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见状,唤来童子,轻声吩咐道:“快摆好桌椅,准备晚斋,招待三位亲家。我带姑夫去房里。”同时又吩咐厨子准备筵席,明日好会亲。几个童子领命,匆匆而去。于是,唐三藏、行者和沙僧吃了斋饭,匆匆收拾一番,便在客座里安歇。
且说八戒跟着丈母,往里面走去。这宅院一层又一层,曲径通幽,也不知有多少房舍,一路上磕磕绊绊,到处都是门槛挡脚。
呆子一边走,一边抱怨道:“娘,您慢点儿走,我对这儿路不熟,您带着我点儿。”说着,还伸手揉了揉被门槛绊到的脚。
妇人笑着回头,说道:“这些是仓房、库房、碾房,还没走到厨房那边呢。”
八戒瞪大了眼睛,惊叹道:“好家伙,这么大的家业!”
两人七拐八拐,又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内堂。
妇人说道:“女婿,你师兄说今儿是个好日子,就把你招进来了。只是仓促之间,没来得及请阴阳先生,也没法拜堂撒帐,你就朝上拜八拜吧。”
八戒忙不迭地点头,道:“娘,您说得对,您请上座,我也拜几拜,就当是拜堂,又能谢亲,一举两得,多省事啊。”
妇人笑着说:“也罢,也罢,你还真是个会省事、能持家的女婿。我坐着,你拜吧。”
嘿!满堂银烛通明,照得屋内亮如白昼,这呆子恭恭敬敬地朝上礼拜,嘴里还念念有词。拜完后,他抬起头,急切地问道:“娘,您打算把哪个姐姐许配给我呀?”
妇人面露难色,轻轻叹了口气道:“这事儿还真有点儿难办。我想把大女儿配给你,又怕二女儿不高兴;把二女儿配给你,又担心三女儿有意见;要是把三女儿许给你,大女儿又会埋怨。所以一直拿不定主意。”
八戒一听,眼睛一转,忙说:“娘,既然怕她们争吵,干脆都嫁给我得了,省得吵吵闹闹,坏了家里的规矩。”
妇人嗔怪地瞪了八戒一眼,道:“哪有这种道理!你一个人还想占我三个女儿不成!”
八戒嬉皮笑脸,凑上前去道:“娘,您这说的什么话。谁还没个三房四妾的?就算再多几个,你女婿我也能照单全收。我年轻的时候,还学过一套熬战的本事,保证能把她们一个个伺候得开开心心。”
妇人哭笑不得,伸手点了点八戒的额头道:“不行!不行!我这儿有一方手帕,你顶在头上遮住脸,咱们来撞个天婚。我让女儿们从你跟前走过,你伸手扯到哪个,就把哪个许配给你。”
呆子一听,眼睛放光,依言接过手帕,迫不及待地顶在头上。
呆子把帕子戴好,兴奋地说道:“娘,让姐姐们出来吧。”
妇人提高声音喊道:“真真、爱爱、怜怜,都出来撞天婚,看看谁能成为你女婿的有缘人。”
只听得环佩叮当声愈发清脆,兰麝香气愈发浓郁,仿佛真有仙子穿梭往来。
呆子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像个没头的苍蝇般左扑右扑,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姐姐们,等等我!”然而,他却一个也没抓着。来来往往不知有多少“仙子”走动,可他就是捞不着一个。
一会儿东边抱住柱子,嘴里嘟囔着:“哎呀,怎么是根柱子!”
一会儿西边摸着板壁,又抱怨道:“这板壁怎么也来捣乱!”两头跑了个晕头转向,站都站不稳,一个劲儿地摔跤。往前跑“砰”的一声撞到门扇,疼得他直咧嘴,往后退又“咚”的一下撞到砖墙,摔得嘴肿头青。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气喘吁吁地喊道:“娘啊,您女儿们也太滑头了,一个都抓不着,这可咋办!咋办呐!”
