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工具……砸的……好几天了……”周斌眼神躲闪。
旁边一个刑警从周斌随身携带的一个破包里,翻出了一些零钱、半包饼干,还有……一小盒未开封的牙科医用聚乙烯手套,蓝色的。
证据似乎确凿。
但陈默心里的疑云却更重了。周斌的状态,不像是一个能策划并执行那两起精密、冷酷谋杀的人。
回到局里,立即对周斌进行审讯。
审讯室内,周斌精神恍惚,对杀害赵明远和林薇的指控一概否认,反复说自己这几天一直在流浪,捡垃圾吃,根本不认识那两个死者。问及牙科手套,他说是以前诊所剩下的,带着只是因为习惯。问及为什么出现在滨江路和市局附近,他支支吾吾,最后说是因为那边垃圾桶里能找到吃的。
他的不在场证明虽然模糊,但时间点上,与两起案发的精确时间存在矛盾。
技术队的比对结果也很快出来。周斌的dNA与凶器扳手上的皮屑不匹配。宾馆房间发现的猫毛,与周斌养的猫dNA一致,但这只能证明周斌或者他的猫去过那里,无法直接证明他就是凶手。那盒牙科手套,型号与虞倩检测出的蓝色颗粒成分吻合,但同样无法直接指向案发现场。
“他在撒谎!”队长老李在观察室里,看着审讯监控,语气肯定,“就算不是主犯,也肯定知情!继续审!撬开他的嘴!”
陈默却离开了观察室。他回到办公室,再次打开两个案子的卷宗。
太刻意了。周斌的出现,他留下的线索,都像是被人精心安排好的。那盒恰好出现在包里的、未开封的牙科手套?一个流浪汉,会留着这个?宾馆房间的猫毛,会不会是被人故意带进去的?
凶手在误导他们。周斌可能只是一个被利用的棋子,一个用来吸引火力的靶子。
真正的凶手,还在暗处。他了解警方的办案流程,了解专案组的人员构成,甚至可能……就在他们身边,观察着这一切。
“下一个是你。”
这警告,从未解除。
陈默的目光,再次落在白板上林薇手腕刻字的特写照片上。那歪斜却稳定的字迹,那精准的切割……
他的瞳孔猛地收缩。
他拿起电话,拨通技术队的内部号码:“张辰,帮我做一件事。比对一下林薇手腕上刻字的笔画细节,特别是转折和收笔的力道特征,和……和虞倩笔迹样本库中,她平时书写记录的某些习惯,进行交叉比对。”
电话那头,张辰愣住了:“陈队……你怀疑……虞法医?”
陈默没有回答,挂断了电话。他的心,在冰冷的雨夜里,一点点沉下去。
他希望自己是错的。
但他必须验证。
窗外,雨更大了。城市的灯光在滂沱大雨中,模糊成一片混沌的光晕。
而那双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似乎从未离开。
电话挂断后的忙音,在陈默耳边响了很久。
他坐在那里,手指无意识地蜷缩,指尖冰凉。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窗外的雨声填补了所有的寂静,却填不满心底那个骤然裂开的空洞。
怀疑虞倩?
那个在解剖台前冷静专业,眼神却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悲悯的虞倩?那个会在深夜给加班同事默默泡一杯热咖啡的虞倩?那个发现纸条时,眼底同样掠过震惊的虞倩?
逻辑的链条冰冷而坚硬。牙科医用手套的线索是她发现的,刻字习惯的分析是她提供的,周斌与她的关联也是她经手的案子……如果她想引导调查方向,这些关键节点她都能触及。甚至,林薇指甲缝里的蓝色颗粒,也是她提取并分析的。
是她吗?
陈默闭上眼,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林薇手腕上那四个血字。笔画歪斜,却带着一种内在的稳定。他努力回忆虞倩写字的样子,她握笔很稳,字迹清秀有力,偶尔在快速记录时,某个笔画的收尾会带出一点细微的、向下的力道……
冷汗,悄无声息地浸湿了他背后的衬衫。
他猛地站起身,不能再等张辰那边的比对结果。他需要立刻确认一些事情。
技术队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张辰看到陈默进来,脸色有些复杂,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并列显示着林薇手腕刻字的放大照片和几份虞倩的笔迹样本——都是从日常报告和记录里调取出来的。
“陈队,”张辰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不确定,“初步看……有些笔画习惯,比如‘你’字最后那一勾的发力方式,还有‘下’字横折的转折角度……确实存在相似性。但这只是形态学上的初步观察,受到刻写载体是人体皮肤、以及可能故意伪装的影响,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陈默的心沉了下去。相似性存在。这就够了。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就我。数据我刚拿到,还没开始正式做鉴定流程。”张辰看着陈默,“陈队,这太……虞法医她……”
“我知道。”陈默打断他,声音干涩,“继续分析,但要绝对保密。另外,帮我调取虞倩最近一个月,不,三个月的所有行踪记录,包括通话、消费、监控能捕捉到的所有活动轨迹。特别是赵明远和林薇死亡时间段内的。”
张辰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明白。”
陈默转身离开技术队,脚步有些虚浮。他需要去法医中心,需要亲眼看看虞倩,需要从她的反应里找到哪怕一丝否定这个可怕推测的迹象。
法医中心走廊空旷而安静,消毒水的气味更加浓烈。虞倩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透出灯光。
陈默推门进去。
虞倩正坐在办公桌后,对着电脑屏幕,屏幕上是一些复杂的组织切片图像。她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
“陈默?还没回去?”她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