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十五年十月初五,应天的清晨带着深秋的寒意,奉天殿内却气氛凝重。朱棣身着太子冕服,端坐于龙椅旁的监国宝座上,手中捏着户部呈递的国库收支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殿下文武百官肃立,目光皆集中在这位年轻的监国身上,等待他对北征漠北之事的最终决断。

“魏国公、曹国公已在殿外候命,殿下,是否传他们进殿议事?”兵部尚书唐铎躬身请示,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朱棣深吸一口气,将国库册子放在案上,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传。”

片刻后,徐达与李文忠身着铠甲,大步走入殿内,单膝跪地:“臣徐达\/臣李文忠,叩见殿下!”二人皆是开国功臣,身形挺拔,虽年过半百,却依旧气势凛然——徐达沉稳如山,李文忠眼神锐利,皆是能征善战的名将。

“二位国公免礼。”朱棣抬手,语气郑重,“孤召二位前来,是想商议北征漠北之事。如今元人余孽虽退居漠北,却仍时常袭扰边境,若不彻底肃清,恐成后患。孤有意令二位国公率军北上,荡平漠北,稳固大明边防,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徐达与李文忠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意动。北征漠北,既能为国效力,又能建功立业,对武将而言,本是求之不得的机会。徐达率先开口:“殿下英明!漠北一日不平,边境一日不宁,臣愿率军北上,定不辱使命!”

李文忠也紧随其后:“臣亦愿往!定将元人余孽斩尽杀绝,保大明边境无虞!”

朱棣见状,心中稍定,正欲下令筹备军需,户部尚书却突然出列,躬身道:“殿下,臣有一事禀报。”

“爱卿请讲。”朱棣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户部尚书捧着一本账册,语气沉重:“启禀殿下,这是国库最新的收支明细。自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后,国库便一直入不敷出,去年江南水灾、今年西北旱灾,朝廷又拨发了大量赈灾粮款,如今国库内的存银已不足十五万两,粮食储备也仅够京城军民三个月之用——北征漠北所需的军饷、粮草、军械,皆无着落啊!”

“什么?”朱棣猛地站起身,快步走下丹陛,从郁新手中夺过账册,快速翻阅。账册上的数字触目惊心:田赋收入因灾荒减少三成,盐税、茶税仅够维持地方官府运转,内帑更是空匮——正如郁新所言,如今的国库,怕是连老鼠进来都要含泪离开。

殿内百官哗然,徐达与李文忠也面露难色。北征漠北非小事,数十万大军的军需耗费巨大,国库空匮,如何支撑这场战事?

“难道要加税?”有官员小声提议,话音刚落便被众人反驳。

“不可!”翰林院编修詹徽立刻出列,语气急切,“如今民生本就艰难,江南水灾刚过,西北又遭旱灾,百姓流离失所,若是再加税,恐引发民变!且灾荒之年,百姓无粮可缴,加税也收不上多少,反而会失了民心!”

朱棣也明白这个道理,加税绝非良策。他抬头望向殿外,目光似乎穿透了宫墙,望向那曾多次显现未来的天幕——此刻,他多么希望天幕能再次出现,为他指一条筹集军需的明路。

可天幕毫无动静。朱棣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没了犹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绝:“传孤旨意!”

百官立刻肃立,静待他的命令。

“郑国公常茂,参与吴王朱标谋逆,犯上作乱,倒行逆施,有负先帝圣恩,着即褫夺其郑国公爵位,打入诏狱,听候发落!”朱棣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其妻冯氏,身为国公夫人,不能劝诫丈夫,反而纵容其谋逆,废其一品诰命,令其与常茂和离!念及开平王常遇春一生为国,战功赫赫,此次仅诛首恶,不牵连其族裔。即刻查抄郑国公府与开国公府(常茂继承常遇春爵位,开国公乃常遇春封号),所有财产、田宅、奴仆,一律收归内帑,充作军需!”

