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突发疫情显担当
初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了三天,省医学院附属门诊的走廊里却比往常更热闹——最近发烧的病人突然多了起来,儿科诊室门口排起长队,孩子们的哭闹声混着家长的焦虑,像团湿冷的雾气弥漫在空气里。
林悦刚跟着带教老师查完房,就被护士长叫住:“小林,发热门诊人手不够,你去支援半天。”她二话不说抓起白大褂,快步走向门诊楼另一端——那里的空气里似乎都飘着消毒水的味道,门口的分诊台已经围了不少人。
“医生,我家孩子烧到39度,咳得睡不着!”一个妈妈抱着裹得严实的孩子挤过来,林悦接过病历本,边听症状边伸手探孩子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她心里一紧。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聚集性发热病例,建议优先排查流感病毒。】
她快速写下医嘱:“先去做个流感检测,别裹这么厚,散热重要。”转身又接过下一个病人的本子,是个大学生,说自己浑身酸痛、嗓子疼,同宿舍已经倒下两个。林悦一边开化验单,一边提醒:“回去把宿舍窗户打开通风,多喝热水,别去人多的地方。”
一上午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桌子上的化验单堆成了小山。中午换班时,带教老师拿着一份报告进来,脸色凝重:“流感检测阳性率很高,估计是甲型流感爆发了,院里要启动应急预案,咱们科要抽人去临时发热点。”
“我去!”林悦几乎是脱口而出。她想起在公社时处理过的小规模流感,虽然没这么严重,但道理相通——早一步控制,就能少一点扩散。
临时发热点设在医院后门的板房里,几张诊桌拼在一起,墙上贴着简易的就诊流程。林悦和其他科室抽调的医生护士迅速分工:测体温、问病史、开检测单、发药……刚忙顺了手,就见一辆三轮车停在门口,车夫抱着个裹着棉被的老汉,急得直跺脚:“医生!他刚才突然晕过去了!”
林悦冲过去掀开棉被,老汉脸色发紫,呼吸微弱。她立刻让护士测血氧,自己摸脉的同时喊:“血压!心率!快!”系统的警报声在脑海里响起:【重症流感合并呼吸衰竭!需立即吸氧、抗病毒治疗!】
“推抢救车!”她一边指挥,一边给老汉解开衣领,清理口腔分泌物。当氧气面罩扣在老汉脸上时,她才发现自己的手在抖——不是怕,是急。等老汉的血氧慢慢回升,被转运到住院部时,林悦才发现后背的白大褂已经被冷汗浸透。
傍晚雨停了,发热点的人却没见少。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捂着胸口坐下,小声说:“医生,我不烧了,但总觉得喘不上气。”林悦给她听了肺音,又看了之前的胸片,心里咯噔一下——这是病毒性肺炎的征兆。
“必须住院。”她语气肯定,女生眼圈红了:“我没钱……”林悦立刻说道:“先办住院!费用的事我帮你问院里的救助政策,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治病。”系统这时弹出一条消息:【触发“紧急救助”任务,成功协调贫困患者救治,奖励“基层医疗资源对接权限”。】
等把女生送进病房,天已经黑透了。板房里的灯亮得刺眼,林悦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看着陆续进来的病人,忽然想起刚学医时老师说的话:“医生的手,既要能拿手术刀,也要能握得住病人的手。”
此刻,她握着一个刚抽完血的小男孩的手,他妈妈在旁边说:“娃刚才还哭,看到你就乖了。”林悦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递过去——是早上从宿舍带的,本来想自己吃,现在看来,给需要的人更合适。
夜里换班时,护士长塞给她一个保温杯:“刚熬的姜汤,趁热喝。”林悦捧着杯子,看着窗外零星的灯火,忽然觉得这板房里的灯光,比任何时候都亮。
系统提示:【“疫情防控”阶段性任务完成,奖励“群体防疫方案模板”。】她点开模板,里面不仅有诊疗流程,还有社区宣传、物资调配的细节——原来这场仗,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打。
第二天一早,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板房,林悦看到门口贴了张纸条,是昨天那个女生写的:“谢谢医生,我会好好治病,以后也想成为能帮人的人。”
她笑着把纸条折好放进白大褂口袋,转身走向排队的人群,声音清亮:“下一位!”
疫情还没结束,但只要有人守着这盏灯,就总有天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