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赵东明换上了一身朴素的深色西装,神情平静得像是在参加一场学术研讨会。他的辩护律师团队阵容豪华,足足有六人,而公诉人这边只有两人。
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始终围绕着罪与非罪的边界。
我的当事人只是比普通人更精通法律。辩护律师侃侃而谈,不能因为他太聪明,就认定他有罪。
公诉人则针锋相对:精通法律不是犯罪的护身符。赵东明利用专业知识系统性地实施犯罪,性质更为恶劣。
林宸作为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当他描述发现狩猎记录的过程时,赵东明突然抬起头,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那一刻,林宸看到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讥诮,仿佛在说:你们真的以为这样就能赢?
庭审持续了三天。控方出示了邮件、录音、日记等大量证据,辩方则反复强调合同自愿签订风险自担等商业原则。
休庭期间,张猛在走廊里忍不住抱怨:明明证据确凿,怎么感觉还是在被他牵着鼻子走?
因为他在自己最擅长的战场上作战。林宸看着法庭里悬挂的国徽,法律就是他的武器。
宣判那天,法庭座无虚席。九位受害者的家属都来了,李永辉的女儿坐在第一排,双手紧紧攥着手帕。
法官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宣读判决书。最终,赵东明因合同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多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
这个结果让受害者家属既欣慰又失落——罪犯终于受到惩罚,但两条人命的代价,似乎不该只是二十年刑期。
为什么不是故意杀人罪?李永辉的女儿在法庭外拦住检察官。
因为法律需要确凿的证据链。检察官耐心解释,我们无法证明他直接导致了死亡结果,只能证明他实施了诈骗行为。
就在这时,赵东明被法警押解出来。经过林宸身边时,他突然停下脚步:林警官,这个结果你满意吗?
法律给出了公正的判决。
公正?赵东明轻笑一声,你我都知道,这不过是妥协的结果。
押解车远去后,天空飘起了细雨。仿佛连老天都在为这个不算完美的结局叹息。
案件结束后,专案组召开了一次特殊的会议——邀请所有受害者家属,向他们说明案件的全部真相。
当听到赵东明如何精心设计陷阱时,一位老人老泪纵横:我儿子就是这样被逼死的啊......
苏晓雯将案件材料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手册,分发给家属:希望这些教训能帮助其他人避免上当。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赵东明的资产被冻结后,法院启动了对受害者的赔偿程序。虽然无法弥补生命的损失,但至少能给生者一些慰藉。
这也许就是我们现在能做的最大努力了。陈建国看着正在领取赔偿金的家属们,语气沉重。
张猛突然说:我联系了几个商会,他们愿意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帮助企业家识别合同陷阱。
这个提议得到了积极响应。连曾经畏首畏尾的刘总也站了出来:我愿意用自己的经历警示他人。
一个月后,林宸再次来到李永辉的墓前。这次,他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判决书的复印件。
虽然迟到了,但正义终究没有缺席。他将复印件焚化在墓前,青烟袅袅升起,像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信使。
下山时,他遇到了李永辉的女儿。这个曾经脆弱的女孩,现在眼神里多了几分坚毅。
我决定回国发展。她说,父亲的企业虽然不在了,但我要把他未完成的事业做下去。
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在山路上拉得很长。远处城市华灯初上,每一盏灯火背后,都可能正在上演着悲欢离合。
回到警局,林宸在案件总结报告上写下最后一段话:法律或许永远无法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正义的边界需要每个人共同守护。
窗外,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点点。在这片光芒之下,还有无数个林宸这样的守护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扞卫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