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场“黑暗中对谈”的戏份之后,苏晚和楚言之间,似乎打开了一道无形的闸门。表演不再是纯粹的技巧与情感的模拟,而是掺杂了某种源于他们自身秘密的、近乎本能的共鸣。
在接下来的拍摄中,这种变化愈发明显。
当拍摄凌烬因保护林启明而旧伤复发,高烧昏迷,林启明不顾自身疲惫守在他身边,用湿布为他擦拭额头的戏份时,苏晚的手指触碰到楚言滚烫的皮肤,那股星辉之力再次不受控制地微微流转,带着安抚的意图,透过指尖传递过去。而楚言在昏迷的表演中,眉头几不可查地松开了些许,仿佛真的感受到了那股清凉的慰藉。
当拍摄两人在绝境中发现一小片顽强存活的绿色植物,象征着渺茫却真实的希望时,苏晚眼中迸发出的光芒,不仅仅是林启明的喜悦,更夹杂着她自身对生命力的感悟,那光芒纯粹而炽热,让监视器后的陈凯导演都为之动容。而站在她身旁的楚言(凌烬),那冰封的眼神中映照着这点绿色和她眼中的光,竟也融化了一瞬,那细微的变化被镜头精准捕捉,充满了震撼力。
他们的表演,开始带上一种难以言喻的、“真实”的重量。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肢体接触,都仿佛蕴含着超越剧本的深层对话。陈凯导演对此欣喜若狂,认为这是演员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的巅峰状态,不断要求摄影师捕捉这些珍贵的瞬间。
然而,这种深度共鸣与力量的隐隐流动,对苏晚而言,既是助力,也是负担。她需要耗费更多的心神去控制那似乎越来越“活跃”的星辉之力,防止它再次出现像上次那样肉眼可见的异象。同时,通过【灵魂羁绊】感受到的、属于楚言(以及凌烬)的那些沉重、黑暗、挣扎的情绪,也常常让她在戏外感到一种精神上的疲惫。
楚言显然也察觉到了她的状态。他依旧沉默寡言,但在片场会下意识地关注她的情况。在她某次因连续拍摄情绪崩溃戏份而脸色苍白时,他会让助理默默递上一杯温水;在她需要独处酝酿情绪时,他会示意周围保持安静。
这种无声的照拂,细密而熨帖。
就在这时,一个好消息如同暖阳,穿透了剧组压抑的末世氛围——暖暖要来探班了!
为了不让女儿看到太多“可怕”的末世场景留下心理阴影,林薇和剧组协调,将探班安排在一个相对“完整”、只是做旧了的室内场景拍摄日,并且严格控制了暖暖的活动范围。
探班当天,暖暖穿着鲜艳的小红裙,像一团跳跃的火焰,冲破了片场灰暗的基调。她被保姆牵着,好奇地东张西望,看到化妆成“脏兮兮”模样的爸爸妈妈时,依旧有些怯生生,但更多的是新奇。
“爸爸!妈妈!你们在这里玩泥土游戏吗?”暖暖天真地问。
苏晚忍不住笑了,蹲下身抱住女儿,亲了亲她香软的脸蛋:“是啊,爸爸妈妈在玩一个很大的游戏。”
楚言也走过来,他身上的凌烬妆造尚未卸去,眼神还残留着角色的冷硬,但在看到女儿的那一刻,那冰冷如同春雪消融,变得无比柔和。他伸出手,非常小心地,用指背蹭了蹭暖暖的脸颊,生怕手上的污渍弄脏了她。
“想爸爸了吗?”他问,声音是罕见的温和。
“想!”暖暖用力点头,伸出小手指着楚言脸上的一道“伤疤”,“爸爸这里痛吗?”
“假的,不痛。”楚言耐心地回答。
暖暖的到来,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瞬间照亮了整个休息区。她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的新朋友,展示着新学的儿歌,甚至还在妈妈的鼓励下,给扮演“受伤”躺着的楚言“呼呼”,童言稚语和纯真笑容驱散了连日来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
苏晚看着楚言放松的眉眼和眼底真实的暖意,看着女儿无忧无虑的笑脸,心中因入戏过深和力量波动带来的紧绷感,也悄然松弛下来。她甚至能感觉到,体内那躁动的星辉之力,在暖暖纯净快乐的气息影响下,都变得温顺平和了许多。
【灵魂羁绊】传递来的,不再是戏中那些沉重与挣扎,而是如同被阳光晒暖的溪流,潺潺流淌着安宁与满足。
陈凯导演也抽空过来看了看,笑着对楚言和苏晚说:“很好,保持这个状态。凌烬和林启明内心深处守护的,也正是这样的希望和温暖。”
暖暖的探班时间很短,但带来的治愈效果却是巨大的。她离开后,片场似乎依旧残留着她带来的那份鲜活与生机。
接下来的拍摄,苏晚感觉自己的状态更加圆融。她依然能深度共情林启明,但似乎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能投入,又能抽离。她对星辉之力的掌控,仿佛也在这份家庭温暖带来的心安中,提升了一丝。
楚言的变化则更为内敛,但苏晚能感觉到,他表演中那股属于凌烬的“硬”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名为“牵挂”的柔软。这丝柔软,让凌烬这个角色的转变弧光更加真实动人。
拍摄间隙,两人偶尔会对视一眼,无需言语,便能明了彼此眼中那份因女儿到来而被重新充能的温暖,以及共同面对未知挑战的默契。
末世废墟之上,戏里他们是彼此唯一的光。
现实生活之中,家和女儿是他们永恒的锚点。
这双重世界的交织与平衡,成为了他们拍摄《星骸》过程中,最独特也最珍贵的体验。前方的戏份依然挑战重重,但心底那份被暖暖点燃的暖阳,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在这片虚构的荒芜中,跋涉前行,寻找属于角色、也属于他们自己的“星骸”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