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三藏告别了朱紫国王,整顿鞍马,继续西进。一路上,翻越过无数山原,涉历了无尽水道,不知不觉间,秋去冬残,转眼间又迎来春光明媚之时。
师徒几人趁着大好春光,一边赶路,一边赏玩景色。忽然,前方出现一座庵林,四周静谧幽深,古木参天,枝叶交织,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却更添几分寂静。庵林深处隐隐可见几间茅屋,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神秘。唐三藏见状,立刻滚鞍下马,站在大道旁边。
孙悟空不禁问道:“师父,这条道路平坦顺畅,并无异常,为何不走了?”
猪八戒接口道:“师兄你真是不通情理!师父在马上坐得久了,难免困倦,也该让他下来透透气、看看风景嘛。”
唐三藏却道:“并非为了看风景,我瞧那边像是有人家,想着亲自去化些斋饭来吃。”
孙悟空笑着说道:“师父,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您要是想吃斋,我去化缘便是。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有弟子舒舒服服高坐,却让师父去化斋的道理?”
唐三藏解释道:“不是这么个说法。平日里四处茫茫,你们化斋常常要跑远路。今日这户人家近在咫尺,呼喊都能听见,就让我去化一顿斋饭吧。”
猪八戒嘟囔道:“师父真是没主意。常言说得好,‘三人出外,小的儿苦’,何况您是长辈,我们都是弟子。古书上也讲‘有事弟子服其劳’,还是等我老猪去吧。”
唐三藏又道:“徒弟啊,今日天气晴朗,与风雨之时大不相同。那种时候,你们必定要走远路去化斋。这户人家近,我去去就回,不管有没有斋饭,都能很快回来赶路。”
沙僧在一旁笑着劝道:“师兄们,不必再多说了。师父心意已决,咱们就别违拗他了。要是惹恼了师父,就算化来斋饭,他也不会吃的。”
猪八戒听了,便依言取出钵盂,与唐三藏换了衣帽。只见他甩开大步,径直来到那庄前。
却见窗前忽然出现四位佳人,都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刺凤描鸾,做着针线活。
长老见这户人家没有男子,只有四个女子,心中不免有些犹豫,不敢贸然进去。
过了半个时辰,四周愈发安静,连鸡犬之声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长老心中暗自思忖:“我要是连一顿斋饭都化不来,岂不让徒弟们笑话,说为师的连斋饭都化不出,徒弟又怎能安心去拜佛求经。”
长老无奈之下,虽觉得有些不妥,却也带着几分执拗,迈步走上桥去。
又走了几步,只见茅屋里面有一座木香亭子,亭子下还有三个女子正在那里踢气球。
唐三藏看得时间久了,实在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走上桥头,高声应道:“女菩萨,贫僧路过此地,想随缘化些斋饭吃。”
那些女子听到声音,一个个喜笑颜开,纷纷抛下手中的针线,丢开正在踢的气球,笑语盈盈地迎出门来,说道:“长老,有失远迎啦。今日您来到这荒村野庄,我们绝不敢阻拦斋僧,请里面坐。”
唐三藏听了,心中暗自思忖:“善哉,善哉!西方果然是佛地啊!连女流之辈都如此注重斋僧,男子想必更是虔诚向佛。”
长老走上前去,合掌问讯,随后跟着众女子走进茅屋。
这时,有一个女子走上前来,将石头门推开两扇,请唐僧进去。长老无奈,只得迈步走近。
忽然抬头一看,只见里面摆放的都是石桌、石凳,一股冷气扑面而来,阴阴森森的。
长老心中一惊,暗自思忖道:“这地方恐怕凶多吉少,绝非善地。”
众女子却依旧喜笑吟吟地说道:“长老请坐。”
长老实在没办法,只好坐了下来。不一会儿,便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众女子问道:“长老是从哪座宝山而来?要化什么缘呢?是修桥补路,还是建寺礼塔,亦或是造佛印经?请把缘簿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长老回答道:“我并非化缘的和尚。”
女子又问:“既然不化缘,到这里来做什么呢?”
长老道:“我是东土大唐派往西天,去大雷音寺求取真经的。刚刚路过贵地,腹中饥饿,特来府上化一顿斋饭,贫僧吃完便即刻赶路。”
众女子听了,连声道:“好!好!好!常言说,远来的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了长老,赶紧去准备斋饭。”
此时,有三个女子陪着长老,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一些因缘之事。另外四个女子则到厨中,撩起衣袖,开始生火刷锅。
你道她们准备的是什么东西?竟是用人油翻炒,人肉煎熬,熬得黑乎乎的,充作面筋的模样,又剜来人脑煎成豆腐块片。
两盘东西被捧到石桌上放下,女子们对长老说道:“请用吧,仓促之间,没来得及准备什么好斋饭,暂且将就吃些充充饥,后面还有别的食物可以替换。”
长老闻了一闻,只觉一股腥膻之气扑鼻而来,吓得不敢开口,赶忙欠身合掌说道:“女菩萨,贫僧自出生便持素。”
众女子却笑道:“长老,这就是素的呀。”
长老道:“阿弥陀佛!若是这般‘素斋’,我和尚吃了,恐怕无缘得见世尊,也取不得真经了。”
众女子道:“长老,您身为出家人,可不能挑挑拣拣地接受布施。”
长老道:“岂敢,岂敢!我和尚奉大唐天子旨意,一路西行而来,连微小的生命都不敢伤害,见人有苦难便伸手救助,遇到谷粒就随手放入口中,碰到丝缕便拿来缝补遮身,怎敢挑施主布施呢!”
