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东宫丽正殿的书房,往日里总萦绕着李纲太傅讲经时那略带古板严厉的气息,今日却像是被水洗过一遍,透着一股崭新而略显拘谨的书卷气。

阳光透过新糊的高丽窗纸,在地面投下明亮的方格。

空气里浮动着新墨的清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孔颖达身上那种久居书斋沉淀下来的旧纸和沉水香混合的味道。

孔颖达端坐在太子书案右下首的紫檀圈椅上,腰杆挺得笔直,如同他案头那方镇纸。

他身上簇新的深绯色文官常服浆洗得一丝不苟,衬得他清癯的面容愈发严肃。

几缕银白的鬓发从进贤冠两侧垂下,更添几分儒雅威仪。

他双手笼在宽大的袖中,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透露出主人此刻绝不轻松的内心。

上任伊始,三把火总是要烧的。

尤其接替的是李纲那等耿介清流、桃李满天下的老臣,压力可想而知。

太子年少,名声虽渐显聪慧,但毕竟根基尚浅,又值皇后病重、多事之秋。

孔颖达深知,这第一次授课,不仅要站稳脚跟,更要立威!

要让这位年轻的储君明白,学问一道,浩如烟海,非等闲可窥堂奥!

更要让陛下和朝野看看,他孔颖达,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他昨夜几乎未眠,反复推敲琢磨了几个堪称刁钻、足以展现其深厚学殖又不易被轻易答出的经义难题,此刻正静静地躺在他袖中的一页笺纸上。

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而清晰。

孔颖达立刻敛容,眼中精光一闪,迅速起身,对着门口出现的玄色身影深深躬身:

“臣孔颖达,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今日换了一身素净的月白常服,未戴冠冕,只以一支简单的玉簪束发,少了几分储君的威仪,多了几分学子般的清朗。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对新任老师的敬重与期待,快步上前,虚扶孔颖达的手臂:

“孔师快快请起!孤盼师久矣!日后你我师生相称,毋需如此多礼。”

他的声音清朗温和,姿态放得极低。

孔颖达顺势起身,感受到太子手臂传来的力度和那份真诚的礼遇,心中暗自点头,紧绷的情绪稍稍舒缓了一丝。

看来太子并非跋扈之人,至少表面功夫做得十足。

两人重新落座。

小贵子悄无声息地为孔颖达奉上一盏热气腾腾的蒙顶新芽,茶香氤氲。

孔颖达端起茶盏,借氤氲的热气定了定神。

他放下茶盏,目光炯炯地看向李承乾,脸上浮现出属于学者特有的、对学问本身执着而专注的神情,语调也变得沉稳而富有磁性,开始了他的“立威”之举:

“殿下,《礼记·王制》有云:‘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此乃教化之基,治世之本。”

他微微一顿,目光如同探照灯般锁定李承乾,抛出第一个精心准备的问题,

“然则,昔郑康成注此篇,于‘六礼’之‘冠礼’之‘筮日’,曾引《仪礼·士冠礼》加以阐发。然臣遍览典籍,尝见另一异说,言及‘筮日’之古礼,另有渊源,其出处颇为冷僻,非皓首穷经者难窥其门径。不知殿下对此‘异说’之出处,可有涉猎?”

问题抛出,孔颖达的目光紧紧锁住李承乾的脸。

他自信,这个问题足以让九成九的学子抓耳挠腮,即便是浸淫经学多年的老儒,也未必能立刻想起那本偏门到几乎被遗忘的、名为《三礼图略》的残卷札记!

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李承乾端坐在书案后,闻言并未立刻回答。

他微微垂下眼帘,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抚过案头光滑的紫檀木边缘,仿佛在沉思。

孔颖达心中微动,一丝笃定悄然升起。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呼吸,李承乾便抬起了头。

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没有预想中的茫然或尴尬,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洞悉一切的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他唇角似乎极快地弯了一下,随即恢复恭敬,声音平稳清晰地响起,如同玉磬轻敲:

“孔师所言‘异说’,孤年幼时,仿佛在秘书省一部尘封的残卷札记中见过零星记载。那札记似是前朝某位无名氏所作,名为《三礼图略》,专考周秦古礼之遗存流变,尤重器物仪轨。”

他语速不急不徐,甚至带着点回忆的味道,

“其卷三《冠笄篇》末节确有小注,引《夏小正》逸文及先秦《竹书纪年》片段,推论‘太古筮日,非独龟甲,亦取星象分野’,并言此法曾行于殷商旧都一带,不知孔师所指,可是此说?”

