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出动,每日起早贪黑,两日后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材料。
王氏专门在家负责翻面晾晒,听说要磨粉,赵丰年还专门借来了村里的石磨。
这日赵晴从山上回来,王氏第一时间找到了她,“红茶,再有一日这院子就堆不下了,你看看东西晒得如何,哪些可以磨了,你给圈出来,咱们院子就这么大,得赶紧的腾地儿才行。”
赵晴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摸了摸各样东西,“这前半院子的东西看着晒得差不多了,明日一早我去租个车子把松塔送回去,其他的就劳烦二婶帮我看着磨了,磨得细些就行,装的时候注意分开千万别混了”。
她早就分配好了,前两日主要是捡松塔。
“意思是前日弄的那些都可以了呗,那我知道了,就这样的日头晒个两日就行。”
王氏看着她,突然笑着凑到她面前,“你如今在宁家当家作主,你婆婆是不是把钱都给你管了?姑爷从小读书有那样的成就,这家里的钱财应该是不少吧,你婆婆的心是真宽,就没担心你个小丫头没分寸?”
“二婶,就是没钱才整出来这些事,要是有钱相公读书也不用这么折腾了。”
王氏“哼”了一声,“再不济也比咱家强,婶子不怕你笑话,嫁过来这么多年,经我手的银子看有没有一两,你啊是真好命,一嫁人就能当家作主,婶子羡慕你呢。”
“二婶!”赵晴笑,“各有各的好,家里人多,有事儿人人都能顶,宁家不同,一有事儿扛的人都没有,要我说还是咱家好。”
王氏一听目光渐渐地移向她的肚子,“你啊没事儿还是少往外跑,这首要的就是给那头添个一儿半女,你娘也是马虎,该叮嘱你才是,有了孩子地位才会稳固。”
赵晴就知道说到最后不会有什么好的,她尴尬的笑了笑,将上午找的薄荷放在角落的板上摊好,之后便去了灶房帮着做饭。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晴提了租牛车的事。
“咱村就你泗汀叔家里有牛,人家早上要拉人拉货,租不是不行,只是这钱你怕是得给人补上。”赵大桥看了看红茶,“你婆婆到底给你多少钱?你可得看着点用,能省还得省。”
“出了那450文没多少了,我也想省,但这钱省不了啊,爹,你去帮我租吧,就租一日,要多少钱我给,这车我自己赶,用不着他们出人。”
这话一出一桌子人都惊讶看着她。
“红茶你会赶牛了?什么时候的时候?”
赵晴看着张氏笑,“就上回回门跟着村里人学了些,感觉也不难,应该能上手!”
“这事儿你可别勉强,要是赶到半路翻了车又四下无人,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爷爷,我觉得我能行,明日我走早些试试。”
第二日,赵晴就赶着租来的牛车回了宁家村,虽然路上牛犯了顿倔停摆了两炷香,其他时候都还顺利,午时前她顺利的到家。
“娘,开个门,我送东西回来了。”赵晴跳下牛车走到院子前,发现前院没人,她又叫了两声。
没会儿,宁清便从后院跑了过来,“你回来了?”
赵晴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笑,“你怎么弄一脸的黑灰,娘他们人呢?”
宁清帮着她把牛车拉进院子,“娘跟二春去镇上了,得晚点回,你先进来歇着,我给你去倒杯水。”
赵晴跟着他去了后院,发现他在灶房烧松炭,“怎么让你动手了,看你衣服都弄脏了。”
“没关系,这种时候家里人人都得帮忙,读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停两日不打紧的。”他把水递给赵晴,“你卖香的事情我听娘说了,我帮忙列了个计划,一会儿你看看,正好确认一下。”
“行”赵晴接过水一饮而尽,“那你拿过来一会儿我该走了。”
“你今日还要赶回去吗?”宁清一脸诧异。
“牛车租的一天自然得回去的,明日我还要拉一趟回来的,在往后就是拉拌料了,等拌料来我便回来做香。”
宁清一听忙擦了擦手,随后急急忙忙出了灶房,没多久便拿着张纸过来递给她,“娘说你们碰头说的匆忙,那头的进度我们也不清楚,便列了个大概,你看看怎么改。”
赵晴如今基本的字已经认识了,她看着单子,将有些地方划了去,又改了部分时间跟数量。
“木签已经安排了,我看着送回来,这个出香的日子要往后推一日,数量要提,这一千多是什么意思,是家里的做好的吗?”
“对,你不在娘跟二春时常有做,差不多有一千五左右。”
赵晴点了点头,“这个数量先不要算上,还是按照订单的数量来编排,怕后续有意外,盐叔那边的模具单下了吗?”
“下了,下了二十个,多了怕来不及,上午的时候已经送了10个过来。”
二十个差不多了,反正是定型,略干就能取出来。
她收起纸,“有你们帮着安排我轻松多了,对了,娘跟你说了录康书院的事儿没有,你认不认识书院的文夫子?他愿意举荐你去书院,只要咱们攒够束修就行。”
“录康书院我听说过,但里头的人不认识,其实我可以去县学,县学一年只要10两银子,只是那处要办理入住,同住难免不方便。”
她听出来了,县学是住读,她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那录康书院要求住吗?”她只看到中午学生出来,是不是住那处还真没问。
宁清摇了摇头,“似乎没有要求。”
“那就不要想县学了,听着无所谓,真住进去处处都是困难,咱们没有必要冒险,等挣了钱还是去录康书院,下回去县城我顺便看看那附近的房子,合适到时候租一个,往后我们在县城也有个落脚地,我若做其他的也方便了。
宁清看着她笑了笑没说话,只默默的抱了盆水去前院喂牛。
赵晴在前院休息了两炷香的时间,随后跟宁清二人一起将晒干的松塔搬到了堂屋。
“我就不等娘回了,要赶着回去了。”
宁清看了看外面的日头,有些不忍,“要不等日头下去些再走,娘快回来了。”
“不了,跑起来有风,不热,我明日还要回的。”她看着宁清笑,“你还是去洗把脸吧,这个样子滑稽得很,让村里人瞧见该好奇了,我走了。”
她爬上车带上草帽赶着牛头也不回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