“殿下!”有官员试图劝阻,“常茂参与谋逆,犯上作乱,千刀万剐死不足惜,但开平王乃开国功臣,查抄其府邸,恐寒了军中将士的心!”

朱棣冷冷瞥了那官员一眼:“常茂谋逆,证据确凿,若不严惩,何以服众?孤念及开平王功绩,已免其族诛,已是仁至义尽!谁敢再言,以同谋论处!”

官员们瞬间噤声,无人再敢反驳。徐达与李文忠也暗自点头——常茂参与谋逆,本就该严惩,朱棣此举,既惩处了逆臣,又筹集了军需,实属无奈之举。

旨意下达后,锦衣卫立刻行动,前往郑国公府查抄。朱棣看着殿外,心中暗道:“父皇,这都是你逼我的,若不是国库空匮,孤也不愿行此下策。”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泛起一阵金色光晕,熟悉的天幕再次悬浮在宫城上空——朱棣心中一喜,天幕果然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了!

【天幕画面渐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数万明军将士身着铠甲,手持兵器,列阵整齐,旗帜上的“明”字在风中猎猎作响。朱棣(永乐帝)身着戎装,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锐利地望向远方。字幕缓缓浮现:永乐十二年,永乐帝朱棣率数万精锐亲征瓦剌,以报瓦剌袭扰边境之仇。】

“亲征瓦剌?”徐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赞叹道,“永乐帝竟亲自率军出征,果真是雄才大略!瓦剌乃漠北强敌,骑兵勇猛,亲征需有过人的胆识与谋略,永乐帝此举,令人钦佩!”

李文忠也点头附和:“是啊,帝王亲征,能极大鼓舞士气,明军定能奋勇杀敌!”

宫墙外的百姓看到天幕中的景象,也纷纷欢呼:“陛下亲征,定能大胜归来!”“瓦剌蛮夷,竟敢袭扰我大明边境,该打!”

【画面继续推进,展现出瓦剌军的阵型。瓦剌部首领马哈木骑在马上,身后是数万瓦剌骑兵,个个手持弯刀,气势汹汹。字幕显示:第一次北征后,鞑靼势力衰弱,瓦剌部首领马哈木趁机统一瓦剌各部,势力逐渐强大,多次袭扰大明甘肃、宁夏等地,甚至妄图夺取西北重镇。永乐帝派使臣劝说无果后,决定第二次亲征。】

“马哈木好大的胆子!”兵部尚书唐铎怒声说道,“竟敢觊觎我大明西北之地,永乐帝亲征,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百官也纷纷义愤填膺,对瓦剌的嚣张气焰感到不满。朱棣坐在监国宝座上,看着天幕中的马哈木,心中暗自警惕——如今瓦剌虽未如永乐朝那般强大,但也需早做防备,以免日后成为大明的祸患。

【画面切换到战场。忽兰忽失温的山坡上,瓦剌军依托地势,试图从高到低冲击明军阵型。就在此时,明军阵中突然响起一阵轰鸣声,神机营士兵手持火铳,向瓦剌军射击,硝烟弥漫。瓦剌骑兵纷纷倒地,阵型大乱。随后,三千营与五军营的骑兵趁机冲锋,步兵紧随其后,与瓦剌军展开厮杀。字幕显示:永乐十二年六月,明军与瓦剌军在忽兰忽失温决战。永乐帝料敌于先,令神机营以火器掩护,骑兵与步兵协同作战,大败瓦剌军。马哈木率残部西逃,瓦剌势力大损。】

“好!打得好!”徐达激动地拍手叫好,“神机营火器掩护,骑兵冲锋,步兵配合,此乃攻守兼备的战术!永乐帝深谙用兵之道,此战大捷,实乃必然!”

李文忠也赞叹道:“瓦剌骑兵素来以冲击力强着称,永乐帝却能以火器破其冲锋,打乱其阵型,这份谋略,实属罕见!”