孔颖达脸上的从容瞬间凝固了!

他端着茶盏的手猛地一抖,滚烫的茶水溅出几滴落在绯色官袍上,晕开深色的水渍,他却浑然不觉!

那双阅尽书海的眼睛骤然睁大,瞳孔深处清晰地映照着震惊的涟漪!

《三礼图略》?!

他竟然知道这本书!

不仅知道名字,连具体卷数、篇名、内容概要都精准无误!

甚至点出了其中引用的《夏小正》逸文和《竹书纪年》片段!

这、这怎么可能?!

那札记早已散佚大半,秘书省所藏也不过寥寥数页残卷,非有深厚学养和机缘者,根本无从知晓!

一股寒意,混杂着难以置信的震撼,悄然爬上孔颖达的脊背!

他准备的“下马威”,竟被太子如此轻描淡写地接住了,甚至还补全了出处!

这绝非巧合!

孔颖达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努力维持着师者的威严:

“咳,殿下、殿下所言正是此札记。想不到殿下竟也涉猎此等冷僻杂着,实属难得。”

他端起茶盏猛喝了一口,掩饰自己的失态和内心翻涌的惊疑。

这太子学识底蕴似乎远非传闻中那般简单!

不行,必须再试!

孔颖达定了定神,眼中精芒更盛,如同被激起了斗志的老学究,抛出了他精心准备的第二道难题,这一次更加刁钻冷僻,直指《春秋》笔法中最晦涩的微言大义:

“殿下博闻强识,臣钦佩。然则,《春秋》之笔,微言大义,褒贬尽在字里行间。襄公二十五年,‘崔杼弑其君光’。此一句,看似平铺直叙,然则其中深意,后世诸家争论不休。”

他紧紧盯着李承乾,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凝重,

“尤以‘弑’字之定论最为关键。公羊家谓‘罪在崔杼’,谷梁家言‘君亦有失’,莫衷一是。然臣尝见一孤本残篇,非公非谷,乃是战国稷下学宫某位佚名学子手稿,其论《春秋》‘弑’字用法,另辟蹊径,言此字之定夺,往往映射着书者所处之时局隐忧。此论之出处,殿下可曾听闻?”

他几乎屏住了呼吸。这份稷下学宫的手稿残卷,是他早年游学齐国时偶然所得,从未示人!

天下除了他自己,恐怕再无第二人知晓其具体内容!

他倒要看看,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还能不能接住这招!

书房内再次陷入死寂。

连小贵子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感觉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李承乾的表情依旧平静。

他甚至微微向后靠了靠,换了个更放松些的坐姿,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桌面,发出极有韵律的哒、哒轻响。

那声音落在孔颖达耳中,竟莫名地让他心跳加速。

片刻之后,李承乾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仿佛在谈论“今天天气不错”般的随意:

“孔师所说,可是那卷写在靛青染旧绢帛上、字迹有些磨损模糊的残篇?其上所言,似乎是将‘弑’字解为一种‘预言式’的警示?”

他微微歪头,像是在回忆一个有趣的细节,

“残篇中有句颇为晦涩,大意是说:‘弑字落处,非仅罪当下之贼,更警后世之君;若人主失德,则弑君之刀,必悬于头而不知。’ 此论的确奇特,将史笔直书与政治预言结合,隐晦点出着史者借古讽今之意---”

他顿了顿,目光清澈地看向孔颖达,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请教”意味,

“孤依稀记得,那残卷末尾似有‘稷下散人’的印记。孔师,孤这番记忆,可还准确?”

“哐当!”

孔颖达手中的茶盏再也拿捏不住,失手滑落,碎裂在地!

滚烫的茶汤溅湿了他簇新的袍角和靴子!

他却仿佛失去了知觉,整个人如同被九天雷劫劈中,僵在原地!

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极致的震惊和茫然!

靛青绢帛!

字迹磨损!

“弑”字解为预言!

“弑君之刀,必悬于头而不知”!

甚至那无人知晓的“稷下散人”印记!

太子不仅知道这份他视若拱璧、从未示人的孤本!

甚至能准确复述出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观点和细节!

这已经不是博闻强识可以解释的了!

这简直是妖孽!

不,是神迹!

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一种被彻底看透、再无秘密可言的寒意,瞬间吞噬了孔颖达的所有自信!

他精心构筑的渊博学者形象,在这位年轻的储君面前,如同烈日下的薄冰,不堪一击地消融了!

他张了张嘴,喉头咯咯作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双阅尽书山学海、充满智慧光芒的眼眸,此刻只剩下呆滞和难以置信,直勾勾地盯着李承乾,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眼前这个少年!

