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多夜半盗挖的闹剧,虽被红姑压了下来,但工地发现前朝禁碑的消息,却像长了翅膀,越传越远,越传越玄乎。有说下面埋着张士诚宝藏的,有说藏着建文帝逃亡秘宝的,甚至还有扯上前朝龙脉的,说得有鼻子有眼,引得一些周边州县的不法之徒也开始蠢蠢欲动,在平安县外围窥探。杜明远压力巨大,加派了双倍的人手看守工地,同时焦急地等待州府和朝廷的回复。
这日午后,孙慢慢抱着一摞古籍,又来到被封的工地外围,对着那块石碑远远地观摩,试图从石碑的形制、刻工细节上找到更多线索。他看得入神,连小石头什么时候悄悄来到他身边都没察觉。
小石头这些天依旧在灶房帮忙,沉默寡言,但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却时常望向被封锁的工地方向,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沉思。他见孙慢慢对石碑如此专注,便也蹲在一旁,歪着头,仔细看那石碑上的字。那些字弯弯曲曲(篆书),他一个也不认识,但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锋走向,却似乎吸引了他。
看了一会儿,小石头忽然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树枝,在松软的泥地上,依样画葫芦地描摹起来。他描得很慢,很认真,小手紧紧握着树枝,手腕用力,一笔一划地勾勒着那些复杂的篆书笔画。虽然他认不得字,但凭着惊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竟然将石碑上那几个大字的结构和神韵,描摹得七八分相似!虽然笔画歪歪扭扭,如同孩童涂鸦,但那种古朴的架势和笔意,却隐隐透了出来!
孙慢慢偶然一低头,看到了小石头在地上描画的东西。起初他没在意,以为小孩瞎画。但多看两眼,他慢悠悠的眼神骤然凝固了!他猛地蹲下身,凑近了仔细看小石头描出的那些“鬼画符”!
“……这……这………………” 孙慢慢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他指着地上一个字(对应石碑上的“明”字篆书)的某个特定转折笔法,又指向另一个字(对应“钦”字)的起笔收锋特点,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像………………太………………像………………了………………”
小石头被孙慢慢的样子吓了一跳,停下树枝,茫然地看着他。
孙慢慢顾不上解释,一把拉起小石头的手,也顾不上慢悠悠了,几乎是拖着他就往县衙跑!“杜……杜大人!快!快!”
杜明远正在书房焦头烂额,见孙慢慢拉着小石头急匆匆闯进来,诧异道:“慢慢,何事如此惊慌?”
孙慢慢气喘吁吁,指着小石头,又指着自己的脑袋,激动得语无伦次:“……大……大人………………碑………………碑文………………这……孩……子………………他………………他………………会………………描………………”
杜明远听得云里雾里。孙慢慢缓了口气,尽量清晰地解释:“大人!那洪武石碑所用,乃是官篆!笔法严谨,非寻常匠人所能为!尤其其中几个字的特定写法,乃是明初工部营缮司刊刻重要碑文时,为防伪而用的暗记笔法!极为隐秘,非精通此道者不能识,更不能摹!可……可这小石头,他根本不识字,却仅凭观看,就能将这笔法暗记依样描出!这……这绝非偶然!”
杜明远闻言,大吃一惊!他看向小石头,只见孩子一脸无辜和茫然。他拿起纸笔,按照孙慢慢的指点,对照石碑拓片(孙慢慢之前已悄悄拓了一份)和小石头的描画,果然发现了那几处极其细微、却特征鲜明的笔法暗记!小石头的描摹,虽形不准,但神韵和关键转折处,竟与暗记高度吻合!
“这意味着什么?”杜明远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孙慢慢目光灼灼,看着小石头,一字一顿道:“……意……味……着………………教……他……这……种……笔……法……的……人………………必……是……深……谙……明……初……官……廷……刊……刻……之……秘………………的……前……朝……遗……老……或……其……传……人!而……且………………此……种……笔……法………………后……来………………常……被………………一些………………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用……作……接……头……暗……号!”
“反清复明?!”杜明远倒吸一口凉气!这牵扯就更大了!远比什么藏银要敏感得多!这是掉脑袋、诛九族的滔天大罪!
小石头……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他的身世,竟然可能与前朝遗孤、反清复明的秘密活动有关?!
杜明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蹲下身,尽量用温和的语气问小石头:“石头,告诉叔叔,你这写字的方法,是谁教你的?”
小石头看着杜明远和孙慢慢严肃的表情,似乎有些害怕,低下头,小手紧紧攥着衣角,抿着嘴,依旧不肯开口。但这一次,他的沉默,却仿佛印证了孙慢慢那石破天惊的猜测!
小石头这无意间的描摹,竟牵扯出如此惊人的秘密!
他的沉默,是在保护谁?
他的身世,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血海深仇或惊天图谋?
这块洪武石碑,和小石头的身世,又有何关联?
平安县这潭水,是越来越深,越来越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