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镇北军大营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烟尘滚滚中,一名斥候手持染血的捷报,纵马疾驰而来,高声呼喊:“捷报!秦将军大捷!通州已破!粮草尽焚!”
中军帐内,沈清辞正与林骁核查军报,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亮色。帐帘被掀开,斥候踉跄着闯入,单膝跪地,双手高举捷报:“沈姑娘,林将军!秦将军率军连夜奔袭通州,守将不战自溃,我军一举攻破城池,焚毁苏明远囤积的粮草十万石,斩杀敌军三千,俘虏两千,现已班师回营,不日便至!”
林骁一把夺过捷报,快速浏览后,激动地高声道:“太好了!沈姑娘,您的计策成功了!断了苏明远的粮草,京城守军必乱!”
沈清辞紧绷的肩头微微松弛,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血色,可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散去。她缓缓起身,走到帐外,望着通州方向的天际,轻声道:“这只是开始。苏明远老奸巨猾,绝不会就此罢休。”
话音刚落,又有几名斥候接连回报,各地藩王听闻通州大捷,果然纷纷倒戈。原本观望的鲁王、蜀王等六国藩王,已各自率领大军,朝着镇北军大营赶来,愿与沈清辞联手,共讨苏明远。
短短数日,沈清辞麾下兵力已增至十万之众,军威大振。大营内外,将士们士气高昂,纷纷请战,要求即刻进军京城,诛杀奸贼。
可沈清辞却按兵不动,每日只是召集秦峰、林骁及各路藩王,商议进军细节,神色始终沉郁。
“沈姑娘,如今我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正是进军京城的最佳时机!”鲁王性子急躁,忍不住开口催促,“苏明远粮草被焚,军心大乱,我们一鼓作气,定能攻破京城!”
沈清辞摇头,指尖摩挲着萧玦的青铜令牌,沉声道:“鲁王稍安勿躁。苏明远经营京城多年,城防坚固,且手中仍有五万兵力。更重要的是,陈岩临死前说的‘京城之下的陷阱’,至今毫无头绪。若贸然进军,恐中他埋伏。”
秦峰附和道:“沈姑娘所言极是。通州大捷虽振士气,可苏明远未损主力,且他向来诡计多端,我们不得不防。属下已派人潜入京城打探,可城内戒备森严,探子传回的消息寥寥,只知苏明远近日频繁出入太庙,行踪诡秘。”
“太庙?”沈清辞眉头一皱,心中疑窦丛生。太庙乃皇室祖祠,供奉历代先帝牌位,苏明远此时频繁出入,绝非偶然。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闯入,手中捧着一个密封的木盒:“沈姑娘,这是从京城送来的密信,是萧将军当年安插在京城的暗桩所传,说是关乎‘通敌案’的关键线索。”
沈清辞心中一紧,连忙接过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布条,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潦草的字迹:“萧老将军案,核心在太庙地宫。苏贼秘藏一物,称‘传国玉玺’,非先帝正统,乃伪造之物。当年通敌罪名,实为掩盖玉玺真相。”
“传国玉玺?”众人皆是一惊。传国玉玺乃皇权象征,自先帝驾崩后,便由太后保管,后太后宫变被杀,玉玺下落不明,没想到竟在苏明远手中,且是伪造的?
林骁脸色大变:“难道当年萧老将军发现了玉玺是伪造的真相,苏明远才借机诬陷他通敌,杀人灭口?”
“极有可能。”沈清辞眼神锐利,“苏明远伪造玉玺,无非是想日后登基称帝,名正言顺。萧老将军忠君爱国,必然不会容忍此等谋逆之事,这才招致杀身之祸。而他布下的陷阱,恐怕就是围绕这枚伪造的玉玺展开。”
秦峰面露不解:“可一枚伪造的玉玺,如何能成为陷阱?”
“苏明远或许想利用玉玺,做最后一搏。”沈清辞缓缓道,“他知道我们会进军京城,或许会在太庙设伏,引诱我们去夺取玉玺,然后将我们一网打尽。更有可能,他会拿着伪造的玉玺,煽动京中百姓,污蔑我们是叛军,借民心之力对抗我们。”
鲁王不屑道:“一群愚民,岂会被一枚伪造的玉玺欺骗?”
