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乐元年八月,应天的秋风尚未吹散暑气,皇宫深处的一道道政令,便如同惊雷般划破了大明的朝堂与市井。

乾清宫的御案上,朱棣亲笔朱批的诏令墨迹未干,由内侍捧着,快马送往各部门与南方诸省。诏令明明白白写着:开放广州、泉州、宁波、福州、漳州、潮州、琼州七处口岸,允许民间与海外诸国通商;重设市舶司,统管对外贸易诸事,凡大明货物出海、海外货物入华,一律抽取两成关税,概不赊欠,需一次性交清;特设市舶太监一职,由深得皇帝信任的内官王景弘全权担任,总领七处市舶司事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道政令一出,朝野上下瞬间沸腾。

朝堂之上,支持之声与反对之声交织。户部尚书兴奋不已,上奏道:“陛下圣明!开放海禁、重设市舶司,抽取关税,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能彰显大明天威,让四方蛮夷臣服,实乃利国利民之举!”而大部分保守派官员则忧心忡忡:“洪武爷当年关闭海禁,便是为了防范倭寇与海外势力,如今贸然开放,恐生祸端,还请陛下三思!”

朱棣对此置若罔闻,只冷冷下令:“政令已下,不得有误!谁敢阻挠,以欺君罔上论处!”

民间更是一片哗然。沿海百姓欢呼雀跃,他们世代以海为生,海禁多年,生计艰难,如今终于可以重操旧业,出海捕鱼、经商贸易;而内陆的商贾们也看到了商机,纷纷盘算着如何借助海外贸易大赚一笔。

最激动的,莫过于江南那些正被摊丁入亩新政搞得焦头烂额的士绅们。

苏州沈府,沈仲元刚从病榻上挣扎起来,听闻开海的消息,眼中瞬间闪过一丝精光。他之前因推恩令导致家族内部纷争不断,又被摊丁入亩搞得心神不宁,正愁找不到门路弥补损失。如今开放海外贸易,对他们这些手握巨资、人脉广阔的士绅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机会。

“摊丁入亩虽狠,但海外贸易的利润何等丰厚!”沈仲元抚着胡须,眼中满是贪婪,“只要能在海外贸易中赚一笔大钱,区区田赋算得了什么?到时候,别说弥补损失,就算再购置些田产,也不在话下!”

王家主王承业也立刻召集族人商议:“洪武爷禁海多年,海外诸国对大明的丝绸、布匹、瓷器早已垂涎三尺。我们只需低价收购这些货物,运到海外,便能以十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出售,这其中的利润,足以让我们翻身!”

李修文、高显武等人也纷纷响应。他们此刻早已将摊丁入亩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满脑子都是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在他们看来,朱棣开放海禁,或许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却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只要能抓住这个机会,赚得盆满钵满,日后再联合起来反对摊丁入亩,便更有底气。

说干就干,江南士绅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动用家族的全部财力与人脉,在江南各地疯狂收购丝绸、布匹、瓷器等紧俏商品。苏州的丝绸、杭州的锦缎、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松江的棉布,一时间被他们抢购一空,市场上的物价飙升。为了尽可能多地收购货物,他们甚至不惜压低价格,威逼利诱,让那些小手工业者与小商贩不得不将货物卖给他们。

苏州城外的一处丝绸作坊,坊主李老汉看着面前凶神恶煞的沈家管家,手中紧紧攥着一匹刚织好的云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管家老爷,这云锦是小的一家人半年的心血,您给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小的实在不能卖啊!”

沈家管家冷笑一声,一脚踹在旁边的织机上,织机应声倒塌,上面未完成的丝绸散落一地:“李老汉,别给脸不要脸!沈府买你的货,是给你面子!要么按这个价格卖,要么,我就让你这作坊彻底关门,全家喝西北风去!”

李老汉看着倒塌的织机,又看了看周围虎视眈眈的家丁,无奈之下,只能含着泪点头:“我卖,我卖……”

这样的场景,在江南各地不断上演。士绅们凭借着权势与财力,低价囤积了大量的货物,装满了一艘艘早已准备好的海船。他们站在码头,看着满载货物的船只,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口袋,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笑容。

很快,第一批满载货物的海船,浩浩荡荡地驶向了七处通商口岸。苏州沈家的十艘海船,率先抵达了宁波港的市舶司。

沈仲元的长子沈明轩,亲自押送货物前来。他穿着一身锦缎长袍,带着几名管家与家丁,趾高气扬地走进了市舶司的办事大厅。

“本少爷是苏州沈府的沈明轩,奉家父之命,押送货物出海通商。”沈明轩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着办事的吏员说道,“赶紧给我们办理手续,耽误了行程,你们担待得起吗?”

