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带着清冽的凉意,卷落几片金黄的银杏叶,铺在明德小学的校门口。江亦辰提前半小时结束了实验室的工作,换上整洁的衬衫,快步走向三年级(2)班的教室。今天是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也是他第一次作为“家长代表”,要在会上分享教育心得——这个机会,是念念的语文老师特意争取的,只因为那篇满分作文《我的爸爸》,让老师看到了这个家庭独特的亲子相处模式。
走到教室门口,里面已经来了不少家长。大家三三两两地坐着,低声交流着孩子的学习情况,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微妙的焦虑。江亦辰目光扫过教室,很快就看到了贴在黑板旁边的“优秀作文展示栏”,念念的作文被用彩色卡纸精心装裱着,排在最显眼的位置,字迹工整,旁边还画着小小的钓鱼图案和一家三口的剪影。
他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轻轻拉开后排的椅子坐下。同桌是林朵朵的妈妈,她看到江亦辰,笑着打招呼:“江爸爸,你可真厉害,念念这次语文考了全班第一,作文还得了满分,老师在班里夸了好多次呢!”
“都是孩子自己努力,还有老师指导得好。”江亦辰谦虚地笑了笑,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念念的座位上。桌面上摆着一本粉色的错题本,封面被摩挲得有些发亮,边角处贴着几颗小小的星星贴纸,正是他和念念一起记录“时光错题”的那本。
教室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苏晓棠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装着念念最近的作业和测试卷。“我刚从班主任那里打听了,这次期中考试,念念的数学和英语也进步很大,尤其是数学,之前容易出错的混合运算题,这次一道都没做错。”苏晓棠坐在江亦辰身边,压低声音说,语气里满是欣慰。
江亦辰点点头,心里却有些感慨。想起上一次家长会,还是半年前的期中考试后,那时念念的数学成绩刚及格,作文也只是勉强拿到基础分,他作为家长,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点名批评“部分同学缺乏学习方法,错题反复错”,脸上火辣辣的。而这半年,仅仅是因为一本小小的错题本,以及他对“日常陪伴”的重新理解,孩子的变化竟然如此显着。
下午两点,家长会正式开始。班主任李老师穿着素雅的连衣裙,笑容温和地走上讲台。她先是总结了期中考试的整体情况,表扬了进步明显的同学,当念到“江念棠同学,语文98分,数学95分,英语97分,总分全班第二,相比上学期进步20名”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小声的惊叹。
江亦辰下意识地挺直了后背,心里既骄傲又有些酸涩。他想起上学期家长会,李老师单独和他沟通时,语气里的担忧:“江爸爸,念念很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太好,错题不总结,遇到难题容易急躁,而且作文里总说‘爸爸很忙’,能感觉到孩子心里是有些失落的。”那时的他,还在为科研项目忙得焦头烂额,只能匆匆应下“会多关注孩子”,却没真正放在心上。
“接下来,我们先请几位进步明显的同学家长分享一下教育经验。”李老师的声音拉回了江亦辰的思绪,“首先,有请江念棠同学的爸爸,江亦辰先生,他也是我们班‘优秀家长’的代表,大家欢迎!”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江亦辰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向讲台。他没有带精心准备的演讲稿,只从苏晓棠手里接过了那本粉色的错题本——这是他特意要求的,他想分享的,不是什么高深的教育理论,而是这本本子里藏着的,最真实的亲子成长故事。
站在讲台上,江亦辰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家长们,大多是疲惫却带着期待的眼神,像极了半年前的自己。“各位家长,大家好。”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其实我算不上什么‘优秀家长’,半年前,我还因为念念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在这个教室里坐立难安。今天能站在这里,要感谢一本错题本,还有我的女儿念念,是她让我明白,教育不是监督,而是陪伴;不是指责,而是一起面对‘错误’。”
他翻开错题本,第一页就是当初念念记录数学混合运算错题的那一页,上面用彩色笔画着箭头,标注着运算顺序,还有稚嫩的字迹写着“爸爸教我一步步来,就不会错”。“大家看这一页,这是半年前,念念因为搞混运算顺序,一道题做了三遍都错了,急得哭了。那时候我才发现,孩子不是不努力,而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江亦辰的目光温柔下来,语气里带着回忆:“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平时在实验室里,遇到难题时,我会把问题记下来,一步步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这就是我的工作习惯。那天看到念念哭,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把科研里的‘复盘思维’用在孩子的学习上?于是,我给她买了这本粉色的错题本,和她一起记录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决方法。”