“人心隔肚皮。”沈清辞摇头,“苏明远掌控京城多年,早已收买人心,且百姓不知玉玺是伪造的。一旦他登高一呼,谎称我们是谋逆叛军,想要抢夺玉玺,颠覆大胤,京中百姓必然会被煽动,到时候我们不仅要面对守军,还要面对万民之怒,腹背受敌。”
众人闻言,皆面露凝重,终于明白沈清辞为何按兵不动。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安北王问道。
沈清辞目光落在舆图上的太庙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兵分两路。一路由秦将军率领,正面攻城,牵制苏明远的主力;另一路由我与林将军率领,潜入京城,直捣太庙,夺取伪造的玉玺,揭穿苏明远的阴谋。只要玉玺真相大白,百姓自然不会再被他蒙蔽,京中军心也会彻底瓦解。”
“沈姑娘,万万不可!”林骁急声道,“京城之内,危机四伏,您亲自潜入,太过危险!属下愿代您前往!”
“不行。”沈清辞拒绝,“只有我去,才能认出玉玺真假,也才能稳定潜入的暗桩。林将军,你与我一同前往,秦将军与各位藩王正面攻城,我们里应外合,定能一举成功。”
秦峰沉吟道:“沈姑娘,此计虽险,却是破局的关键。属下会率领大军,明日一早便进军京城,全力攻城,为您和林将军创造潜入的机会。”
各路藩王也纷纷领命,誓要全力配合。
当晚,沈清辞换上一身夜行衣,与林骁挑选了百名精锐死士,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大营,朝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
京城城墙高耸,灯火通明,戒备比往日更加森严。沈清辞与林骁等人潜伏在城外的密林里,等待着秦峰大军攻城的信号。
三更时分,远处传来一阵震天的呐喊声,秦峰率领大军,已开始攻城。城墙上的守军顿时乱作一团,纷纷登上城墙抵御。
“就是现在!”沈清辞低喝一声,率领死士,趁着混乱,从城墙一处偏僻的排水口潜入城中。
城中一片混乱,百姓们被攻城声惊醒,纷纷闭门不出,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巡逻的士兵匆匆跑过。沈清辞与林骁等人借着阴影,快速朝着太庙方向移动。
太庙位于京城中心,四周有重兵把守,灯火通明,戒备森严。沈清辞观察片刻,对林骁道:“你带人从正面吸引守军注意力,我趁机潜入地宫。”
“沈姑娘,您小心!”林骁点头,立刻率领一部分死士,朝着太庙大门冲去,高声呐喊:“杀贼!”
守庙的士兵顿时被吸引,纷纷朝着林骁等人冲去。沈清辞趁机翻墙而入,避开巡逻的士兵,朝着太庙后院的地宫入口跑去。
地宫入口隐藏在一座假山之下,由两名高手看守。沈清辞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绕到他们身后,手中短剑寒光一闪,两名看守还未反应过来,便已倒地身亡。
她推开假山后的石门,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地宫内漆黑一片,只有前方远处有一点微弱的光芒。沈清辞点亮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小心翼翼地朝着光芒处走去。
地宫内摆放着许多棺椁,显然是历代先帝的陵寝。光芒来自地宫最深处的一间石室,沈清辞走近,透过石室的门缝,看到里面摆放着一个高台,高台上,一枚玉玺静静躺在锦盒中,散发着微弱的光泽。
而石室之内,苏明远正背对着她,站在高台前,不知在自言自语些什么。
沈清辞心中一紧,握紧了手中的短剑,缓缓推开了石室的门。
苏明远猛地转过身,看到沈清辞,脸上没有丝毫惊讶,反而勾起一抹诡异的笑:“沈清辞,你果然来了。我等你很久了。”
沈清辞眼神冰冷地看着他:“苏明远,你的阴谋到头了!伪造玉玺,诬陷忠良,谋逆篡位,今日,我便要替天行道,杀了你!”
