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民生库”作为坚实的后盾,凌薇在推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她深知,粮食安全是盛世根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这一日,她召见了司农寺卿,将一包从“民生库”中取出的“耐旱高产小麦”种子交给他,并给出指示:“此乃本宫命人从西域商队重金购得,据言其耐瘠薄、抗干旱,产量远超寻常麦种。卿可于西北干旱之地择选数处官田,秘密试种,详加记录其生长习性、抗逆性及最终亩产。若果真优异,再逐步推广。”
司农寺卿捧着那包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麦种,如获至宝。他虽对皇后娘娘总能弄到新奇作物感到惊奇,但鉴于皇后以往推广土豆、玉米的巨大成功,他对这新麦种充满了期待:“臣遵旨!定当精心培育,不负娘娘厚望!”
同时,凌薇又通过萧玦,下令在各主要粮仓所在地,推广由“民生库”技术优化的“科学储粮法”。此法结合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知识,对粮仓的通风、防潮、防虫、防鼠进行了系统性改良,设计了新型的通风孔道、隔潮层,并推荐使用几种特定的植物药材混合烟熏驱虫,大大降低了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凌薇还提出“常平仓”制度的完善方案。建议在丰年时由朝廷以合理价格收购余粮充实官仓,在灾年或青黄不接时,以平价或赈济形式投放市场,平抑粮价,保障民生,避免“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这套方案,她结合了现代宏观调控理念与古代的平籴法,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数月后,司农寺卿兴冲冲地进宫禀报喜讯:“陛下,皇后娘娘!天佑大靖!西北试种的新麦种大获成功!在雨水较往年偏少的情况下,亩产仍比当地旧种高出五成有余!且麦秆粗壮,不易倒伏!”
萧玦大喜,看向凌薇的目光充满了骄傲与感激。他当即下令,扩大新麦种的培育面积,准备明年在更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域推广。
而科学储粮法的推行,也立竿见影。各地粮仓上报,储粮损耗率显着下降,往年因霉变、虫蛀损失的粮食数量惊人,如今这一部分被有效节约下来,等同于变相增加了粮食总储备。
常平仓制度的完善,则在一次局部地区的春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地官府及时开仓平粜,稳定了市场,安定了民心,没有出现往年间常见的流民和骚动。
朝野上下,对皇后凌薇的远见卓识更是敬佩有加。人们发现,这位皇后娘娘,不仅能在战场上辅佐陛下,在朝堂上应对自如,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农业上,更是有着鬼神莫测之能。各种高产作物的推广,新粮种的培育,储粮技术的革新,一环扣一环,构建起越来越稳固的大靖粮仓。
民间开始流传“皇后娘娘乃神农氏转世,特来辅佐真龙天子,赐福万民”的说法。萧玦听到后,只是笑着对凌薇说:“他们说的倒也不错,在朕心中,你便是朕的福星,是大靖的守护神。”
粮储丰足,天下安定。凌薇知道,农业基础的夯实,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