那吏员却不为所动,只是淡淡地递过来一份文书:“沈公子,请先按规定缴纳关税。根据陛下诏令,出海货物抽取两成关税,返程货物同样抽取两成关税,来回共计四成。请一次性交清,概不赊欠。”

“什么?”沈明轩猛地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四成关税?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哪有收这么高关税的?”

“回沈公子,这是陛下亲自定下的规矩,绝无差错。”吏员面无表情地说道,“若是不交,便不能办理出海手续,货物也不得离港。”

沈明轩气得脸色铁青,指着吏员的鼻子怒骂:“你们这是抢钱!洪武爷在位时,也从未收过这么高的关税!”

骂归骂,可货物已经装上船,投入了巨额的成本,若是不能出海,之前的投入便全部打了水漂。沈明轩咬着牙,心中把朱棣骂了千百遍,最终还是只能让管家拿出银子,缴纳了四成关税。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被吏员收走,沈明轩心疼得如同刀割。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海外赚回双倍、三倍的利润,把这笔“损失”给弥补回来。

其他士绅的遭遇,与沈明轩如出一辙。他们抵达市舶司后,得知要缴纳四成关税,无不气得破口大骂,有的甚至当场就要闹事。可市舶司的吏员们早有准备,拿出皇帝的诏令,言明违抗者以抗旨论处。士绅们虽然愤怒,却也不敢真的抗旨,只能硬着头皮缴纳关税。

据统计,仅第一批出海的货物,士绅们缴纳的关税就高达百万两白银。这笔巨额税款,如同及时雨一般,充实了空虚的国库,让朱棣龙颜大悦。

缴纳完关税,士绅们以为终于可以顺利出海了。可就在他们的船只准备扬帆起航时,却被市舶司的兵丁拦了下来。

“奉市舶太监王公公之命,所有出海船只,均需接受检查,查看是否夹带刀枪、火药、盔甲等违禁物品。”一名校尉高声说道,“经查实无违禁物品后,方可放行。此次检查,预计需要十日时间。”

“什么?还要检查十日?”士绅们彻底炸了锅。

杭州府的一名李姓士绅,得知消息后,当场气得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瘫倒在地:“十日?我的货物都是丝绸、瓷器,最怕受潮、发霉!十日之后,货物损坏了怎么办?朱棣这是故意刁难我们!”

“太过分了!这分明是不让我们做生意!”

“我们去找市舶司讨说法!凭什么扣我们的船?凭什么要检查十日?”

愤怒的情绪在士绅们之间蔓延开来。他们纷纷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前往市舶司,想要向市舶太监王景弘讨个说法。

可当他们走到市舶司门口时,却瞬间傻眼了。

市舶司的大门外,旌旗招展,杀气腾腾。两万水师将士身着铠甲,手持刀枪,排列成整齐的方阵,目光锐利如鹰;五千步骑兵则手持长矛,腰挎弓箭,守住了各个出入口,将市舶司围得水泄不通。

越隽侯俞通渊,身着一身明光铠,腰佩一把锋利的佩刀,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身材高大魁梧,脸上布满了风霜与疤痕,眼神冰冷,不怒自威。

看到士绅们前来,俞通渊并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拔出佩刀,用手指轻轻抚摸着刀刃。那刀刃寒光闪闪,锋利无比,显然是一把饱饮鲜血的利器。

“这把刀,跟着本侯十年了。”俞通渊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当年跟着洪武爷打天下,北逐元人,南征百越,这把刀砍下的元人首级,不说上万,也有数千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面前的众士绅,眼神中带着一丝警告:“陛下有令,市舶司重地,任何人不得擅闯、闹事。各位今日之举,让本侯很难办啊。”

言外之意,若是他们再敢闹事,这把饱饮元人鲜血的佩刀,不介意再染上士绅们的鲜血。

士绅们被俞通渊的气势所震慑,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先前的愤怒与嚣张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看着周围杀气腾腾的士兵,看着俞通渊手中那把冰冷的佩刀,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再也没人敢大声说话。

