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玥爽快地答应了。
杨建骑着车向前行驶。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高玥居然没有像往常那样追问他的日常见闻,这让杨建感到有些奇怪。
尽管如此,他还是主动分享了自己今天的经历:我成功研发出了锂电池,还组装了一辆电动自行车。等做好断电保护装置后,就给我们的车装上,到时候你可以试试看。
这么快就研制出来了?
高玥显得十分惊讶。
周末我们正好可以去看看自行车,那张自行车票放着也是浪费。
杨建建议道。之前拿到票时他就想给高玥买车,但她一直不肯接受。
不用了,太贵了,没必要为我花这个钱。
高玥还是果断拒绝了。
杨建没有勉强:那票就先留着,以后需要时再用。
快到高玥住处时,他停下了车:到了。
杨建感到一阵欣喜,心中暗自琢磨,看来之前的猜测没错,果然是一三五和二四六轮流安排,周日还能休息。高玥性格宽容大度,这让他很是意外,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骑上自行车离开时,脸上挂满笑容,觉得今天格外美好,仿佛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更让他期待的是,未来的日子还会更加精彩。
不久后,杨建在轧钢厂迎来了好消息,因为工作表现优异,他被评为双主任,还荣获了三等功奖励。
随着锂电池研发项目的顺利完成,只需等待上级指示,暂时没有其他任务需要处理。趁着空闲,他打算对钳工机械进行改良,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从而帮助同事们提升操作水平,为将来大家晋升八级钳工打下基础。
机械性能稳定了,操作水平自然更容易提升。这样,大家逐步成为八级钳工也就水到渠成,不会引起什么争议。
说干就干,杨建立刻前往零件制造区,搬出一台钳工机械,动手拆解起来,打算先搞清楚内部结构。
“杨师傅,您在做什么呢?”正在改装自行车的曹大雨看见杨建又开始忙碌,连忙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查看。自从锂电池研发成功,他意识到跟着杨建参与项目能获得不少好处,因此不愿错过任何新机会。
“改进钳工机械。”杨建回答得干脆。这没什么可保密的,说出来也没关系。
“!”曹大雨露出惊讶的表情。没想到这次是改进钳工机械,这可是个大工程,厂里有不少类似设备,若是成功改良,影响力可不容小觑。
“赵师傅,算我一个!”他立刻表态。
“我也要参加!”另一位同事紧跟着说道。
宋子旭干脆利落地点头应和。
成,你俩就帮着打下手,有需要再叫你们。
杨建微微颔首。
多了两个帮手确实省力不少,能腾出时间专注更重要的事。
好嘞!
二人笑着应声。
杨建没再多言,继续埋头拆解机械零件。
这机器的内部构造必须摸透,这事儿得亲力亲为。
曹大雨和宋子旭则接着改装自行车,随时等候差遣。
之后的时间里,
杨建全神贯注地研究机械构造,
直到绘制完完整图纸,这才放下工具歇息。
叮铃铃——
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他立即抓起听筒。
杨建,来我办公室一趟。
杨厂长的声音从话筒传来。
这就来!
杨建撂下电话,
大步流星走向厂长办公室。
推门就看见四名警察在场,
他眉梢微挑,
却从容地坐在了会客区的空椅上。
杨建!
杨厂长唤了一声。
三位警官审慎地打量这个年轻人,
只有那位曾与他打过照面的警察神色如常。
你就是杨建?
为首警官开门见山。
是我。
杨建坦然应答。
好样的!
警官由衷赞叹道。
(
杨建一直以为这位杨建同志是个体格超群的中年汉子,谁曾想竟是个青涩小伙,瞧着最多二十出头。这么年轻就接连逮住两拨敌特,着实叫人佩服!
小伙子抿嘴笑了笑。
既然没听懂对方话中之意,他便保持着沉默。
这趟专程过来,是要给你颁发嘉奖。前两次擒获敌特的功绩,这次一并表彰了。
为首的警官取出奖励品。
他将奖品递向杨建,解释道:
这是两百元奖金,外加若干粮票,还有一枚三等功勋章!
破例授予三等功勋章,是因为你立下大功,逮住的敌特牵涉重大。
他又补充说明。
按规定寻常百姓难获军功,但杨建的表现实在抢眼,这才特批了这枚三等功勋章。
感谢组织!
年轻人脸上绽开笑容。
金钱粮票尚在其次,能荣获三等功可是无上荣光。
即便在后来岁月里,他也未曾获得过如此崇高的荣誉。
都是你应得的。
领队郑重其事地向杨建行了个军礼,亲手为他佩戴勋章。
杨建立即笔直立正回礼,身姿如松地接受这枚沉甸甸的勋章。
三位随行警员眼中写满艳羡,这种荣耀他们从未获得。
杨厂长笑得眼角的褶子都舒展开来,目光炯炯有神。
对于公安的来意,他起初倍感意外。
但看见杨建荣获三等功时,他更是震惊不已——没想到这年轻人不但是钳工好手、研发能手,连抓捕敌特也这么在行。
当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彩的稀世之才。
能遇上这等人物,还恰在自己麾下效力,真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礼毕!
