁。”
他坚决地说道:“白帝城守军的水源和粮草已被断绝,成为池中之鳖,已经不足为虑。我们的策略就是围点打援,引蛇出洞好过攻坚,我们这样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