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瞻部洲的和风,吹拂着神农氏散乱的头发,也吹动着太一心中关于洪荒未来格局的万千思绪。
太一隐匿身形,如同一个无声的守护者,默默跟随在神农氏左右,看着他日复一日地穿行于山林沼泽,辨识着万千草木。
他看到神农氏依靠着惊人的毅力与直觉,将一种种植物的特性、药效记在心中。
然而,凡人的记忆终究有限,草木种类何其繁多,形态药性又往往相似,难免混淆。
太一不止一次看到,神农氏因记错了某种草药的药性,误食之后面色发青,腹痛如绞,剧烈地呕吐,或是腹泻不止,整个人虚脱在地,蜷缩颤抖。
若非他身负人族大气运,且体质经过长期尝试已产生一定抗性,只怕早已殒命多次。每一次,他都靠着顽强的意志力硬扛过来,待稍有好转,便又拿起木杖,继续他的探索,只是眼神中难免闪过一丝对记忆不可靠的无奈与焦虑。
目睹此景,太一心中明了。
人族文明欲要更进一步,光靠口耳相传与结绳记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种能更准确、更持久地记录信息、传承知识的载体。
他望向人族部落聚集的方向,感受到冥冥中一股文明跃迁的气运正在凝聚。
合该人族仓颉造字的时机快到了。
心念既定,太一神念微动,跨越无尽虚空,连接到了娲皇宫中的女娲娘娘。
“女娲道友。” 太一的声音在女娲心神中响起。
“东皇陛下?” 女娲的回应带着一丝询问之意,显然对太一的突然传讯有些意外。
“道友可曾关注南瞻部洲,神农氏之事?”
“自然。神农尝百草,功德无量,乃人道演进之必然。陛下何故提及?” 女娲的声音带着对造物子民的关切。
“本皇观之,神农氏凭记忆辨识草木,险象环生,误差频现。”
“长此以往,非但其自身危殆,更恐延误人族医药传承。”
“人族,需要一种能精准记录、传之后世之法。” 太一缓缓道出关键。
女娲沉默片刻,她作为人族圣母,对此感受更深:“东皇陛下所言极是。然此乃人道内生之变,我等圣人,强行干预恐有不妥,易生变数。”
“非是强行干预,而是顺势引导,为其点燃灵光,推开那扇本就该开启的门扉。此乃大功德之事,于人道有益,于洪荒有序。不知道友可愿与本皇同行,共睹此人道盛事之始?” 太一邀请道,语气诚恳。
女娲略作沉吟,感受到太一话语中的真诚与对大局的考量,回应道:“善。东皇陛下有心了,本座便随东皇陛下一行。”
两道无形的圣人气机交汇,下一刻,便已降临至南瞻部洲一个名为轩辕的部落上空。
此时的轩辕氏尚且年轻,还未成为日后威震四方的黄帝。
部落之中,人们大多依靠结绳、刻画简单图案来辅助记忆。
太一与女娲的目光,瞬间便锁定在部落边缘的一个年轻人身上。
他正蹲在地上,四目凝视,神情专注,手持一根削尖的木棍,在平整的泥地上刻画着。
他画的并非随意涂鸦,而是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的轮廓,甚至还有人们劳作、祭祀的场景。
他的眼神清澈而执着,仿佛想将眼前所见、心中所感的一切,都用这些线条永久地留存下来。
此人,正是仓颉。
太一与女娲相视点头。
随即,太一身上玄光微闪,已化作一位普通轩辕部落长者的模样,步履从容地走向仓颉。
他来到仓颉身边,并未立刻打扰,而是静静地观看了一会儿他在地上刻画的飞鸟图案。那图案虽简陋,却抓住了鸟儿展翅的神韵。
“后生,你画的这鸟,很是神似。” 太一化作的老者微笑着开口,声音温和。
仓颉抬起头,见是一位面容慈祥、眼神深邃的长者,连忙起身行礼:
“长者谬赞了。小子只是觉得,看到的东西,若不用法子记下来,久了便会模糊,甚至忘记,实在可惜。”
“哦?你觉得可惜?” 太一顺势在他身边坐下,指着地上的图案,
“那你用这画记下了鸟,若他人见此画,可能明白你画的是何种鸟?是在飞翔,还是在栖息?”
仓颉一愣,看着自己那略显抽象的图案,犹豫道:“这……或许能猜出是鸟,但具体……怕是难。”
太一点点头,又指向旁边一个代表太阳的圆圈:“那这个呢?你画个圆,说是太阳。若他日阴雨,无有太阳,后人见此画,可能联想到光明、温暖?”
仓颉眉头渐渐皱起,陷入了思考:“长者说的是……这些画,只能记其形,难表其意,更无法言说其理。”
太一拾起仓颉的木棍,在鸟图案旁边,轻轻划下了一个更加简洁、却同样能看出鸟形,并且特意强调了展翅动态的符号。
“你看,若我等约定,以此形代表‘鸟’,以此姿态代表‘飞’,那么,当这个符号出现时,无论何时何地,见到它的人,是否便能立刻想到‘飞鸟’?”
仓颉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仿佛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
“长者之意是……是为万物定其形,赋其名,以特定的、统一的符号来指代?!”
“然也。” 太一含笑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忙碌的人群,以及更广阔的山川天地,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草木虫鱼,人族百工……天地万物,皆有其名,有其性,有其状。若能创出一套足以描绘这一切的符号体系,使人见符而知意,闻声而晓理。”
“那么,神农氏尝出的百草药性,伏羲氏推演的天地至理,族中积累的生存智慧,皆可书于简牍,传于后世,纵使千秋万代,亦不致湮灭。”
这番话,如同洪钟大吕,彻底轰开了仓颉心中的迷雾!
他浑身剧震,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
他对着太一深深一拜,声音因激动而哽咽:“多谢长者指点!小子明白了!小子明白了!我不仅要画其形,更要创其文,立其字!为天地立名,为万民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