就在这时,市舶太监王景弘从市舶司内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宦官的服饰,脸上带着一丝笑容,对着众士绅打哈哈道:“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王公公,”一名胆子稍大的士绅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我们的货物都是正经商品,并无夹带违禁物品,为何要检查十日?还请王公公高抬贵手,放行我们的船只。”

王景弘笑着摆了摆手:“各位误会了。陛下深知各位都是良善之辈,做生意也是为了养家糊口,绝无夹带违禁物品之意。这不,陛下刚下了新的诏令,为了不耽误各位的行程,只要各位愿意交点‘疏通费’,便可免去十日审查,直接放行。”

“疏通费?”众士绅眼睛一亮,连忙问道,“不知王公公,这疏通费需要多少?”

他们心想,只要能尽快出海,交点疏通费也无妨,相比于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这不过是九牛一毛。

王景弘慢悠悠地说道:“也不多。一艘小船,五十两白银;若是大船,再多加五十两,也就是一百两一艘。”

“五十两?一百两?”众士绅心中松了口气,觉得这个价格并不算高,完全可以负担得起。

“我们愿意交!”众士绅纷纷说道,“还请王公公行个方便,尽快放行我们的船只。”

王景弘点了点头,示意吏员上前统计船只数量。很快,统计结果出来了:此次前来的海船,共有小船一千三百二十七艘,大船一千四百三十艘。

吏员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算,高声报出了总数:“小船一千三百二十七艘,每艘五十两,共计六万六千三百五十两;大船一千四百三十艘,每艘一百两,共计十四万三千两;两项合计,共需缴纳疏通费二十万九千三百五十两?”

众士绅刚要掏钱,却听到王景弘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哦,对了,各位乡绅,刚才忘了告诉你们,这五十两、一百两,是每一次出海的疏通费。你们此次出海,往返一次,自然是要交两次的。而且,陛下说了,为了彰显公平,所有费用都要按船只的实际载重量再加收三成。”

“什么?”众士绅如遭雷击,瞬间懵了。

吏员重新计算,再次高声报出数字:“往返两次,再加收三成,共计二百七十五万七千两白银!一次性交清,交清费用后,即刻放行,各位看着平摊一下吧。”

“二百七十五万七千两?”这个数字如同晴天霹雳,让众士绅彻底惊呆了。

他们原本以为只是几万、几十万两的疏通费,可没想到竟然高达近三百万两!这几乎掏空了他们的小半家底。

“王公公,这……这也太多了!”一名士绅脸色惨白,声音颤抖地说道,“我们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啊!”

王景弘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语气冰冷地说道:“各位乡绅,这可是陛下的旨意,咱家也只是奉旨办事。若是拿不出银子,那就只能按照规定,接受十日审查了。至于十日之后,货物是否完好,可就不敢保证了。”

士绅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愤怒。他们知道,王景弘这是故意刁难,可他们却毫无办法。若是不交钱,十日审查下来,货物很可能会受潮、发霉,到时候损失会更大;若是交钱,近三百万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

犹豫再三,士绅们最终还是只能选择交钱。他们纷纷让管家回去取钱,或者向同行拆借,好不容易才凑齐了二百七十五万七千两白银,交给了市舶司。

看着沉甸甸的银子被运入市舶司的库房,士绅们的心在滴血。但他们只能强忍着心疼,催促着船只尽快扬帆起航。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抵达海外,将货物卖个好价钱,把这笔巨额的损失赚回来。

海船缓缓驶离港口,向着海外驶去。士绅们站在码头,望着远去的船队,心中充满了期盼与忐忑。

然而,命运似乎跟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仅仅过了三天,一则噩耗便传到了他们的耳中:他们的船队在前往南洋的途中,遭遇了大批倭寇的袭击。倭寇人数众多,凶悍异常,他们的船只根本不是对手,所有货物被倭寇洗劫一空,部分船只被烧毁,船员要么被杀,要么被掳走。

“什么?货物被倭寇劫了?”沈仲元得知消息后,当场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倒在病榻上,昏迷不醒。

王承业、李修文、高显武等人也纷纷收到了消息。他们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瘫坐在椅子上,脸上毫无血色。

近三百万两的疏通费,百万两的关税,再加上货物的成本,他们投入了近千万两白银,如今却血本无归!