李承乾看着孔颖达那副仿佛魂魄离体的模样,心中暗笑,脸上却适时地露出恰到好处的“不好意思”,仿佛自己只是无意间点破了老师的“小惊喜”:

“孔师勿怪,或许是孤记岔了?孤只是年幼时顽劣,常去秘书省堆放旧籍的库房翻找些有趣的书册,看得杂了些,记性也还算凑合,让孔师见笑了。”

他语气谦逊至极,仿佛刚才的表现只是运气好。

孔颖达猛地倒吸一口凉气,这才像是从噩梦中惊醒!

他看着太子那张年轻得过分、此刻却显得深不可测的脸,一股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震惊、挫败、茫然、还有一丝隐隐的敬畏!

他精心准备的下马威,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太子不仅轻松踩碎了他立威的基石,更以一种近乎碾压的姿态,向他展示了什么叫真正的“天授之智”!

孔颖达顾不上地上的狼藉,踉跄着站起身,对着李承乾竟是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因为激动和难以置信而剧烈颤抖,带着前所未有的敬意甚至虔诚:

“殿下、殿下真乃天授之智!学究天人,洞幽烛微!老臣、老臣先前坐井观天,妄自尊大,实在是汗颜无地!”

他抬起头,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乱颤,眼中竟隐隐有泪光闪动,

“能教导殿下这等不世出的奇才,实乃老臣三生有幸!老臣定当竭尽驽钝,不负陛下与殿下厚望!”

他此刻对太子的态度,已从最初的审视立威,变成了发自肺腑的拜服和认可!

什么李纲的耿介,什么立威的心思,在太子展现的这种近乎神异的“学识”面前,都已微不足道!

李承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连忙起身,快步上前扶住孔颖达,语气诚挚无比:

“孔师言重了!折煞孤了!孤这点微末见识,不过是拾人牙慧,如何敢当‘天授’二字?倒是孔师您,学富五车,着作等身,才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他扶着孔颖达重新坐下,亲自接过小贵子重新奉上的茶盏放在老师面前,姿态放得极低,充满了学生对师长的敬重。

他话锋一转,仿佛只是师生间讨论学问般自然,眼中闪烁着一种对学术理想憧憬的光芒:

“孔师,今日聆听教诲,学生受益匪浅。只是每每思及古今经义繁杂,各家注释纷纭,学子们皓首穷经也常感无所适从,歧路亡羊,实在可惜啊。”

孔颖达正被刚才的震撼和太子的礼遇弄得心潮澎湃,闻言立刻深有同感地点头叹息:

“殿下所言极是!经学一道,源远流长,然传抄日久,错讹渐生;加之汉儒师法、家法林立,注疏各异,良莠不齐,致使后学茫昧,歧路百出,实乃千古憾事!”

李承乾眼中适时地亮起一种激动而热切的光芒,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被一个伟大的构想点燃:

“孤、孤心中常存一念,只是一直觉得太过狂妄,不敢宣之于口。今日聆听孔师高论,如拨云见日!孤想请教孔师---”

他看着孔颖达完全被吸引的眼神,一字一句,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地问道:

“若集天下饱学鸿儒之力,博采众家之长,考订古今经籍之真伪,删汰繁芜,折衷异说,最终汇纂一部包罗万有、正本清源的煌煌巨典!此典一出,可为天下士子解经释典之圭臬,使圣贤之道大明于天下,再无疑惑!孔师观之---”

李承乾的目光灼灼,带着强烈的期许看向孔颖达,

“此盛举,是否可行?是否功在千秋?!”

“汇纂巨典?!正本清源?!使圣贤之道大明于天下?!”

孔颖达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天灵盖!

整个人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他脸上瞬间充血,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

一双老眼瞪得如同铜铃,死死盯着李承乾,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位年轻的太子!

那眼神里充满了极致的狂热、震撼、以及一种夙愿得偿的狂喜!

这、这不正是他孔颖达毕生追求的最高学问理想吗?!

为往圣继绝学,定万世之标准!

统一经义,结束争端,让儒学真正成为教化天下的不二法门!

这念头在他心中盘旋了几十年,却深知工程量浩如烟海,阻力重重,只能深埋心底,如今竟被太子如此清晰、如此宏大、如此精准地提了出来!

“可行!太可行了!殿下!!”

孔颖达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破音的嘶哑和难以抑制的颤抖,他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花白的胡子剧烈地上下抖动,

“功在千秋!何止千秋!此乃万世之基!光耀千古之盛举啊殿下!”

