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的脸颊圆润如中秋月,眼睛笑眯眯的,嘴角边还带着两个小小的梨涡。浑身胖嘟嘟,像颗柔软的,看着就让人心生喜欢。
“仙儿,这位姑娘是?”
“这是我的好姐妹争春。听闻我在苏记做事,也要来帮帮忙。”林仙儿怕苏荷误会,赶忙解释道:“苏荷,她只是来见识见识,不要工钱的!”
“苏姑娘好,魏公子好。”争春冲两人行了行礼。
这礼数可不是小门小户人会的,魏子安没有拆穿,微微点了点头。
“既然是你的姐妹,正好今天轩哥不在,能来帮忙是再好不过,哪能不给工钱呢。争春,今日就麻烦你了。”苏荷不甚在意,她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管是林仙儿、秦兆玉,还是这位争春姑娘,都合她的眼缘,相处起来很舒服。
“苏姑娘,小……仙儿说你很是亲和,人漂亮,手艺还好,真是所言不虚。”
这一通话把苏荷夸的还不好意思了,“争春,你这话说的让我都要自惭形秽了,我哪有仙儿说的那般好。你也不要客气,唤我苏荷就好。”
几个女子很快熟络起来,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苏荷拿出早晨让苏轩从山脚找的四根木头,几人合力将木头插进土里,再用绳子和布的四个角固定在一起,便做成了简易的遮阳棚。
推车上的遮阳伞只能供三四个人用,排队的人多了,便形同虚设。
正是炎夏,酷热无比,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还真受不了。苏荷便想到了做遮阳棚,这样苏记的人和排队用餐的客人都能凉快些。
随着苏荷将推车里的食物取出,林仙儿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今日的食物,除了昨日见过的双皮奶和零嘴,其余的都是前所未见。
“趁还没有客人,大家不妨先品尝一下味道,如此才好向客人介绍。”
“苏姑娘,这些是要售卖的,我们食用恐怕不妥。”争春没有改口。苏姑娘是小姐的朋友,她若直呼其名,岂不是有失礼数。
“无妨,昨日未能让仙儿和兆玉品尝到双皮奶,我心中着实过意不去。今日你们每人先尝一份,无需拘谨。日后我想让你们品尝,恐怕你们还未必愿意呢。”
其余几人心中暗想,那怎么可能,苏荷所制食物样式繁多,每一种都美味无比,根本不会令人感到厌倦。
他们却不知,苏荷这是经验之谈。
常言道:“卖什么的不吃什么。”
终日面对这些食物,终有一日会丧失新鲜感。
就说苏荷先前学习烘焙时兴致勃勃,待学成之后,也不过偶尔做一做。工具被放置在橱柜深处,需要冷冻和冷藏的食材也逐渐移至底层和后排。
“来,来,来,大家莫要拘束,饮子有可乐、雪碧、果粒橙以及奶茶、双皮奶。昨日仙儿和兆玉尝过果粒橙,你们可以试试其他的。”苏荷指着前方的水桶,逐一为几人介绍。
林仙儿和秦兆玉这才知晓昨日水囊中的饮子竟是果粒橙,这名字倒是颇为形象、贴切。
“今日的点心:班戟、千层、泡芙和雪媚娘,都是含奶油的,与昨日的蛋糕口感都大不相同。”班戟和千层还是苏荷早晨做摊饼时临时起意做的。
于是干脆把今日的吃食都换了个遍。
泡芙和雪媚娘很费工夫,所以今天的样式就少了一些。
但这些基本上都是蛋糕店里长盛不衰的甜品,连挑剔的现代人都极尽宠爱它们。吸引古人的青睐应该也不是一件难事。
经苏荷这么一说,几人的馋虫便被勾了出来。
林仙儿落落大方的先来了一碗从昨天想到今天的双皮奶。
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待!
“这双皮奶质地紧密而细腻,入口如丝绸般顺滑。而且像放在冰窖里过,沁人心脾,清爽弹润。”
听到林仙儿的夸赞,几人迫不及待都端起碗品尝起来。
“确实好吃,苏姑娘,你家里是有冰窖吗?为何这双皮奶如此清凉?”争春尝了,也是陶醉不已。
“昨日我已向仙儿和兆玉说过,我的厨艺是师从云游的高人。师父还教了我怎么用硝石制冰。”苏荷这话是特意说给魏子安听的,希望能借此打消他的疑虑,以后在魏子安面前能无所顾虑。
硝石制冰?魏子安还未听过此种制冰的方法。
显然其他几人也未听过,面面相觑,疑惑不已。
“苏姑娘,用硝石怎么制冰?”魏子安不由问出心中疑惑。若是此法能推广开,百姓也不用付出高昂的钱财去买冰了。
苏荷一副十分痛心的表情:“师父教了我几遍,但我在此处十分愚笨,怎么都学不会。师父就给我制了很多冰存在家中,也够用段时间了。只可惜,若是学会了,去卖冰也是不错的营生。”
众人见苏荷这般神情反倒安慰起了苏荷。
只有苏荷知道,她一个文科生哪里会什么硝石制冰。这说法还是她在小说里看到的,看时一目十行,哪记得什么步骤、用量呢。
反正她那便宜“师父”搬出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多一次也不嫌多。
“来再尝尝这些饮子。”苏荷给每人倒了一碗饮品,又拿出盛冰块的桶,每碗放了几块冰块进去。
魏子安几人虽出身不凡,但冰都是冬日时采集好储存在冰窖中,日常还需要维护。还未见过这么用冰的,看来苏荷存的冰确实有很多。
几人正在品尝饮子,此时摊子上来了几位客人。
“苏姑娘,今日的点心怎么换了,还多了几种饮子?我还想吃昨日的蛋挞呢!”看来是昨天就光顾过的客人了。
“这位姐姐,苏记小食不定期更新一些吃食,味道都很不错,绝对能让你满意!”若刚穿越过来的苏荷绝对没有底气能如此信誓旦旦,在苏家人不断的鼓励下,经历了昨日摆摊的盛况,让苏荷越来越有信心。
赵婉心看了看今日的食单,“你这饮子价格可不便宜,别处一壶不过十文、二十文,一碗才两文,你这一碗就要五文。”
大乾的饮子分药茶和花茶,发汗解表、清凉解暑。熬制时便是用壶,售卖时也以壶和碗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