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记录显示最后一次去是在半个月前。需要联系吗?”
“查一下这个赵明。还有,”陈默顿了顿,“联系医院,我们需要张辰入院以来所有的医疗废弃物处理记录,特别是涉及血液、体液采样相关的。”
老李愣了一下:“你怀疑有人从医院渠道弄到了张辰的dNA样本?”
“这是最直接的途径。”陈默站起身,“虞倩,林薇,跟我再去一趟医院。老李,你带人继续深挖王东的债主和商业对手,看看有没有人具备医学背景或者能接触到医院内部资源。”
第二次踏入市第一医院,气氛明显不同。院方高层已经被惊动,派了行政主任陪同,脸色紧张。
在医务科的配合下,他们调阅了张辰三年来所有的病历档案和护理记录。厚厚几大摞册子堆在桌子上。陈默重点查看涉及抽血、分泌物提取等操作的记录。
虞倩则直接去了医疗废弃物暂存处,询问处理流程。负责回收的公司是固定的,流程看似严格,但虞倩敏锐地注意到,暂存处的监控摄像头有一个盲区,而且,交接记录虽然签名齐全,但时间上存在几次不合理的间隔。
“如果有人想在这里做手脚,不是没有机会。”虞倩对陈默低声说。
另一边,林薇在护士站,和几个与张辰接触较多的护士闲聊。她语气温和,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引向那个志愿者赵明。
“赵明啊,挺热心的一个人,”一个年轻护士回忆道,“每次来都待一两个小时,安安静静的。他说自己是‘心光’公益组织的,专门陪护重症病人。”
“他主要和张辰聊些什么?”林薇问。
“就是读读新闻,说说外面发生的事。有时候也会聊聊张警官以前工作的事,说他是个英雄什么的……”护士想了想,“不过有一次,我好像听到他对着张警官自言自语,说什么‘不该是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之类的话,当时没太在意。”
“心光公益组织……”林薇记下了这个名字。
陈默那边,在翻阅一堆泛黄的早期护理记录时,手指突然停住。那是一张两年前的夜间特殊护理记录单,上面有一栏记录着“患者夜间躁动,轻微抓伤颈部皮肤,予消毒处理”。执行护士的签名有些潦草。
他拿起这张单子,找到护士长核对。
护士长看着那个签名,辨认了一会儿,不太确定地说:“这好像是……刘倩的签名?她两年前就辞职了。”
“辞职?”陈默追问,“为什么辞职?去了哪里?”
“具体原因不清楚,好像说是家里有事。走后就没联系了。”护士长摇头。
线索似乎又多了一条,但更加纷乱。志愿者赵明,辞职护士刘倩,可能存在漏洞的医疗废弃物处理环节……
回到车上,陈默接到老李的电话。
“王东这边有发现!”老李的声音带着兴奋,“他半年前曾经和一个叫‘周鹏’的人有过一笔大额资金往来,名义是借款,但利息高得离谱。这个周鹏,有个亲妹妹,叫周晓芸,就在市第一医院工作!”
“什么岗位?”
“行政科室,具体还在核实。但更重要的是,周鹏一年前因为暴力催债,把人打成重伤,当时抓他的人……就是张辰!”
陈默眼神一凛。线头似乎开始交织在一起了。
周鹏,王东,张辰。金钱,暴力,仇恨。
“控制周鹏和周晓芸。”陈默下令,“我和林薇马上过去。”
然而,就在陈默的车刚驶出医院大门,准备汇入车流时,林薇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是队里打来的。
接听片刻,她的脸色微微变了。
“陈队,”她放下手机,声音有些异样,“技术科刚来的消息。他们对现场提取到的张辰dNA,进行了更深入的溯源分析……发现了一些……异常。”
“什么异常?”
“那些dNA……并非来自通常的唾液、血液或者皮肤脱落细胞。其细胞特性显示,它们可能来源于……培养皿。”
陈默一脚刹车,车子在路边猛地停住。
“培养皿?”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与凶杀案的现场格格不入。
“是的。像是有人在实验室环境下,培养、复制了张辰的细胞。”林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也就是说,凶手拥有的,不是偶然获取的张辰的生物样本,而是……能够持续制造、并使用的,‘克隆’的dNA。”
车内陷入一片死寂。
克隆的dNA。一个被精心培育的“生物证据”,放置在一个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受害者指甲缝里。
这不再是简单的栽赃陷害。
这是某种冷酷、精密,并且充满恶意的……展示。
陈默看着车窗外熙攘的街道,阳光明亮,人间烟火。但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谜团的边缘,而这个谜团的核心,散发着非人的、实验室般的冰冷气息。
他重新启动车子,掉转方向。
“回技术科。”他的声音低沉,没有任何波动,“通知虞倩,准备进行更专业的细胞溯源分析。另外,老李,周鹏兄妹那边,先不要动,只做外围监控。”
他需要先弄清楚,这“克隆”的dNA,究竟来自何方。这背后隐藏的技术能力和动机,已经超出了普通仇杀的范畴。
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张辰,仿佛成了一个沉默的坐标,指向一个更黑暗、更复杂的深渊。
技术科的实验室里,空气比刑侦队办公室还要冷上几分,弥漫着消毒液和某种金属仪器的冰冷气味。虞倩已经换上了全套无菌服,正在一台流式细胞分析仪前操作着,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点。陈默和林薇隔着观察玻璃,能看到她紧抿的嘴唇和专注的眼神。
技术负责人小刘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走过来,脸色比之前更加难看。
“陈队,林顾问,”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艰涩,“初步的细胞溯源分析结果……确认了。那些dNA所在的细胞,确实显示出体外培养的特征。细胞活性很低,更像是被故意‘处理’过,然后移植到受害者指甲缝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