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回信像一道冰冷的判决,确认了最坏的猜想——“棱镜”不仅存在,而且正在动用先进技术,如同暗夜中的毒蛇,吐着信子,试图锁定“七·三一”工程的心脏。被动等待,无异于坐以待毙。沈青决定,必须在那无形的绞索彻底收紧之前,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搅动一下这潭死水,看看能泛起怎样的泥沙。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本深蓝色的《电磁波传播原理》上。一个简单却可能有效的计划在她脑海中成型——她要利用这本书,设置一个试探性的“标记”,看看是否会吸引来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飞蛾”。
第二天上班,她特意将那本蓝色封皮、厚度醒目的书带到了资料室,放在自己办公桌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在一天的工作中,她几次看似无意地、带着某种研究者般的专注翻阅这本书,尤其是在有其他同事在场,或者感觉可能有目光投向资料室内部的时候。
她不确定这样做是否有用,这更像是一种心理战术,一种在绝对劣势下,试图掌握一丝主动权的微弱尝试。如果“棱镜”的人真的在暗中监视资料室的信息流动,那么这本与当前“幽灵信号”可能相关的专业书籍,或许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一整天,资料室风平浪静。周老师依旧在修补她的图纸,孙、李两位资料员忙于日常的借阅登记和归档。陈新民和杨振华都没有出现。那本蓝色的书安静地躺在桌上,仿佛只是一本普通的参考资料。
沈青没有气馁。她知道,钓鱼需要耐心。
下班时,她故意将那本书留在了办公室,没有带回招待所。她要看看,夜晚无人的资料室里,是否会有人对这本书产生“兴趣”。
然而,就在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周老师却走了过来,目光落在了那本蓝色书籍上。
“小沈,你也对电磁理论感兴趣?”周老师随口问道,语气平和。
沈青心中微微一紧,脸上却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随便看看,有些地方看不太懂,觉得挺深奥的。”
周老师点了点头,没有深究,只是感慨道:“是啊,这些理论是挺难的。咱们厂里,真正精通这个的也不多。以前第七研究室的老刘倒是这方面的一把好手,可惜啊……”
“老刘?”沈青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心脏悄然加速。第七研究室?又是第七研究室!
“嗯,刘工,刘志国。”周老师似乎陷入了回忆,推了推老花镜,“那可是个能人,无线电、电子这块儿,门儿清。不过后来身体不好,提前病退了,好像就是……唉,有好几年了吧。”
刘志国……病退……沈青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第七研究室似乎隐藏着不少秘密,陈新民是现在的潜伏者,而这个早已病退的刘志国,是否也与“棱镜”有关?或者,他知道些什么?
“那他现在……”沈青试探着问。
“听说回老家养病去了,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周老师摆了摆手,结束了这个话题,“行了,快下班吧,路上慢点。”
沈青道了别,带着满腹的疑问离开了资料室。周老师看似无意间提及的“老刘”,像一块新的拼图,让她对第七研究室的过往产生了更强烈的好奇。
回到招待所,她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夜里,她仔细倾听着外面的动静,但那一晚,幽灵般的嗡鸣声并未出现,门外的走廊也异常安静,仿佛昨夜的脚步声和光影都只是她的错觉。
第二天,她早早来到资料室。目光第一时间投向自己的办公桌——那本深蓝色的《电磁波传播原理》依旧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似乎没有人动过。
她的“蓝皮陷阱”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是对方没有上钩?还是自己的试探太过幼稚?
她有些失望,但并未完全放弃。她拿起那本书,准备将其归位。然而,就在她拿起书的瞬间,她的手指在书脊与封面连接的缝隙处,感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纸张和胶水的……颗粒感?
她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她不动声色地将书拿到眼前,假装检查书页,目光却锐利地扫过书脊缝隙。
在那里,靠近书籍底部的位置,粘附着一两颗极其微小的、近乎透明的……沙粒?
戈壁滩上最不缺的就是沙子,粘在书上似乎也很正常。但沈青的直觉却告诉她,这不太一样。这两颗沙粒的位置太刻意了,像是被人故意塞进去的。而且,沙粒的质地,似乎比常见的风沙要更细腻,带着一种……人工打磨过的圆润感?
是标记?是某种她无法理解的信号?还是……真的只是巧合?
她无法确定。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两颗沙粒用指甲刮下来,包在一张废纸里,藏了起来。这个发现太过细微和诡异,她需要时间思考和验证。
上午的工作依旧平淡。临近中午时,资料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油腻工装、提着工具箱、脸上布满皱纹和油污的老维修工走了进来。
“周工,你们这排窗户有几个插销坏了,保卫科报修,我来看看。”老维修工嗓门很大,带着浓重的西北口音,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老师傅。
“是老刘啊,麻烦你了,这边请。”周老师显然认识他,指了指靠里的一排窗户。
沈青正在核对目录,听到“老刘”这个称呼,心中微微一动,抬起头看了一眼。这个维修工也姓刘?会和周老师昨天提到的那个第七研究室的“老刘”有关吗?应该不会,一个是技术大拿,一个是普通维修工,差距太大。
她低下头,继续工作,但耳朵却留意着那边的动静。
老维修工动作麻利地开始检修窗户插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安静的资料室里显得有些突兀。他一边干活,一边和周老师闲聊。
“周工,你们这资料室可是块宝地啊,全是知识。”老维修工声音洪亮。
“都是些老黄历了。”周老师笑着回应。
“可不能这么说,老黄历里也有真金。就像我们修机器,有时候毛病就出在最基础的地方,图纸上看不明白,就得靠经验摸。”
他说话似乎没什么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沈青起初并未在意,但听着听着,却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
老维修工似乎对资料室很熟悉,偶尔会指着某个档案柜问一句:“这柜子里放的还是那些老报告吧?当年可是费了不少劲……”或者说:“那边铁门后面的,动不得吧?听说都是要紧东西……”
他的话听起来像是随口感慨,但沈青却敏锐地捕捉到,他话语间似乎总在试探着资料的分布和保密等级,尤其是对那扇存放核心档案的铁门,表现出了超乎一个维修工应有的兴趣。
是职业病?对周围环境的好奇?还是……另有所图?
沈青的心渐渐提了起来。这个突然出现的维修工老刘,似乎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老刘修到了沈青座位旁边的那扇窗户。他蹲下身,检查着下方的插销,工具箱就放在沈青的脚边。
“同志,麻烦抬下脚,我看看底下。”老刘抬头对沈青说道,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露出一口被烟草熏得发黄的牙齿。
沈青依言抬起脚。
老刘俯下身,脑袋几乎要碰到沈青的膝盖,他仔细看着窗台下的插销孔,手里拿着螺丝刀比划着,嘴里嘟囔着:“这个锈得有点厉害,得费点劲……”
他的动作看起来很专业,没有任何异常。
然而,就在他看似全神贯注于维修时,他那放在工具箱旁边的、沾满油污的右手,却极其隐蔽地、用只有沈青这个角度才能看到的小指,在工具箱的金属外壳上,极快地点了三下。
笃,笃,笃。
短促,清晰。
然后,他的小指不着痕迹地移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专注于他手中的螺丝刀。
沈青的瞳孔,在瞬间骤然收缩!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