他翻到“沟通错题”那一页,上面画着两个小女孩分享绘本的画面,旁边写着“好朋友要互相包容”。“这一页,记录的不是学习错题,而是念念和同学闹矛盾后的反思。有一次,她因为争抢绘本和好朋友吵架,回家后委屈地哭了。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和她一起把这件事记在错题本上,让她换位思考:如果别人抢了她喜欢的书,她会开心吗?慢慢的,她学会了理解和包容,现在和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
台下的家长们都听得很认真,有些家长拿出手机,默默记录着;有些家长则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的手心,像是在反思什么。江亦辰继续翻着错题本,翻到“时光错题”那一页,上面写着他当初的“错误表现”和改正方法,还有念念画的彩色风筝。
“这一页,是我自己的错题。”江亦辰的声音带着一丝愧疚,“之前我总觉得,只要在重要的时刻陪孩子就好,比如参加运动会、去北京领奖,却忽略了日常的陪伴。我答应陪她去图书馆查作文资料,却因为工作临时爽约;答应带她放风筝,也没能兑现。直到念念的作文写得空洞无物,我才意识到,孩子需要的不是隆重的仪式,而是日常的琐碎陪伴。”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真挚:“于是,我和念念一起在错题本上记录下我的‘时光错题’,承诺每天睡前给她讲一个故事,周末陪她去图书馆、去钓鱼。就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念念的作文里有了具体的事例,有了真挚的情感,也让她变得更加自信、阳光。”
最后,江亦辰翻到错题本的最新一页,上面贴着念念这次期中考试的试卷,旁边写着“继续加油,和爸爸一起面对更多‘错题’”,还有一个大大的笑脸。“这本错题本,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记录错误的本子了,它是我和念念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我们一起成长的见证。里面有学习的难题,有相处的矛盾,有我的失误,也有她的进步。”
他合上错题本,目光坚定地看着台下的家长们:“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少犯错、不犯错,但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错误,不去反思。就像我在实验室里,每一次失败的实验,都是下一次成功的铺垫;对孩子来说,每一道错题,每一次矛盾,都是成长的机会。而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擦掉错误,而是陪着他们一起面对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
江亦辰的分享结束后,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钟,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有些家长眼里含着泪光,有些家长用力点头,林朵朵的妈妈更是激动地说:“江爸爸,你说得太对了!我总是因为朵朵成绩不好就批评她,从来没想过和她一起找原因。回去我也给她买一本错题本,学着你的方法,陪她一起成长!”
李老师走上讲台,眼里满是赞许:“谢谢江爸爸的分享,非常真实,也非常有启发。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江爸爸把科研里的严谨和耐心,用到了亲子教育中,用一本错题本,不仅解决了孩子的学习问题,更拉近了亲子距离,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家校共育的样子。”
接下来,李老师开始逐一分析孩子们的期中考试情况。她重点表扬了念念的进步,不仅是成绩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改善和自信心的增强。“江念棠同学现在不仅错题本整理得非常认真,而且遇到难题时,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而是会学着自己分析原因,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就是‘复盘思维’的力量,也是家长高质量陪伴的成果。”
李老师还提到了班里其他几个同学的情况,有些同学和半年前的念念一样,错题反复错,学习习惯不好。她建议这些家长,可以借鉴江亦辰的方法,给孩子准备一本错题本,和孩子一起记录、一起分析。“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长的教育方式上。与其逼着孩子刷题,不如陪着孩子复盘错题;与其指责孩子不够努力,不如反思自己是不是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
分析完成绩,李老师组织家长们进行分组讨论,交流教育心得。江亦辰被几个家长围住了,大家纷纷向他请教具体的错题本使用方法。“江爸爸,错题本是只记录学习错题吗?生活里的小事也需要记吗?”“怎么让孩子愿意主动记录错题,而不是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呢?”“我家孩子很叛逆,我说什么他都不听,怎么才能和他像你和念念那样沟通呢?”