他猛地对着李承乾又是深深一揖,激动得老泪纵横,

“殿下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洞察古今学弊!此等远见卓识,莫说当世,便是纵观青史,亦罕有匹敌!老臣、老臣愿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必倾尽余生心血,助殿下完成此旷古绝今之伟业!”

这一刻,什么李纲,什么立威,什么太子之前的“神异”表现,统统被孔颖达抛到了九霄云外!

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子,在他心中已然升华为照亮千古学海的明灯!

是真正的知己!

是给予他实现毕生理想的伯乐!

李承乾心中大定,脸上也适时地露出激动和欣慰的笑容,连忙扶住激动得快要晕厥的孔颖达:

“孔师快快请起!得孔师此言,孤心甚慰!此等重任,舍孔师其谁?!”

他紧紧握住孔颖达枯瘦却因激动而滚烫的手,目光恳切而充满信任:

“编纂此典,非为孤一人之私,实为天下学林,为后世万代开太平!此乃国之大事,必由孔师这等德高望重、学贯古今的大儒亲自主持,方能孚众望!孤当上奏父皇,请孔师领衔,总揽全局!调集天下英才,广搜天下典籍,倾举国之力,共襄盛举!”

“总揽全局,倾举国之力---”

孔颖达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天灵盖,巨大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将他彻底淹没!

他紧握着太子的手,激动得嘴唇哆嗦,只会反复念叨:

“殿下知遇之恩,老臣、老臣---”

就在这份激动与狂喜即将达到顶点的时刻,孔颖达那浸淫学术多年的脑海深处,一个无比现实、关乎成败的关键问题,如同冷水般骤然浮现,瞬间冲淡了那份狂热!

他脸上的激动还未散去,眉头却已本能地紧紧锁了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凝重至极的现实考量。

他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身体也微微前倾,带着一种学者面对巨大难题时的严肃和忧虑:

“殿下!殿下宏图伟略,老臣五体投地!然则---”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说出一个极其沉重的现实,

“此等集大成之盛举,编纂基石在于典籍!非但要囊括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等皇家典藏,更需博览天下!尤其---”

孔颖达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忌惮和凝重,目光锐利地扫过书房紧闭的门窗,仿佛在防备无形的窥探:

“尤其那山东诸郡(指太行山以东,河北、山东一带),崔、卢、李、郑、王诸姓世家!其家学渊源,远迈朝廷藏书楼!秘藏之孤本、先贤手札、乃至上古经卷残篇,胜我皇家内库不知凡几!这些堪称‘学脉命根’的秘藏,乃其累世高门傲视天下的根本!非至交亲族,绝不外示!更有甚者,视之为家族存续之根基壁垒!”

他顿了一顿,脸上的激动已被沉重取代,声音带着一种深谙世情的无奈:

“欲求其秘藏以助编书,难!难于上青天!此辈高门,清贵自诩,视朝廷如无物久矣。其学问壁垒森严,门户之见根深蒂固!若闻朝廷欲借其祖传秘宝,编纂一部定天下学问于一尊的典籍---”

孔颖达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胡须都显得沉重了几分,

“恐非但借书无望,反会招致其合力抵触攻讦!此乃编纂路上,最大之障碍!”

书房内方才那激动热烈的气氛,因孔颖达这沉重而现实的话语,瞬间冷却了不少。

窗外明媚的阳光似乎也黯淡了几分,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李承乾静静地听着,脸上那激动欣喜的笑容并未消失,反而沉淀下来,化为一种更深邃、更难以捉摸的神情。

他缓缓松开握着孔颖达的手,慢慢踱步到书房的雕花窗前,背对着孔颖达,目光投向窗外庭院里苍翠的松柏。

孔颖达看着太子挺拔却略显单薄的背影,心中一时惴惴。

自己这番话是否太过扫兴?

是否打击了太子的雄心?

但此乃实情,不得不言!

就在孔颖达内心忐忑之际,李承乾却缓缓转过身来。

他的脸上没有预想中的沮丧或为难,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近乎跃跃欲试的平静。

嘴角甚至还噙着一抹极淡、却意味深长的弧度。

“山东世家---”

李承乾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书房里,带着一种掌控棋局的从容,

“那才是真正的硬骨头啊!”

他微微眯起眼,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寒星闪烁,一股无形的锐气悄然弥漫开来。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开局明末建基业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猎秦双生龙影儒心弈世大明博弈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到古代当农民?梦主:从拾荒开始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苏维埃战神:犯我强汉者,远必诛白马大祭师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醉剑江湖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