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半年的高级研修班生活,对林枫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沉淀与充电。置身于国内顶尖学府,远离日常行政事务的繁杂,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前沿的经济学、公共管理理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僚交流切磋,视野和思维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他系统梳理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历,将那些感性的、零散的经验,与理性的、系统的理论相印证,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研修期间,他结合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国际规则博弈的实践,完成的关于“传统产业在开放条件下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的结业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扎实,获得了导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评价。
学业结束,林枫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更加沉稳自信的心态,返回部里。他敏锐地感觉到,部里的气氛有些微妙的变化。同事们看他的眼神,除了以往的尊重,更多了几分审视和期待。他明白,半年的离开,工作格局可能已有新的变化,自己这个“研修归来”的副司长,需要重新找准位置,快速融入。
果然,他回来的第二天,周司长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周司长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笑容,但语气比以往更加郑重:“林枫啊,学习收获很大吧?看到你的论文了,很有见地!现在有个重要任务,部里刚接到上级指示,要牵头研究制定一个关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专项行动方案,这是当前改革的重点,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委里决定成立一个跨司局的专项工作小组,我向部领导推荐,由你来担任这个工作小组的副组长,牵头负责具体的研究起草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林枫心中一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多个关键领域,触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协调难度极大。让他这个相对“年轻”的副司长来牵头具体工作,无疑是巨大的信任,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显然与他研修期间展现出的理论思考和之前的工作实绩有关。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站起身,神色坚定地回答:“感谢司长和部领导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依靠各司局同志的支持,努力完成好任务!”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头!”周司长满意地点点头,“不过,林枫,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个方案涉及面广,难度大,不同部门的认识角度和利益诉求差异也大。你要做好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要注重协调,寻求最大公约数。过程中遇到困难,随时向我汇报。”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林枫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项文字工作,更是一场复杂的政策博弈和协调艺术。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他在部里的未来发展。
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他仔细研读了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最新精神和相关文件,吃透上情。接着,他调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理清思路。然后,他拟定了一个详细的工作方案,包括调研安排、分工协作、时间节点等,报请领导小组审定。
工作方案获批后,林枫带领从相关司局抽调的精干力量,开始了密集的调研和研讨。他们走访了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社部、科技部、央行等十几个部委,听取情况介绍和政策建议;他们召开了多场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一线诉求和改革痛点;他们还深入几个改革试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总结经验教训。
调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不同部门对改革重点、路径、节奏的看法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激烈争论。比如,在讨论数据要素市场化时,主管部门更强调安全与规制,而经济部门则更关注流通与应用;在讨论土地要素时,城乡之间的利益平衡更是焦点。林枫作为具体牵头人,需要耐心倾听各方观点,敏锐捕捉共识点,巧妙弥合分歧点。他充分发挥了在地方工作时积累的协调经验和在研修班提升的理论素养,引导大家聚焦问题本质,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角度思考方案。
那段时间,林枫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每晚都亮到深夜。他不仅要消化海量的调研材料,主持各种研讨会,还要亲自动笔,反复打磨方案框架和核心内容。苏晚晴知道他任务重,尽量不去打扰他,只是每晚都会为他准备一份夜宵,放在书房门口。母亲李秀兰也常常叮嘱他注意身体。家庭的温暖,是他应对高压工作的重要支撑。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方案初稿终于形成。初稿系统梳理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现状、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清晰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配套措施,既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也突出了不同要素领域的改革重点和突破口。在司内和部内征求意见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当方案提交部际协调会讨论时,不同部门的意见再次涌现,有些分歧甚至比调研时更加尖锐。一次关键的协调会上,针对某个敏感的准入条款,两个重要部门的司长争执不下,会议陷入僵局。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主持会议的林枫。林枫没有慌乱,他冷静地回顾了双方的观点,然后跳出具体条款的争执,将问题提升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战略高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操作性的修改建议,既坚持了改革方向,又兼顾了各方的合理关切。他条分缕析、不卑不亢的发言,最终说服了与会者,推动了共识的达成。
方案经过多轮修改完善,最终顺利通过了部际会签,上报更高层级审批。这项工作,不仅产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政策方案,更让林枫在部委层面的协调能力和政策水平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示。周司长在总结会上,对林枫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任务圆满完成,林枫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他深知,在中央国家机关,每一天都面临新的挑战,唯有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负肩上的职责。他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长安街上的车流,心中已然在思考下一个课题。学成归来,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更广阔的舞台和更艰巨的任务,正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