江亦辰耐心地一一解答:“错题本不一定只记录学习错题,生活里的矛盾、习惯上的问题,都可以记下来。关键是要和孩子一起记录,让他觉得这不是家长对他的‘惩罚’,而是一起解决问题的方式。”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孩子拖延作业,不要批评他,而是和他一起把‘拖延作业’记在错题本上,分析原因:是觉得作业太难,还是想先玩?然后一起制定解决方法:如果是作业太难,可以先做简单的,遇到难题先标记出来,等家长回来一起解决;如果是想先玩,可以约定先玩20分钟,再认真写作业。这样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和他站在一边的,而不是对立面。”
“至于沟通,”江亦辰笑着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比如念念和同学闹矛盾,我没有直接告诉她‘你应该道歉’,而是让她自己思考:如果别人抢了你的书,你会开心吗?让她自己意识到错误,比强加给她的道理更有用。而且,家长要学会‘示弱’,比如我会把自己的‘时光错题’记在她的本子上,让她知道,爸爸也会犯错,也需要改正。这样孩子会觉得更平等,也更愿意和家长沟通。”
家长们听得频频点头,纷纷表示要回去试试这个方法。林朵朵的妈妈更是当场拿出手机,网购了一本粉色的错题本,笑着说:“我也要给朵朵准备一本,明天就和她一起记录错题,一起成长!”
分组讨论结束后,李老师请每位家长都写一张“给孩子的留言”,贴在孩子的座位上。江亦辰拿起笔,想了想,在便签纸上写道:“念念,爸爸很骄傲看到你的进步,但更骄傲的是,你学会了面对错误、勇于改正。未来的路还很长,会遇到更多的‘错题’,爸爸会一直陪着你,一起分析、一起解决。记住,无论你考多少分,爸爸都爱你。”
苏晓棠也写了一张留言,贴在江亦辰的留言旁边:“我的宝贝念念,看着你从一个急躁的小姑娘,变成现在这个自信、温柔、有耐心的孩子,妈妈很欣慰。愿你永远保持这份勇敢和热爱,在成长的路上,不惧错误,不负时光。”
家长会结束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江亦辰和苏晓棠一起走出教室,教学楼里灯火通明,其他班级的家长会还在继续。“今天的家长会,收获真的很大。”苏晓棠感慨地说,“以前我总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现在才明白,家长的陪伴和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江亦辰握住妻子的手,心里满是感慨:“其实我也要感谢这次家长会,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前我总以为,努力工作,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她好。现在才明白,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用心陪伴和理解。”
两人刚走出校门,就看到念念和林朵朵背着书包,在门口的银杏树下等着。“爸爸!妈妈!家长会结束啦!”念念看到他们,像只小鸟一样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信封,“李老师说,让我们回家再看家长写的留言。”
江亦辰蹲下身,揉了揉女儿的头发:“念念,今天爸爸在家长会上,分享了你的错题本和我们一起成长的故事,很多家长都夸你呢!”
“真的吗?”念念眼睛亮了起来,“那他们会不会也像我们一样,用错题本记录‘错误’呀?”
“当然啦!”苏晓棠笑着说,“朵朵妈妈已经给朵朵买错题本了,以后你们可以一起记录,一起进步。”
林朵朵点点头,兴奋地说:“念念,以后我们不仅要一起记录学习错题,还要一起记录生活里的‘错题’,一起做更好的朋友!”
四个身影走在铺满银杏叶的小路上,月光洒下来,把影子拉得很长。念念和林朵朵手拉手走在前面,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错题本里要记录的内容;江亦辰和苏晓棠走在后面,相视一笑,眼里满是默契与幸福。
回到家,念念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家长写的留言。看到爸爸和妈妈的留言,她的眼睛红红的,抱着他们的脖子,用力亲了亲:“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会继续努力,和你们一起面对更多的‘错题’!”
江亦辰抱着女儿,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次家长会,不仅是一次家校沟通的机会,更是他作为父亲的一次成长。他用一本错题本,不仅帮女儿解决了学习问题,更拉近了亲子距离,也让更多的家庭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陪伴与共同成长。
当晚,江亦辰在自己的深蓝色错题本上,写下了一行字:“教育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成长。家长的耐心陪伴,是孩子面对世界的勇气来源;孩子的纯真与进步,是家长最好的勋章。”
书房里,深蓝色的错题本和粉色的错题本并排放在书架上,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它们不仅记录着错题与成长,更见证着家校同心的力量,见证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蜕变。而这份藏在错题本里的教育密码,也将继续照亮念念的成长之路,也照亮更多家庭的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