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根调至特定频率的琴弦,成为了阿丽娜与“影”之间沟通的全新媒介。她不再仅仅是一个倾诉者和被保护者,更像是一个摸索中的“调谐者”。她发现,不同的拨动力度、持续时间,甚至琴弦余振的微妙变化,都会引起“影”那阴影内部流光强度与规则波动幅度的细微差异。
这变成了一种无声的对话,一种基于规则共振的、超越语言的互动。当她轻柔地、持续地拨动琴弦,那稳定的频率仿佛能抚平“影”偶尔出现的、极其细微的规则紊乱(一种她无法理解,但能直觉感受到的“不适”)。当她尝试用不同的节奏组合拨动,虽然无法引发更强烈的反应,但“影”的沉寂似乎不再那么绝对,仿佛在“聆听”着这种有序的变化。
她甚至开始将这种“声音疗法”融入日常生活。当她从外面带回一件带有轻微规则污染的物品时,她会先拨动琴弦,看着阴影中的流光闪烁、规则波动荡漾,将那污染“净化”,然后再进行处理。这比她之前单纯依靠“影”被动吸收要快得多,也似乎更不消耗他的力量——或者说,这种主动的共振,更像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而非单方面的“索取”。
阿丽娜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触碰到了规则操作的边缘。她只是遵循着本能,觉得这样对“影”好,也能更好地保护她自己。她与这片阴影的羁绊,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基于频率的互动中,变得愈发深厚和独特。
而在Site-07,莉娜和她的团队正忙于分析海量数据。
“目标对440hz标准音A的反应最为稳定和强烈,”艾登汇报着分析结果,“但并非唯一。当幸存者尝试接近其他特定频率时,如523hz(c5)或659hz(E5),也能观察到微弱的规则涟漪,只是强度和稳定性远不如440hz。这似乎表明,那个规则奇点对某个‘基准频率’有最强的亲和性,但并非完全排斥其他有序振动。”
“基准频率……”莉娜沉吟着,“林墨生前是否对特定频率有特殊反应或偏好的记录?”
“正在检索……无直接记录。但值得注意的是,‘星火意志’弥散后形成的全球规则背景场,其核心波动频率经过复杂换算后,有一个基础谐波分量……非常接近440hz。”
控制室内一阵寂静。这不再是巧合了。那个废城下的规则奇点,其核心频率与弥散的“星火意志”存在内在联系!这几乎可以肯定,它就是林墨的一部分!
“关于那个幸存者,”莉娜将话题转向关键,“分析有结果了吗?”
“根据‘微观监听者’长期采集的零星音频、模糊热成像和行动模式分析,目标个体为未成年女性,年龄估计在10至14岁之间。身体素质优于同龄人,对环境危险有极高的直觉,行动敏捷,具备基础生存技能。最关键的是……”艾登顿了顿,“她的生物节律和情绪波动,与规则奇点的活性状态,存在统计上显着的正相关性。当她处于平静、专注状态时,奇点的规则波动也趋向稳定;当她经历紧张、恐惧(如之前遭遇畸变体)时,奇点会出现相应的规则扰动,甚至爆发。”
“共生关系……”莉娜喃喃道,“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依附,更是规则和情绪层面的深度绑定。她稳定着他,而他保护着她。”
她意识到,任何针对规则奇点的行动,都无法绕过这个女孩。她不仅是钥匙,很可能也是维持那缕残响稳定存在的“锚点”。
“莉娜,”欧阳靖的通讯接了进来,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你们的研究进展我已经了解。确认目标与林墨顾问的关联性,意义重大。但必须提醒你,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极其脆弱且不稳定的存在,以及一个与之深度绑定的未成年个体。任何贸然的接触,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我明白,欧阳顾问。”莉娜郑重回应,“我们不会采取任何激进手段。我建议,下一阶段,我们尝试进行更精细的、非侵入性的信息传递。”
“你的计划是?”
“既然他对有序的频率有反应,我们可以尝试传递更复杂的信息。不是音乐,而是经过编码的、代表简单概念的声音信号。比如……代表‘安全’、‘危险’、‘等待’等基础概念的特定频率组合。我们可以通过远程声源播放,观察他和那个女孩的反应。”莉娜阐述着她的想法,“同时,我们可以尝试向那个女孩传递一些无害的、带有善意暗示的信息,比如……投放一些包装完好的食物、干净的饮水,或者基础的医疗用品,在她常活动的路径上。”
“测试反应,并释放善意……”欧阳靖思考片刻,“可以。但必须严格控制。信息编码要极其简单,投放物资要确保安全,且不能暴露来源。我们需要观察,他们在接收到这些‘外来’信息后,会作何反应。尤其是那个女孩,她是整个方程式中,最大的变量。”
“是!”
---
废城中,阿丽娜的生活悄然出现了一些“意外之喜”。
她在一次搜寻中,在一个她经常路过的、半塌的窗台上,发现了一小包用透明防水材料密封的压缩饼干。饼干完好无损,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识,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她警惕地观察了四周,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迹。她用自制的试毒方法(观察小动物是否食用)测试后,才小心翼翼地收下了这份“礼物”。这比她能找到的任何食物都要优质。
几天后,在一个废弃的邮箱里,她又发现了一小瓶未开封的纯净水和几片消毒纱布。
又过了几天,当她再次拨动琴弦与“影”互动时,防空洞外(声音似乎经过扩散处理,来源难以定位)传来了一阵奇特的、有规律的声音信号。那不是音乐,也不是自然声响,而是由几种不同频率的稳定音调,按照某种简单的节奏重复组合而成。
“嘀-嘀-哒——嘀-嘀-哒——”
这个声音模式持续了大约一分钟,然后消失。
阿丽娜紧张地握紧了琴弦,看向角落的阴影。
她惊讶地发现,“影”对这段外来信号产生了反应!阴影内部的流光不再是无序闪烁,而是似乎试图与那外在的节奏进行“同步”!规则波动也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带有“识别”意味的模式,仿佛在努力解析这串有序的代码。
这信号没有恶意。阿丽娜的直觉这样告诉她。反而……带着一种刻板的、试图沟通的意味。
是谁?外面的人?是那些在天上发出嗡嗡声的东西吗?
她心中充满了困惑,但没有太多的恐惧。因为“影”的反应告诉她,这似乎不是威胁。
她看着手中那包来历不明的压缩饼干,又看了看角落里似乎因为接收到新“信息”而略显“活跃”的阴影,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外面的人,可能知道“影”的存在,而且……他们似乎想和他说话?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是躲起来,避免接触?还是……尝试回应?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手指和那根简陋的琴弦。她唯一能回应的方式,似乎只有这个。
犹豫再三,她再次拨动了琴弦,那个纯净的440hz单音在洞内响起,仿佛在对外面那未知的存在,发出一个微弱而谨慎的回应:
“我在这里。”
Site-07的控制室内,传感器清晰地捕捉到了那个回应的单音信号。
“目标个体做出了回应!”监控员报告道,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莉娜看着屏幕上同步传来的、规则奇点那稳定而愉悦的波动曲线,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沟通的桥梁,终于在第一声谨慎的回应中,建立了。
尽管双方都还隐藏在迷雾之后,但一个基于规则、频率和微弱善意的对话频道,已经悄然开启。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如履薄冰的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