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世贸会议的成功,为林枫赢得了国际声誉,但真正的考验紧随而至。中央特别调研组的到来,像一片无形的阴云笼罩在w省上空。带队的是资历深厚、以严谨乃至严苛着称的孙老——一位与林枫父亲林为民有过旧怨的老领导。调研组的使命是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申报工作进行最终核查,其结论将直接决定花落谁家。
省委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微妙。林枫作为分管副省长,向调研组做全面汇报。他身着深色西装,语气沉稳,从w省中医药产业基础、联盟协同创新、国际规则应对到示范区规划设想,条分缕析,数据翔实。孙老端坐主位,花白的眉毛下目光锐利,全程未有太多表情,只在关键数据处偶尔追问细节,问题精准且刁钻。
汇报结束,孙老合上笔记本,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林省长汇报得很全面。示范区的意义非同小可,不是争牌子、要政策,而是要真正闯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调研组接下来要看真情况、听真声音,希望省里配合。”
调研随即展开,节奏紧凑,方式多样。孙老带队,不仅听取官方汇报,更注重实地走访和随机访谈。他们深入药材种植基地、生产企业、研发机构,甚至随机走访社区中医馆和零售药店。调研组工作人员问题细致,从政策落地效果、资金使用效率到企业真实获得感、群众满意度,追问到底。
林枫全程陪同,不回避、不遮掩,对成绩如实汇报,对问题也不讳言,并详细阐述改进思路。他敏锐地察觉到,调研组的关注点似乎格外侧重于项目决策程序的规范性、重大资金安排的合规性以及政策是否真正惠及民生,而非单纯看重产业规模和增长速度。这背后,显然有更深层的考量。
压力不仅来自上方。诺维集团趁调研组在省之际,通过其影响的境外媒体,刊发了一系列“调查报道”,影射w省在推动中医药发展中存在“过度保护本土企业”、“排斥国际资本”、“数据夸大”等问题,试图借机搅动舆论,影响调研组的判断。
林枫临危不乱,双线应对。对调研组,他坚持“开放、透明、务实”的原则,提供所有调阅材料,安排所有调研请求,并主动提供了一份《示范区申报工作风险自查报告》,坦诚分析了可能存在的挑战和应对预案,展现了不回避问题的担当。对诺维的舆论攻势,他并未直接对外驳斥,而是指示省委宣传部,组织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活动,邀请国内主流媒体深入一线,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客观展示w省中医药产业的实际进展和开放合作姿态。
一天傍晚,调研组临时改变行程,来到黑石峪中药材GAp种植基地。时值盛夏,漫山遍野的药材长势喜气。孙老走在田埂上,与一位正在劳作的老药农聊了起来。
“老人家,种药多少年了?收入怎么样?觉得现在的政策好不好?”孙老问得随意。
老药农擦把汗,憨厚地笑道:“一辈子喽!现在好啊,公司订单收购,价格稳,还教新技术,比过去强多了!听说省里有个林省长,挺懂咱们这行,搞的什么联盟,让咱这山沟里的药材也能卖上好价钱哩!”
孙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回程的车上,孙老罕见地主动对林枫开口:“基层的反馈,最真实。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富民。”
林枫心领神会:“孙老说的是。我们始终牢记,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人民,目标也是为了人民。任何政策设计,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调研接近尾声,省委安排了一次工作晚餐。席间,气氛稍显轻松。孙老话不多,但在一位专家谈起林枫在日内瓦据理力争、维护国家产业利益时,他抬眼看了看林枫,目光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神色。
晚餐后,林枫接到苏晚晴加密电话,语气焦急:“林枫,妈今天出门买菜,好像有人远远跟着,她感觉不对劲,心慌的老毛病有点犯…”
林枫心头一紧,强压怒火,平静安抚:“别慌,我立刻安排人处理。让妈好好休息,你照顾好家里。”他立刻加密联系了省委警卫局负责人。
夜深人静,林枫站在宾馆房间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调研组的结论尚在未定之天,对手的阴招已触及家庭底线。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愈发坚定。这场较量,已不容有任何退缩。
他拿出加密笔记本,开始起草一份报告——《关于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安全管理的紧急建议》。他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次日清晨,调研组离开w省。送行时,孙老与林枫握手告别,语气依然平淡:“林省长,年轻有为,好自为之。”
林枫恭敬回应:“谢谢孙老指导,一定再接再厉。”
望着车队远去,林枫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更深层次博弈的开始。调研组的意见将直接影响中央决策,而家庭安全的警报提醒他,暗处的敌人从未远离。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回到办公室,他立刻部署了两项工作:一是要求办公厅全面梳理调研组留下的问题和建议,逐项研究整改提升;二是加密部署了对家人安全的强化保护措施,并开始秘密调查跟踪事件的源头。
风暴前的宁静,弥足珍贵。林枫深知,他必须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夯实基础,巩固联盟,准备好应对一切可能的挑战。终极博弈的棋盘,已经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