警官回完礼,重新落座。
他转向杨建告辞道:
厂里头另外给你准备了表彰,这事我跟杨厂长已经商量妥当。我们就不多打扰了,还有公务要处理。
明白!
(说明:
杨建轻轻颔首,应承了这件事。
与杨厂长并肩而立,目送几位警察离去后,两人这才折返办公室。
杨建,厂里决定任命你为研发部副主任,每月工资上调20元,合计148元。杨厂长将奖励内容详细说明。
多谢厂长栽培!
杨建由衷致谢。
务必好好表现,别辜负上级对你的器重。
杨厂长语重心长地叮嘱。
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杨建郑重承诺。
去吧。
杨厂长挥手示意。
杨建利落地转身离去。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杨厂长不由拉开抽屉,摩挲着里面的几枚勋章喃喃自语:老伙计们,你们现在过得可好?
抽屉里静静躺着三枚三等功勋章和两枚二等功勋章——这样的战功殊荣实在非同寻常。方才见证授勋仪式时,他并未生出羡慕,反而想起了那些永远年轻在战场上的战友。算来,牺牲的兄弟们若还在世,也该到弱冠之年了。
念及此,他眼眶微微发烫。
稍事平静后,杨厂长合上抽屉,整理心绪重新投入工作。
此时的杨建对此浑然不知。
离开办公室后,他默默收起勋章。这份荣耀自己珍藏在心便好,无需大肆宣扬。倒是晋升研发部副主任确实值得欣喜——纵观轧钢厂历史,从未有过同时设两位主任的先例,即便其他钢厂亦无此例,这堪称前所未有的创举。
今日这份殊荣,足以让他青史留名。
刚踏入研发部门槛,郭刚便从办公室大步走出,朗声召集众人:都过来,有重要通知宣布。
卫城东等人闻声聚拢而来。
在零件加工区的曹大雨和宋子旭放下工具,一起走出了车间。
杨建稳稳站定脚步。
现在我宣布,杨建同志正式担任研发部副主任职务。郭刚的声音铿锵有力,他的专业能力有目共睹,这个任命实至名归。
说的对!曹大雨立即响应道。
周围同事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段时间杨建在研发部的突出表现,完全配得上这个新职务。
其实对大家来说,这不过是个名分问题——杨建本来就是部门里的技术核心,现在只是正式确认了这个位置。至于薪资待遇,在场的工程师们并不在意,毕竟都是家境优渥的主。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郭刚做了总结发言,同时朝杨建投去敬佩的目光。虽然自己是部门主管,但对这位年轻人的才华真心佩服。
杨建谦和地笑了笑。
杨主任!曹大雨热情地打招呼。
杨主任好!宋子旭等人也陆续问候。
杨建颔首致意,对这个新身份接受良好。
回到办公室后,他立刻投入工作,专注研究钳工设备的改造图纸。春节将至,他必须在节前完成这个重要项目。
下午三点,杨建暂时放下图纸,到车间巡视放松。连续伏案工作确实容易让人疲惫。
恭喜杨主任高升!正在调试设备的吕水田见状,立即起身拱手道贺。
“吕主任说笑了,我只是碰巧赶上好时机。”
杨建谦虚地回应。
“杨主任太谦虚啦,能同时掌管两个部门,哪是什么运气?这分明是真本事!”
吕水田笑着摆手。
这事确实让人佩服,放眼整个轧钢厂,乃至其他工厂,从来没人能身兼双职,今天可算是开了先例。
杨建浅笑着转移话题:
“吕主任,我先去看看工友们的情况。”
“行,你忙!”
杨建径直走向车间机器旁。
......
休息日悄然而至。
杨建睡到自然醒,慢条斯理地去中院梳洗。和高玥、周晓白约的是下午场电影,时间很充裕。
刚回屋准备早餐,马晓灵就推门进来:
“杨建,下午要一起看电影吗?我家大茂正好多两张票。”
杨建闻言一愣。
高玥约的也是下午场,该不会撞场次了吧?
“晓灵姐,我已经约好人了。”他如实相告,免得到时候在影院碰上尴尬。
“呀!是哪家姑娘这么有福气?”马晓灵眼睛一亮。
“就是我们厂播音员,带着她朋友,三个人一起看。”杨建大大方方地说道。
这事在轧钢厂人尽皆知,许大茂也知道他和高玥的关系。
“原来是那姑娘!大茂提过,模样挺俊。那我就不去当电灯泡啦。”马晓灵抿嘴笑着告辞。
她本想叫上杨建同去观影,免得他独自在家无事可做。不过眼下看来只得作罢,她也不便去当那个碍眼的。
不妨事的,晓灵姐你尽管陪大茂哥去,无伤大雅。
杨建笑着宽慰道。
影院那么宽敞,座位多的是,哪会碍着什么。
倒也是...就是许大茂这人太没情趣,实在不爱跟他一块儿看戏。
马晓灵小声嘟囔。
闻言杨建暗自好笑。
莫说是许大茂,即便换作是他面对马晓灵,只怕也浪漫不起来。纵有孙猴子的七十二般变化,也变不出什么花样。
倒不是存心嫌弃,有些姑娘着实教人喜欢不起来。
得了,不扰你做饭啦。
马晓灵意兴阑珊地走了。
杨建继续埋首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