众女子又笑道:“长老虽说不挑施主布施,却有些像上门来找麻烦的人呢。莫要嫌弃饭菜粗淡,多少吃些吧。”
长老道:“实在不敢吃啊,恐怕坏了戒律。还望菩萨高抬贵手,放我和尚出去吧。”
长老挣扎着要走,那些女子却拦住门,哪里肯放,齐声说道:“上门的买卖,哪有不做的道理!放了屁却用手掩,你还想往哪里去?”
这些女子个个都会些武艺,手脚灵活,一把将长老扯住,顺势一推,“扑”的一声,把长老摔倒在地。众人一拥而上,按住长老,用绳子将他捆绑起来,高高地悬在梁上。
这吊法还有个名堂,叫做“仙人指路”。只见长老一只手向前,被丝绳吊起;一只手拦腰捆住,也用绳子吊起,两只脚向后用一条绳子吊起,三条绳子把长老吊在梁上,脊背朝上,肚皮朝下。
长老忍着疼痛,噙着泪水,心中暗自悔恨道:“我这和尚命怎么这般苦啊!只想着找个好人家化顿斋饭,哪晓得竟落入这等火坑!徒弟啊!你们可要快来救我,或许还能相见,若是迟了两个时辰,我这条命可就没了!”
长老虽然痛苦不堪,却还强忍着留意那些女子的举动。
只见那些女子把长老吊好之后,便去脱他的衣服。长老心中大惊,暗自思忖道:“这脱了衣服,莫不是要对我行不轨之事,或者是要把我生吞活剥了也说不定啊。”
原来,那些女子只解开了长老上身的罗衫,露出肚腹,紧接着便各自施展神通:一个个腰眼中突然冒出丝绳,有鸭蛋般粗细,好似骨都都地迸玉飞银一般,霎时间便将庄门遮得严严实实,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那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在大道旁边。猪八戒和沙僧在放马看担,唯有孙悟空生性顽皮,一会儿跳上树去攀折树枝,一会儿又去摘叶寻果。
忽然,他心中一动,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只见前方庄院方向一片光亮,不由得心中一惊,赶忙跳下树来,大声吆喝道:“不好,不好!师父的运气太差了!”
孙悟空用手指着前方说道:“你们看看那庄院是怎么回事?”
猪八戒和沙僧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见那一片亮晃晃的,如雪般洁白,又似银般闪耀。
猪八戒叫道:“罢了,罢了!师父肯定是遇到妖精了!咱们快去救他!”
孙悟空道:“贤弟莫要叫嚷,你们都还没看出究竟,等老孙前去打探一番。”
沙僧叮嘱道:“哥哥小心啊。”
孙悟空道:“我自有分寸。”
好大圣,整了整虎皮裙,抽出金箍棒,迈开大步,两三步便跑到了前边。只见那丝绳密密麻麻缠了有千百层厚,纵横交错,如同经纬之势。孙悟空伸手按了一按,感觉有些粘软,还会沾手。
孙悟空一时间也弄不清这是什么东西,当下便举起金箍棒,说道:“这一棒下去,莫说是几千层,就算有几万层,也能打断!”刚要打下去,却又停住了手,心中寻思道:“若是硬的东西,便可轻易打断,可这东西软软的,只怕只能打扁。要是惊了这些妖精,让它们缠住老孙,反倒不妙。不如我先问个清楚再动手。”
你道他要问谁?只见他捻了一个诀,念了一个咒,顿时拘得个土地老儿在庙里像推磨似的团团乱转。
土地婆儿见状,说道:“老儿,你这是怎么了?莫不是羊癫风发作了?”
土地道:“你不知道啊!有个齐天大圣来了,我没去迎接他,他便在那里拘我呢。”
婆儿道:“你去见他便是,为何在这里打转?”
土地道:“要是去见他,他那金箍棒可不轻,不管好歹抬手就打呀!”
婆儿道:“他见你这般老态龙钟,哪里会打你?”
土地道:“他向来喜欢吃白食,还专爱打老年人。”
两口子嘀咕了一会儿,无奈之下,只得战战兢兢地走出去,跪在路旁,叫道:“大圣,当境土地前来叩头。”
孙悟空道:“你且起来,别慌慌张张的,我暂且不打你,先把这一顿打寄存在这儿。我问你,此地是什么地方?”
土地道:“大圣是从哪里来的呀?”
孙悟空道:“我从东土往西而来。”
土地道:“大圣从东边来,可曾经过那座山岭?”
孙悟空道:“刚刚就在那山岭上,我们的行李马匹还都歇在岭上呢!”
土地道:“那岭叫做盘丝岭,岭下有个洞叫盘丝洞,洞里住着七个妖精。”
孙悟空问:“是男妖还是女妖?”
土地道:“是女妖。”
孙悟空又问:“她们有多大神通?”
土地道:“小神力薄威短,实在不知她们有多大手段。只晓得正南方向,离此地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濯垢泉,那是天生的热水,原本是上方七仙姑的浴池。这七仙姑常在此地沐浴,那浴池宛如人间仙境,水汽氤氲,清香四溢。自从这些妖精在此居住,便强行霸占了濯垢泉。七仙姑也没与她们争斗,平白无故地就把浴池让给了她们。我看那天仙都不招惹这些妖魔,想必这些妖精定有大能耐。”
孙悟空道:“她们占了这泉有什么用?”
土地道:“这些妖怪占了浴池后,每天要出来洗三次澡。如今巳时已过,午时就要到了。”
孙悟空听了,说道:“土地,你且回去吧,待我自行收拾这些妖怪。”
那土地老儿磕了一个头,战战兢兢地回本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