宫墙外的百姓看得热血沸腾,纷纷鼓掌欢呼,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战场之上,见证了明军的胜利。朱棣看着天幕中的战斗场景,心中也充满了豪情——他日若有机会,他也要亲征漠北,荡平元人余孽,让大明的旗帜飘扬在漠北草原之上。

【画面一转,来到甘肃边境。明军将士正在修建长城,夯土、砌砖,忙得热火朝天。远处的城墙上,士兵们手持兵器,警惕地望着远方。字幕显示:永乐帝为防范瓦剌部再次袭扰西北,下令在甘肃设立“甘肃镇”,作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派重兵驻守;同时修建长城防御工事,形成西北边防的坚固防线。】

“九边重镇?甘肃?”户部尚书郁新若有所思,“设立重镇,修建长城,既能抵御外敌,又能稳定西北局势,永乐帝此举,深谋远虑啊!”

不少官员也纷纷点头,认为设立九边重镇是巩固边防的良策。朱棣心中也暗自记下——日后若要北征漠北,定要先完善边防,让西北成为大明的坚固屏障。

【天幕画面切换到港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宝船首尾相接,绵延数十里,船上插满了大明的旗帜。字幕显示:永乐十二年,为向海外各国宣示明朝击败瓦剌的胜利,永乐帝命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

“下西洋!又是郑和!”翰林院学士吴伯宗感叹道,“永乐帝既重视边防,又注重海外交流,此举不仅能宣扬大明国威,还能推动朝贡贸易,实乃千古明君之举!”

百官也纷纷赞叹,对永乐帝的雄才大略深感钦佩。朱棣看着天幕中的庞大船队,心中满是向往——下西洋不仅能带来巨额财富,还能扩大大明的影响力,日后他定要继续支持郑和下西洋,让大明的威名传遍四海。

【画面继续展示郑和船队的航行路线:船队访问了东南亚的暹罗、爪哇,南亚的印度,东非的木骨都束等国。各国国王亲自迎接郑和,向大明献上珍宝,同时派遣使节随船队前往大明朝贡。字幕显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继续访问东南亚、南亚、东非各国,进一步扩大了明朝的海外影响力,推动了朝贡贸易的发展。】

“万国来朝!这才是天朝上国的风范!”有官员激动地说道,眼中满是自豪。

朱棣看着天幕中辽阔的海域与陆地,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野心——这些地方,都应该是大明的领土!大明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两京十三州,而是要成为一个横跨海陆、威名远播的庞大帝国!

【天幕画面一转,来到明朝的运河岸边。民夫们将粮食运至运河码头,交给官军后,便各自散去,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而在另一幅画面中,官军正驾驶着漕船,将粮食运往北京。字幕显示:永乐十三年,为简化漕运流程、减轻民夫负担,永乐帝下令将漕运的“支运法”改为“兑运法”。原支运法需民夫将粮食运至指定粮仓,再由官军转运北京;兑运法改为民夫将粮食运至附近运河码头,直接交给官军,由官军转运。此法既提高了漕运效率,又减少了民夫的劳役负担。】

“兑运法?这倒是个好办法!”户部尚书郁新眼前一亮,“支运法让民夫长途跋涉,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容易延误漕运时间。兑运法让民夫就近交粮,既减轻了民夫负担,又提高了效率,此法若能推行,定能缓解漕运压力!”

