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战火并未阻隔帝国其他事务的推进。就在蒙恬军报频传、朝堂为之忧心忡忡之际,几位风尘仆仆的农家代表,经过层层通传,抵达了咸阳,求见长公子扶苏。他们听闻扶苏重实学,兴农事,特意带着诸多农稼疑难,前来请教。
扶苏在偏殿接见了他们。这些农家代表大多面色黧黑,手掌粗糙,眼神中带着对土地的深沉眷恋与对知识的渴求。他们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提出了当前农耕中遇到的难题:地力衰退,粮产难以提升;虫害频发,往往束手无策;牲畜疫病,损失惨重。
面对这些质朴的询问,扶苏并未藏私。他命人铺开大幅绢帛,亲自执笔,结合后世的知识与这个时代的实际,系统性地阐述了他的见解。
“夫农事之本,在于地力。”扶苏首先点明核心,“一地连年种植同种作物,犹如人只食一物,必致羸弱。当行‘轮作’之法,今年种粟,明年或可种豆,后年或可休耕,使地力得以轮替恢复。亦可于田间套种不同高矮、深浅根系的作物,如桑树下种豆,充分利用水土阳光。”
他接着讲解施肥之道:“人畜粪便,需经充分腐熟,方可施用,否则易生虫害,亦伤苗根。可于村外择地,掘坑堆积粪肥,覆以泥土,令其自然发酵,此为‘沤肥’。此外,可将草木枝叶、杂草等与人畜粪尿混合堆积,制成‘堆肥’,其效更佳。于休耕之地,种植苜蓿、紫云英等草本,待其长成,翻入土中,可为‘绿肥’,增地力之效显着。”
针对种子,他提出了“溲种法”的雏形:“播种之前,可以骨粉、蚕矢(蚕沙)或特定草药熬制之汁液,均匀拌种,稍加晾晒。此法可助幼苗茁壮,增强抗病之能。”
谈及牲畜,他强调“集中圈养,积肥防疫”:“散养之畜,易染疫病,亦不便积肥。当修建牢固圈舍,集中喂养。每日清理圈舍,将粪便运至沤肥坑。此举不仅可得大量优质肥料,更利于观察牲畜状况,一旦有疫,可及时隔离,防其蔓延。”
扶苏讲得深入浅出,农家代表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奋笔疾书。他们从未听过如此系统、精辟的农学理论,许多困扰他们多年的难题,似乎都找到了解决的方向。
“长公子真乃神人也!此等农书,若能推行天下,必是万民之福!”为首的农家老者激动得热泪盈眶。
扶苏放下笔,肃然道:“纸上谈兵易,身体力行难。我所言诸法,需因地制宜,谨慎验证。诸位可于关中择地,辟为‘试验田’,将轮作、套种、绿肥、溲种诸法,分区分块试行,详细记录作物长势、产量变化、虫害多寡。以三年为期,比较优劣,总结得失,形成可推广之章程。”
“谨遵公子之命!”农家代表们齐声应诺,带着扶苏亲绘的农事图解和满满的希望离开了。
送走农家代表,扶苏心中的紧迫感并未减轻。农事关乎国本,需长远规划,但眼前的危机,却迫在眉睫。他信步走向天工苑,脑海中依旧萦绕着火器材料的困境。
途经苑内堆放矿石的区域时,他的目光被几块颜色暗红、质地看似寻常的铁矿样本吸引。他停下脚步,拿起一块,在手中掂量,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质感。前世零星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闪烁——关于铁,关于碳,关于温度……
他招来负责矿物辨认的墨家学者,问道:“此类铁矿,何处所出?蕴藏如何?”
学者答道:“回殿下,此乃河东郡安邑附近所出之赤铁矿,品质尚可,蕴藏颇丰,目前多用于铸造农具及普通兵器。”
扶苏凝视着矿石,若有所思。他回想起之前墨家学者提及的“铁英沙”和鼓风炉温不足的问题。一个模糊的印象逐渐成形。
他召集了公输哲、腹朜以及几位专精冶铁的墨家学者。
“对于炼钢之困,我有一想,或可尝试。”扶苏开门见山,他指着那块赤铁矿,“我们目前多用坚炉(竖炉)炼生铁,所得之铁质脆。若要得钢,需百般锻打,去其杂质,增其碳匀,耗时费力。”
他拿起一根木炭,在石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若我们不在坚炉中追求一步炼成生铁,而是先炼出质地较软、但含杂质较多的‘块炼铁’,然后,将这等块炼铁加热至半熔融状态,置于一个特定的容器中,持续鼓入强风,同时投入大量碎木炭或焦炭……”
他顿了顿,努力组织着语言:“让铁液与炭在高温下充分接触、反应。炭中之碳会渗入铁中,同时,剧烈的搅拌和氧化,能带走部分杂质……这个过程,或许能让我们更直接地控制铁中的含碳量,得到质地更均匀、性能更好的……‘炒钢’?”
“炒钢?”众人面面相觑,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到困惑,但扶苏描述的“半熔融”、“鼓风”、“投炭”、“搅拌”的过程,却让他们隐约捕捉到了一丝不同于传统锻打的思路。
“殿下之意…是试图在液态或半液态下,通过控制炭火与鼓风,直接‘炒’出性能更佳之铁?”禽滑厘若有所思,眼神渐渐亮起,“此法…似乎绕开了反复锻打之繁复,若成,或能大幅提升良钢产出之效率!”
“然其难点亦巨,”另一位墨家老者谨慎道,“温度控制需极其精准,搅拌之法、投炭之量与时机,皆需反复摸索。且何种容器能承受如此高温与搅动?”
“正因艰难,才需诸位全力以赴!”扶苏目光扫过众人,“此‘炒钢’之法,或许粗糙,或许会失败无数次,但这是一条可能通往更高品质钢铁的新路!我愿倾天工苑之力,支持诸位尝试!”
他将材料的困境,引向了一条更具主动性的攻关之路。无论是寻找新矿源,还是改进鼓风设备,亦或是这大胆的“炒钢”设想,都意味着天工苑不再仅仅是被动地使用材料,开始尝试去创造和征服材料。
就在扶苏与众人探讨“炒钢”细节时,玄癸的身影再次出现,带来了北疆的最新消息,以及一个令人更加不安的情报。
“殿下,蒙恬将军血战数日,暂稳住代郡防线,然伤亡惨重,急需兵员、药材补充。黑夫小队…有消息了,他们成功渗透至狼居胥山附近,确认冒顿王庭所在,并发现…发现王庭中确有中原人活动,且似乎不止一人!小队在撤离时遭遇匈奴精锐追杀,伤亡过半,黑夫重伤,生死未卜!”
不止一个中原人!扶苏的心猛地一沉。
“另,黑冰台在旧燕之地监控张良联络网时,截获到一条未经证实的密语,提及‘东海君’已动身北上……”
东海君?又一个陌生的称谓!扶苏感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在从四面八方收紧。北疆的强敌,境内潜藏的祸患,以及这些神秘出现的中原人……帝国的天空,阴云密布,雷声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