就在他们陷入绝望之际,第二天,又一则消息传来,让他们彻底崩溃了。

朝廷正式宣布:将派遣船队下西洋,宣扬大明国威,与海外诸国通商。如今,船队已经全部造好,船上装载着大量的丝绸、布匹、瓷器等货物,即将扬帆起航。

这则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所有的士绅。

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一切都是朱棣布下的一个局!

朱棣开放海禁,重设市舶司,根本不是为了让他们赚钱,而是为了引诱他们将所有的财力都投入到海外贸易中。

先是收取四成关税,榨取他们百万两白银;接着又以审查为由,逼迫他们缴纳近三百万两的疏通费;然后,所谓的倭寇劫船,根本就是朱棣的安排,目的是让他们血本无归;最后,朝廷自己组织船队下西洋,垄断了海外贸易。

更让他们悔恨不已的是,为了筹备海外贸易,他们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与财力,完全忽略了摊丁入亩新政的推进。

在他们疯狂收购货物、与市舶司周旋的时候,朱棣已经下令,让各地官府严格执行摊丁入亩,对那些隐瞒田产、拒不交税的士绅,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大量的士绅因为无力缴纳赋税,或者因为田产被分割后无法维持生计,只能将家中的良田低价出售。而朝廷则趁机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价值高达二百万两白银的良田,进一步充实了国库。

士绅们这才意识到,他们从一开始就落入了朱棣的圈套。朱棣不仅要瓦解他们的家族势力,还要掏空他们的财力,夺走他们的土地,让他们彻底失去与朝廷抗衡的资本。

“朱棣……他是在玩我们!他根本就是在玩我们!”王承业躺在病榻上,捶胸顿足,声泪俱下。

“我的货啊!我的钱啊!我一辈子的积蓄,就这样没了!”李修文捂住胸口,脸色惨白如纸,气息奄奄。

“痛煞我也!痛煞我也!朱棣这个奸贼,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他!”高显武气得浑身发抖,一口鲜血再次喷了出来。

这场由朱棣精心策划的“游戏”,让江南士绅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近三百万两白银的投入血本无归,价值二百万两的良田被朝廷低价收购,家族内部因为推恩令矛盾重重,濒临分裂。

伤筋动骨的痛苦,让无数士绅倾家荡产。

苏州城内,一名士绅,因为无力偿还债务,又无法面对家族的衰败,在当天夜里,悬梁自尽。他的妻子儿女哭得撕心裂肺,却也无力回天。

类似的悲剧,在江南各地不断上演。一夜之间,上吊自尽、投河而亡的士绅多达数十人。他们的死,如同一个个沉重的烙印,刻在了江南士绅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绝望。

苏州沈府,沈仲元躺在病榻上,脸色蜡黄,气息微弱。他死死地捂住胸口,眼神空洞,口中不断喃喃自语:“老夫的货啊……老夫的钱啊……老夫的心在滴血啊……痛煞我也……痛煞我也……”

他的儿子沈明轩跪在床边,泪流满面:“父亲,您保重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以后再慢慢想办法……”

“办法?还有什么办法?”沈仲元猛地抓住儿子的手,力气大得惊人,“我们的钱货打了水漂,,田也没了大半,家也快散了,还有什么办法?朱棣……他这是要把我们赶尽杀绝啊!”

说完,他猛地松开手,头一歪,再次昏迷过去。管家连忙上前探查,发现他气息更加微弱,连忙让人去请郎中。

王家、李家、高家等世家家主,也都是同样的处境。他们纷纷卧病在床,清一色地捂住胸口,整日里唉声叹气,痛骂朱棣,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纵横江南数百年,历经洪武爷的高压统治都能安然无恙,如今却栽在了朱棣的手中。朱棣的手段,比洪武爷更加狠辣、更加阴险,让他们防不胜防,最终落得个倾家荡产、濒临灭族的下场。

应天的乾清宫内,朱棣看着各地送来的奏报,得知江南士绅的惨状,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

“敢与朕作对,这就是下场。”朱棣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唐:家父程咬金书虫眼中的历史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玉佩求生之路抗倭战神帝王串串烧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九鼎圣王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