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八岁这年的春,山谷里的风都带着股不一样的活气——他蹿高了小半头,原先到相柳腰际的个子,如今能到胸口了。眉眼间还挂着孩童的软,可侧脸线条已露了点相柳的清俊,唯独那双冰蓝色的眼,亮得像浸了溪水,看什么都带着小夭似的温软探究。
这天清晨,他拎着木桶去溪边提水,刚蹲下身就“呀”了一声。往日清得能看见石子的溪水,今儿飘着十几尾翻白的鱼,鱼鳃还微微动着,却没了力气开合,水面浮着层极淡的腥气,混在青草香里,怪得很。
小安伸手碰了碰水,指尖刚沾到凉意,脑子里突然扎进一丝细弱的慌——不是他的慌,是像有谁在哭,带着濒死的怕。他猛地缩回手,那感觉“嗖”地没了,只剩溪水在桶沿晃荡。
“是水在说吗?”他歪着头,又把掌心浸进去,这次故意放轻了神。那股情绪更清楚了:鱼在怕,水也在“难受”,像有什么东西搅坏了它的劲儿。小安顺着溪往上游走,在块大青石后面,看见几株烂成泥的草,紫黑色的汁液正往水里渗,闻着有股涩味。
他拎着空桶往家跑,木鞋踩得石子响:“爹!娘!溪水坏了!上游有怪草!”
相柳正帮小夭翻晒草药,听见喊声立刻起身,身影晃了晃就到了溪边。他指尖凝着缕淡金灵力探进水里,眉峰皱了皱:“是断肠红,毒性烈,再晚半日,下游的鹿群还有我们,都要遭罪。”转头看向小安时,目光里带了点锐:“你怎么发现的?这草味淡得很,连我都没闻出来。”
小安搓着手指,有点结巴:“我碰水的时候,就……就感觉到了。水很难过,鱼也怕得很。”
这话让相柳和小夭都顿住了。小夭赶紧拉过儿子,摸他的脉、看他的灵窍,确认没异样才松口气,把他搂进怀里:“安儿不怕,这是你身上的力气醒了——跟你爹海里的本事一样呢。”相柳没说话,蹲下来平视小安,冰蓝色的眼里少了冷,多了点郑重:“试着控控它。想着你的念头,像春风拂过草似的,轻轻碰水,只听,别被它带着走。”
小安闭着眼伸手,起初慌意还往脑子里钻,他皱着眉哼唧了两声,后来照着爹说的“轻一点”,慢慢竟能分清哪些是水的情绪,哪些是自己的。他试着让念头绕着毒草汁液转,溪水竟微微晃了晃,把那点毒往岸边推了推——虽只动了寸许,却让相柳的指尖轻轻颤了下。
打那以后,相柳教小安的事就多了层不一样的意思。不再是单纯陪他追蝴蝶、堆沙堡,而是把本事揉进了日常里。
涨潮时,他带小安坐在礁石上,让儿子光脚踩在浪花里:“感觉海的气,它什么时候喘得急,什么时候喘得慢。”小安就踮着脚,看浪花漫过脚背时,自己的指尖也跟着冒点水光,竟能让小股浪绕着他的脚转圈圈。
下雨时,小夭会把竹篮放在檐下接雨,相柳就让小安伸手接雨滴:“看每滴雨里的劲,能不能让它们聚成珠。”小安练了几日,真能让雨滴在掌心滚成小水珠,还能捧着水珠去浇药圃里最娇的兰草,连小夭都笑:“比我用瓢浇得还匀。”
最让相柳上心的是那次——他玄色衣摆沾了药汁,是熬断肠草时溅上的,洗了好几遍都留着印子。小安见了,凑过来拉着他的衣角:“爹,我试试。”说着指尖凝了点清水,像小刷子似的在印子上蹭,没一会儿,那道褐印竟淡得看不见了。
相柳捏着衣角看了半天,指腹蹭过那处干净的布纹,没说话,只把小安的手攥在掌心里,指尖的温度比平时暖点。
小夭则每天记着小安的变化:今天灵力稳了点,明天控水更顺了,就调整药浴的方子,加些温和的灵草,怕他经脉受不住。晚上缝补时,会给小安讲大荒的事:“以前有会控火的部族,他们从不乱烧草木;还有能跟兽说话的人,也从不强迫兽做什么。”
小安梳头发时,看着铜镜里白花花的头发,突然问:“娘,为啥我头发跟爹一样白,眼睛也跟爹一个色呀?”