妇人上前,伸手给他揭下盖头,说道:“女婿,不是我女儿们滑头,是她们互相谦让,都不肯招你。”
八戒不死心,眨了眨眼睛,说道:“娘啊,既然她们都不愿意,那您招了我吧。”
妇人又好气又好笑,啐道:“好你个女婿!这么没大没小的,连丈母都不放过!我这三个女儿心灵手巧,每人都亲手缝制了一件珍珠镶嵌的锦汗衫。你要是能穿上谁的,就把谁许配给你。”
八戒忙不迭点头道:“好!好!好!把三件都拿来,我都试试。要是都能穿上,就都嫁给我吧。”
妇人转身进房,只拿出一件递给八戒。呆子急忙脱下青锦布直裰,伸手接过汗衫就往身上套。
还没等系上带子,“扑”的一下,他就摔倒在地,原来是几条绳子紧紧地把他绑住了。呆子疼得龇牙咧嘴,双手用力挣扎,嘴里叫苦不迭:“哎哟,疼死我了!这是怎么回事!”而那妇人等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话说唐三藏、行者、沙僧一觉醒来,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们猛地睁眼,睡眼惺忪地抬头一看,哪还有昨日那气派的大厦高堂,雕梁画栋也消失得干干净净,此刻他们正睡在一片松柏林中。
长老吓得脸色苍白,惊慌失措,急忙呼喊行者和沙僧:“哥哥们,完了!完了!咱们怕是撞鬼了!”说着,还紧紧抓住行者的衣袖。
孙大圣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微微一笑,安慰道:“师父何出此言呀?”
长老指着周围,声音颤抖道:“你们瞧瞧,咱们怎么睡在这儿啊!”
行者调侃道:“这松柏林里睡得也挺舒坦,只是不知道那呆子在哪儿遭罪呢。”
长老疑惑地问道:“谁遭罪?”
行者笑着解释道:“师父,昨天那家人的娘女几个,估计是哪位菩萨化身在此考验咱们,想必半夜就离开了,只可怜猪八戒要吃苦头咯。”
唐三藏听了,赶忙双手合十,虔诚地顶礼膜拜。
这时,他们看到后面的古柏树上,一张简帖正随风飘荡。沙僧急忙跑过去,踮起脚尖取来,递给师父。
只见上面写着:
“黎山老母本不想下凡,但经南海菩萨邀请,便一同下来了。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也都应邀前来,她们一同幻化成美女出现在山林间。
唐三藏品德高尚,依旧保持着出家人的不俗之心,可猪八戒却缺乏禅心,满是凡俗之念。
经过此事,猪八戒应当静下心来,改正自己的毛病,如果还是懈怠散漫,那取经之路将会更加艰难。”
长老、行者和沙僧正念着这颂子,突然听到树林深处传来大喊:“师父啊,勒死我啦!快救救我!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唐三藏忙问:“悟空,这喊的是悟能吗?”
沙僧回答:“正是他。”
行者故意说:“兄弟,别理他,咱们走。”
唐三藏心软,面露不忍道:“那呆子虽然心性愚钝,却也憨直,还有些力气,能挑得动行李。看在当初菩萨点化他的份上,就救救他,让他跟咱们一起走吧。想必经过这次,他以后不敢再犯了。”
于是,沙僧卷起铺盖,收拾好担子;孙大圣解开缰绳,牵过马,带着唐三藏往树林里走去寻找八戒。
悠悠白云之上,观世音菩萨与荡魔尊菩萨并肩伫立,目光追随着唐三藏师徒四人渐行渐西。
观世音菩萨微微侧首,看向身旁的荡魔尊菩萨,见其面上似有笑意,却又强行忍住,不禁微微嗔怪道:“好你个师侄,当初让你化作美女,试探这师徒四人的禅心,你却诸多推诿,迁延迟缓。害得师叔我实在无法,唯有去恳请那黎山圣母出山相助!”
荡魔尊菩萨听闻,赶忙双手合十,一脸虔诚地念了声:“阿弥陀佛!”
说起此番试探师徒四人禅心的缘由,最初观世音菩萨只邀来了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本欲与荡魔尊菩萨一同化作一家四口,以巧妙之法考验他们。
哪料这荡魔尊菩萨一听要化作女儿身,心中顾虑重重,诸多推脱,横竖不愿。正当众人无计可施之际,恰值黎山圣母从此处路过,观世音菩萨如获援手,赶忙盛情相邀,这才凑齐了“母女四人”。
观世音菩萨又轻轻瞟了一眼自家师侄,微微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师侄啊,你须谨记,皮肉之相不过是外在表象,切不可沉溺其中,迷失了本心!”
荡魔尊菩萨赶忙恭敬回应:“多谢师叔教诲,弟子定当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