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雨离境后,联合调查组对“深蓝科技”的后续调查果然举步维艰。核心数据被物理销毁,剩下的都是边缘业务和经过精心粉饰的公开资料。律师团队以保护商业机密和股东权益为由,设置了重重障碍。没有直接证据,无法对公司及其相关人员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G.o.d网络似乎再次成功断尾求生,隐匿到了更深的黑暗中。
但陈默没有放弃。沈雨临走时那句“真正的算法,藏在人性深处”的话,如同魔咒,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
他开始跳出纯粹的技术和证据层面,尝试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G.o.d网络。
这个网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仅仅是监控和控制吗?高彬所谓的“维护秩序”,沈雨展现出的那种近乎非人的理性,背后驱动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他重新调阅了所有与G.o.d网络相关的案件卷宗,尤其是那些被清除的“数据”——周炳文、李秀梅、赵建国、钱慧、吴永强、刘芬、吴涛……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除了都是证人或者潜在的泄密者之外?
他发现,这些人在G.o.d网络的“评估”中,可能都属于“高风险变量”——他们要么掌握了关键证据(周炳文等证人),要么具备了威胁系统安全的技术能力(赵明远),要么洞察了系统的核心逻辑漏洞(吴涛)。G.o.d网络清除他们,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维持系统预测和控制的“纯净度”。
这是一种基于冷冰冰的、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理性选择”。在这种逻辑下,个体生命的意义被量化为对系统稳定性的贡献值,一旦成为负资产,就会被无情清除。
那么,驱动高彬、沈雨这类高级代理人的,是否也是这种“理性”?高彬将法律玩弄于股掌,沈雨视数据高于一切,他们是否都信奉一种超越世俗道德的、以“系统最优”为最高准则的价值观?
陈默将自己的思考与犯罪心理侧写师苏瑾进行了探讨。
苏瑾认同他的分析:“这符合一种‘技术官僚式’的极端理性主义。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在参与一项伟大的社会实验,或者是在构建一个更高效、更少冲突的‘完美世界’。为了这个宏大的目标,个体的牺牲是必要的、甚至是值得称赞的。这种信念会赋予他们强大的心理支撑,使其行为显得‘合理’,甚至带有一种悲壮的使命感。”
使命感……构建完美世界……
陈默想起高彬在审讯时那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想起沈雨看着数据流时那专注而纯粹的眼神。
他们不是普通的罪犯,他们是拥有强大能力和扭曲信念的“工程师”,正在试图按照他们的蓝图,重新塑造现实。
而“灯塔”,可能就是这份蓝图的控制中心,是这种极端理性主义的化身。
要击败他们,不仅要破解技术,更要理解并攻击其信念核心。
就在陈默沉浸于心理侧写时,虞倩那里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虽然“深蓝科技”的核心数据被销毁,但她尝试从外围和备份系统中寻找碎片时,发现了一些被遗漏的、关于沈雨个人背景的线索。
沈雨在出国留学前,曾就读于本市一所顶尖高中的“天才少年班”。而在那一届的学生中,还有另一个名字——高彬。他们是同班同学。
这个发现让陈默精神大振!
高彬和沈雨,早在少年时期就相识!他们可能拥有共同的教育背景、相似的思维方式,甚至可能在那个时候就埋下了某种共同理念的种子!
他立刻调取了当年那个“天才班”的所有可能找到的资料,包括当年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信息。
经过多方打听,他们找到了当年负责该班级心理辅导的一位已退休的老教授。
在老教授布满书籍的家中,陈默和队长见到了这位白发苍苍但眼神依旧清亮的学者。
提起高彬和沈雨,老教授记忆深刻。
“他们两个啊……是那一届最耀眼,也最让我担心的学生。”老教授推了推眼镜,陷入回忆,“高彬逻辑缜密,擅长辩论,有极强的控制欲和表现欲,坚信规则应该由强者制定。沈雨则沉默寡言,但她在数学和逻辑上的天赋无与伦比,她痴迷于寻找万物背后的‘统一算法’,认为一切混乱皆因数据不全或模型错误。”
“他们关系怎么样?”
“亦敌亦友吧。”老教授叹了口气,“经常在学术上争得面红耳赤,但又彼此认可对方的能力。我记得他们曾合作完成过一个课题报告,主题好像是……《论基于大数据预判的社会资源最优化分配模型》。”
社会资源最优化分配!这几乎就是G.o.d网络理念的雏形!
“他们当时就提出了类似的想法?”队长惊讶。
“是的,很超前,但也……很冰冷。”老教授眼中流露出忧虑,“他们在报告中提出,为了‘整体效率最大化’,可以对‘低效能个体’进行‘资源限制’甚至‘引导性淘汰’。我当时就指出这种想法缺乏人文关怀,是危险的。高彬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必要的代价’。沈雨则反驳说,她的模型已经最大程度考虑了‘个体效用函数’。”
老教授看着陈默和队长,语气沉重:“我始终觉得,他们走偏了。过人的才智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就像没有舵的船,力量越大,危害也可能越大。”
离开老教授的家,陈默心情沉重,但也更加清晰。
G.o.d网络的种子,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埋下。高彬和沈雨,是两个迷失在理性迷宫里的天才,他们将少年时期的危险构想,逐步变成了一个笼罩现实的黑暗网络。
“人性算法……”陈默喃喃自语。
他现在明白了,G.o.d网络的“算法”,其核心假设就是人性可以被数据化、被预测、被优化,甚至为了“更伟大的目标”可以被牺牲。
而要击败它,或许正需要证明这种假设的错误。
需要证明,人性中那些无法被数据量化、无法被预测的——比如勇气、良知、牺牲、还有……爱——才是真正决定性的力量。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队长、还有通讯器那头的虞倩、张辰、林峰……
他们,就是这种力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