“替天行道?”苏明远哈哈大笑起来,眼神里满是疯狂,“沈清辞,你以为你赢了?你以为这枚玉玺是伪造的?告诉你,这枚玉玺,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沈清辞瞳孔骤缩:“你胡说!真正的玉玺,怎会在你手中?”
“当然是先帝交给我的。”苏明远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当年先帝深知,大胤气数已尽,便与我密谋,伪造萧老将军通敌案,夺取兵权,待时机成熟,由我登基称帝,重振大胤。萧老将军不过是我们计划中的一颗棋子,而你,沈清辞,还有萧玦、赵珩,都是我登基路上的垫脚石!”
沈清辞浑身一颤,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难道当年的一切,都是先帝与苏明远的阴谋?萧老将军的冤屈,竟然是先帝一手造成的?
“你撒谎!”沈清辞怒吼一声,举起短剑,朝着苏明远冲去。
苏明远却不慌不忙,拍了拍手。石室的门突然被关上,四周的墙壁上,瞬间出现了许多弓箭手,箭头直指沈清辞。
“沈清辞,你以为我没有防备吗?”苏明远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今日,你便要死在这里,成为这地宫的一部分!而秦峰他们,也会在攻城战中全军覆没!这天下,终究是我的!”
沈清辞看着四周的弓箭手,心中涌起一丝绝望。她没想到,苏明远竟然布下了如此周密的陷阱,而当年的真相,竟然如此残酷。
就在这时,石室的门突然被踹开,林骁带着几名死士冲了进来,高声喊道:“沈姑娘,我们来救你了!”
苏明远脸色一变,厉声喝道:“放箭!杀了他们!”
弓箭手立刻放箭,箭矢如同雨点般朝着沈清辞和林骁射去。
沈清辞与林骁等人奋力抵抗,可箭矢太多,死士们一个个倒下,林骁也被箭射中了手臂,鲜血直流。
沈清辞看着倒下的死士,看着苏明远得意的笑容,心中的绝望越来越深。难道她终究还是没能报仇,还要死在这地宫之中?
“萧玦……”她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就在这时,地宫之外传来一阵激烈的厮杀声,紧接着,石室的门被再次打开,秦峰带着一队精锐冲了进来,高声喊道:“沈姑娘,属下救驾来迟!”
苏明远脸色大变,难以置信地看着秦峰:“你……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大军呢?”
“你的主力已经被我们击溃了!”秦峰冷笑一声,“苏明远,你的阴谋已经败露,京中百姓得知你伪造玉玺,谋逆篡位,早已对你恨之入骨,纷纷打开城门,迎接我们进城!你已经穷途末路了!”
苏明远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神里满是绝望。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沈清辞看着秦峰带来的援军,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她举起短剑,朝着苏明远冲去,声音里满是刻骨的仇恨:“苏明远,今日,我便要为萧老将军、萧玦、赵珩,还有所有死去的人,报仇雪恨!”
苏明远却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抵在自己的脖子上,眼神里满是疯狂:“沈清辞,我就算是死,也不会让你好过!这枚玉玺,我会带着它一起下葬,让你永远也得不到!”
他猛地举起匕首,想要自尽。
“拦住他!”沈清辞厉声喝道。
秦峰反应迅速,一把甩出手中的长枪,刺穿了苏明远的手腕。匕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苏明远惨叫一声,被秦峰的士兵死死按住。
沈清辞走到高台前,拿起锦盒中的玉玺,入手温润,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确实是传国玉玺的模样。可她知道,这枚玉玺,无论真假,都沾满了鲜血。
她转身,看着被按在地上的苏明远,眼神冰冷地说道:“苏明远,你的罪证确凿,我会将你押往刑场,凌迟处死,让你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苏明远看着她,眼中满是怨毒,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沈清辞带着玉玺,与秦峰、林骁等人,走出了地宫。京城里,战火已经平息,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
可沈清辞的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她看着手中的玉玺,又想起了萧玦,想起了赵珩,想起了那些死去的人。这场胜利,来得太过惨烈。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跑了过来,脸色苍白地说道:“沈姑娘,不好了!秦将军在清理苏明远的书房时,发现了一封密信,上面说,先帝当年与苏明远密谋时,还留下了一个后手,这个后手,足以颠覆整个大胤!”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