不少地方官出身的官员也纷纷赞同,他们深知民夫服漕运劳役的苦楚,兑运法的推行,无疑是利民之举。朱棣心中也暗自盘算——日后若要迁都北平,漕运至关重要,兑运法可提前推行,为迁都做准备。

【画面切换到书房。杨士奇等文臣围坐在桌前,手中捧着典籍,仔细编撰着书籍。桌上堆满了从商周到元朝的名臣奏议,文臣们时而讨论,时而记录,神情专注。字幕显示:永乐十三年,朱棣命杨士奇等主持编纂《历代名臣奏议》,全书共350卷,收录了从商周到元朝的名臣奏议,分为君道、臣道、治道等64门,为大明官员提供了治国参考,是明朝重要的政治文献汇编。】

“编纂《历代名臣奏议》?此举甚佳!”翰林院编修詹徽赞叹道,“名臣奏议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经验,编纂成书,既能让官员们学习借鉴,又能传承历史文化,永乐帝此举,功在千秋!”

百官也纷纷点头,认为编纂此书是重视文化、重视治国的表现。朱棣看着天幕中的文臣们,心中也暗自决定——日后稳定朝局后,也要组织文臣编纂典籍,为大明的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天幕最后,展现出明朝与各国的朝贡贸易场景:海外各国的使节带着香料、珠宝、珍稀鸟兽来到大明,大明官员则回赠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南京城内的集市上,摆满了来自海外的特产,百姓们争相购买,热闹非凡。字幕显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期间,明朝与西洋各国的朝贡贸易达到顶峰,每年来中国朝贡的国家超过20个,大量海外特产涌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也通过船队运往海外,推动了中外物质文化交流。】

“朝贡贸易达到顶峰!”朱棣看着天幕中的场景,心中满是羡慕。他知道,下西洋能带来巨额的财富与海外资源,可如今国库空匮,只能等到明年新的赋税收上来后,才能全面推行下西洋计划。“今年只能过苦日子了,除非天上掉馅饼。”朱棣在心中苦笑道。

当天幕的光芒渐渐消散,百官纷纷向朱棣道贺,称赞永乐帝的功绩,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朱棣却无心庆祝,他知道,眼前的困难还未解决,北征漠北的军需、朱元璋的软禁、蓝玉的威胁,都需要他一一应对。

朝议结束后,朱棣返回东宫。刚踏入书房,蒋瓛便匆匆赶来,单膝跪地:“殿下,陛下那边似乎有动作。”

“哦?”朱棣眉头一皱,“他有什么动作?”

蒋瓛压低声音,语气凝重:“属下在陛下的空殿外安排了眼线,昨日发现陛下偷偷写了几封信,通过隐藏的密道送了出去,看方向,应该是送往西南方向。属下猜测,陛下是想联络西南的人,让他们伺机而动,进京勤王。”

“西南方向?”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你认为他会给谁写信?”

蒋瓛思索片刻,答道:“西南方向手握兵权的,主要是永昌侯蓝玉与西平侯沐英。蓝玉是吴王朱标的妻舅,素来与殿下不和,殿下昔年为燕王时,他便多次冒犯;如今殿下诛杀吴王、查抄郑国公府、查封永昌侯府,蓝玉定不会善罢甘休,陛下极有可能联络他。”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西平侯沐英,他是陛下与皇后的第一个义子,与殿下、吴王及秦王、晋王、周王五兄弟虽非亲生,却胜似亲兄弟,在西南威望极高。他的态度,不可不防啊!”

朱棣闻言,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沐英大哥不用管,孤自有办法。他虽是父皇的义子,却素来重情重义,且与孤关系尚可,不会轻易起兵勤王。”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不屑:“至于蓝玉,他虽手握兵权,却只是西南军的副帅,主帅乃是颖国公傅友德,傅友德与孤素有交情,定会牵制蓝玉。何况京城有信国公汤和、宋国公冯胜驻守,京营尚有十余万大军,蓝玉即便想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暂时不用顾虑。”

蒋瓛闻言,心中稍定:“殿下英明,属下明白了。”

朱棣挥挥手,让蒋瓛退下。书房内只剩下他一人,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满是感慨——这场权力的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场危机四伏的斗争中,笑到最后。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唐:家父程咬金书虫眼中的历史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玉佩求生之路抗倭战神帝王串串烧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九鼎圣王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