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一脸敬佩的看着谢珩,结合奏疏,扶苏觉得自己脑海中的想法一个个的冒出来。
接下来,扶苏听了一脑子的宏观调控,如何抑制物价,货币的本质。
扶苏连忙动笔,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下来。
淳于越手脚颤抖,眼神惊骇的看着谢珩,此人断不可得罪。
谢珩喝了口茶,“时间差不多了,长公子,三日后再开课,在此期间,请长公子写一份心得,不得少于三千字。”
扶苏双手行礼,“是,老师。”
淳于越盯着谢珩从他面前走了出去,看向一脸恭敬的扶苏,心中叹气,“长公子,老朽告退。”
扶苏看着颓败的淳于越,心下有些不忍,“老师,我。”
淳于越摆了摆手,“长公子,此人要慎用啊。”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离开,扶苏愣了片刻,看着桌案上的条条实用的策略,深吸了口气,继续看了起来。
章台宫,跟着谢珩吃了半个月,嬴政觉得自己身体轻盈了不少。
加上每天的牛奶,体内的丹毒也轻的差不多了。
看着端上来的饭食,嬴政放下奏折,“此为何物?”
小太监低着头,恭敬的回道,“陛下,这是鱼香肉丝,麻婆豆腐,辣子鸡丁,红烧肉,鲫鱼豆腐汤。”
嬴政先尝了口白嫩的豆腐,“此物不错。”
小太监见此,连忙道,“陛下,这是谢博士昨日研究出来的吃食,用豆子做的,叫豆腐,口感细腻滑嫩,入口即化。”
嬴政神色一动,“赵高,明日朕要宴请群臣。”
赵高弯腰行礼,“是,陛下,不过,这谢博士?”
“先不叫那小子,等哪天朕亲自去见他。”
赵高握了握手心,对谢珩的地位又提了提。
“是。”
翌日,扶苏背脊挺直,眼神坚定的等在咸阳宫宫门外。
其他大臣看着今日格外不同的长公子,议论道,“今日长公子又要劝谏了。”
“是啊。”
“你们说这次长公子要奏何事?”
旁边武将翻了个白眼,“额咋晓得?”
两人议论间,殿门打开了。
扶苏大步向前走去,像是个斗士一般,像是被扶苏影响,众人也面色严肃的走了进去。
嬴政坐在上面,透过珠冕看着底下的众人。
扶苏顶着威压,走了出来,“儿臣有本启奏。”
扶苏双手举着奏疏,语气坚定异常。
赵高快步走下阶梯,将奏疏呈给始皇。
嬴政开始翻看起来,朝堂上静悄悄的,连呼吸声都微不可闻。
众人都在等待着帝王的裁决。
嬴政越看越觉得此法可行,酣畅淋漓的看完后,嬴政舒了一口气,“李斯,你来看看。”
赵高将奏疏交给李斯,李斯起先不以为意,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可行,“陛下,此法大有可为。”
看到的一瞬间,李斯就知道这法子是谢珩的主意。
看着周围朝臣好奇的面色,嬴政挥手,“给他们也看看。”
冯去疾立马接过,脸上异彩连连,“陛下,此法不仅解决了修建驰道的花费, 而且还可为黔首提供钱财,与民休养,臣请督办此事。”
刚看完的王绾也跟着说道,“陛下,此事臣完全可以推行。”
看到朝堂几位重臣争相抢夺,武将那边也有几个跳了出来。
扶苏摸了摸袖子里的另一份奏疏,“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请父皇重新拟定商税。”
淳于越闭了闭眼睛,完了。
众人一听,纷纷反对。
“陛下,不可啊,怎可动商税啊。”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嬴政眼神微眯,看着奏疏,条理分明,步步为营。
“准奏。”
底下几个脸色难看,迫于始皇威压,只得闭嘴。
“冯去疾,修建驰道之事交给你和扶苏,重整商税之事,李斯,你来定个章程。”
“是,陛下。”
儒家众人看着今日格外锐利的长公子,眼神瞥向淳于越,不是说,不会让长公子被那谢珩笼络去吗?
淳于越心里翻了个白眼,你们怎么不去啊。
拿到奏疏的李斯看着上面的种种举措,压下心里的话。
下朝后,章台宫。
扶苏,李斯,王绾,冯去疾都在这里。
扶苏垂着眼皮,等待着其他两人看完奏疏。
冯去疾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些后悔自己开口摊上这件事。
嬴政批着奏折,“诸卿怎么看?”
李斯率先道,“陛下,此奏疏环环紧扣,商人重利,更重名,通过诸多策略,牢牢把控着商人,还有这官营企业,可弥补国库,一举三得。”
被拉上贼船的冯去疾看了看端着茶杯,面色如常的扶苏,只觉得以往直白儒雅的长公心思如此深沉,又看了看同款面无表情的始皇,心中感叹,谁说长公子不像陛下的,这不是挺像的嘛。
“臣附议。”
王绾也微微点头,“臣附议。”
嬴政眼中划过一丝满意,“王老,还望您总领全局。”
王绾面色激动,微微泛红,“陛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
扶苏留在了最后,嬴政看着还没走的扶苏,“扶苏,有事?”
“父皇,可否暂缓修建长城。”
嬴政看着不像之前梗着脖子的扶苏,也有了想跟他说话的想法。
“给朕一个理由。”
扶苏弯腰行礼,“父皇,儿臣知晓关外匈奴肆掠,但修建长城之事事关天下黔首。”
扶苏还没说完,嬴政就打断了他的话,“那边关黔首如何生活呢?”
扶苏沉默,“儿臣还未想到。”
嬴政冷哼一声,“等你想到再来找朕。”
扶苏皱眉离开了章台宫。
三天后,扶苏被请到了兰池宫。
扶苏看着衣摆掖到腰间,和工匠比划交流的谢珩,感到意外和不解,他发现,谢珩看向那些人的眼神和看他没有什么不同。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人,不是士族的桀骜,不是方士的高高在上,不是黔首的躲避麻木,谢珩的眼神清澈,沉静无波,一视同仁。
对,就是一视同仁,他见过许多儒家弟子,虽然嘴里说着众生仁心,但看向咸阳黔首时,不管是行为还是眼神,都透露出些许倨傲,而这些,在谢珩身上完全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