小夭放下针线,帮他把打结的头发梳开,指尖蹭过他的发顶:“因为安儿是爹和娘最宝贝的娃,把我们最好的都凑在你身上啦。这头发像雪山顶的雪,干净;这眼睛像深海里的星,亮。”她顿了顿,把他的脸转过来,看着他的眼:“不过最要紧的不是模样,是安儿的心跟娘一样软,跟爹一样敢扛事,知道不?”
小安似懂非懂,却笑着扑进她怀里,把脸埋在她衣襟上:“知道啦!我要护着爹娘!”窗外的相柳听见这话,负手站在月光里,唇角轻轻扬了点,连周身的寒气都淡了。
平静被打破是在盛夏的午后。那天风大,海浪拍着礁石响,小安正帮小夭晒草药,就看见远处飘来艘破渔船,船身裂了道缝,被浪推着往浅滩走。
相柳先飞了过去,落在船上检查——只有个年轻渔民,昏迷着,脸上有被什么东西抓过的印子,嘴唇发紫,气息弱得像快灭的烛。小夭赶紧把人抬进木屋,摸了摸他的脉,眉头皱了:“是麻痹藻的毒,还呛了水,得赶紧逼毒。”
小安躲在爹身后,扒着门框看,见那渔民的手还在微微抖,小声问:“爹,他会不会死呀?”相柳摸了摸他的头:“你娘在,没事的。”
渔民醒时,嗓子哑得像砂纸磨过,见了小夭就想磕头:“多谢神仙娘子救我!我……我是来寻紫纹贝的,想换钱给我娘治病……”他说自己是几百里外珠岛村的,这几年近海的鱼越来越少,海水也浑,村里好多人不明不白地生病。这次他冒险去了片有有毒水母的海域,没找到贝,反倒遇上了风暴,差点喂了鱼。
“我们村的海,也像你们的溪水那样……坏了吗?”渔民说着,搓着手,眼圈红了。
小安突然扯了扯相柳的衣角,仰着头小声说:“爹,他说海水生病了,我能去听听吗?就像听我们的溪水那样。”
相柳没立刻回答,只给渔民递了碗水。当晚,等渔民睡熟了,他和小夭坐在平台上说话。
“珠岛村的海,跟我们这边的洋流是通的。要是真有问题,迟早会传到这儿。”相柳望着远处的海,声音沉了点。
小夭握着他的手,指尖有点凉:“是自然变的,还是……有人搞鬼?”她想起以前辰荣那些搞阴邪术的人,心就揪了下。
相柳沉默了会儿,看向屋里小安的方向:“不管是啥,遇上了就不能不管。而且这对安儿来说,也是个机会——让他看看真正的海,不只是我们这湾平静的水。”
过了几日,渔民伤好了,拿着相柳给的盘缠和药,千恩万谢地走了。没人知道,相柳在他的船底留了道极淡的灵力印记,还塞了枚符:“要是再遇上危险,捏碎它,能挡一阵。”
从那以后,相柳常带小安驾着小舟出海。不是去玩,是顺着珠岛村的方向,慢慢往前探。他教小安把感知放得远些:“别只看眼前的浪,要听深海的劲,分辨哪些是正常的潮,哪些是不对劲的气。”
小安学得认真,有时候船行到半途,他会突然指着某个方向,小脸绷得紧:“爹,那边的水在哭,比我们溪水那次还伤心,好多小东西在没了气。”
相柳顺着他指的方向探去,果然察觉到股隐晦的死气,像烂了的水草,藏在深海里。他立刻调转船头:“我们知道在哪儿就够了。”蹲下来看着小安,“现在的你,还扛不住那股劲。但要记住这种感觉——知道海的痛,将来才不会乱用本事,也才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小安重重点头,冰蓝色的眼里,第一次映进了深海的阴影,却没怕,只把爹的话记在了心里。
回到山谷时,夕阳正把溪水染成金红色。小安跑去溪边,指尖凝着清水,小心地浇着娘最爱的兰草,水珠落在花瓣上,滚成了小珍珠。相柳和小夭站在屋前,看着他的背影。
“他往后走的路,怕是比我们顺,也比我们险。”小夭轻声说,语气里有骄傲,也有母性的忧思。
相柳握紧她的手,目光落在小安身上,很沉,却很稳:“有我们在,先教他把脚踩实了——知道怎么护着自己,护着身边的人,再去看更远的海。”
海风拂过山谷,带着草木的香。小安浇完草,转身朝他们跑来,手里举着颗刚捡的贝壳:“爹!娘!你们看,这贝壳上有星星纹!”
山海静静看着这一幕,守护着这湾秘境,也看着新一代的力量慢慢醒过来——灵犀已现,未来或许有风雨,但只要有家的暖,有父母的引,再远的路,也能走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