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蜀汉章武十四年(公元275年)秋,南中之地在“麒麟定策”的宏伟蓝图指引下,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已然蓄势待发。牂柯都督霍弋坐镇前方,将边陲重镇经营得固若金汤,粮草军械堆积如山;北疆大将军姜维频频出击,牢牢牵制晋军主力于鹰愁涧一线;靖安司对越嶲郡的情报渗透卓有成效,山川险隘、兵力虚实几无遗漏。然倾国之力行北伐之举,事关政权存续,非仅军事行动,更是意志与信念的终极考验。能否在出征前夕,最大限度地凝聚举国之力,激发军民同仇敌忾之心,坚定必胜信念,成为“麒麟定策”能否踏出成功第一步的关键。一场旨在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彰显决心的“誓师”大典,势在必行。此举不仅关乎此战成败,更将奠定未来十年北进大业的基调。

永昌不韦城西郊,洱海之滨,新筑的“北伐誓师坛”巍然矗立。坛高九尺,象征九天之意;遍插玄色旌旗,中央一杆硕大“汉”字龙旗迎风猎猎。甲寅日,秋高气爽,天色微曦,三军将士已按营列阵,盔明甲亮,枪戟如林,肃杀之气直冲霄汉。阵型中央,是姜维麾下久经沙场的北线精锐;左翼,是霍弋整训的牂柯劲旅及熟悉山地的无当飞军;右翼,是陈舟督率的靖海水军健儿;后方,是来自永昌、楪榆各郡的屯田兵与义勇。文武百官、士农工商代表,皆肃立于坛下观礼区。百姓扶老携幼,远远围观,人潮涌动,却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期待。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皇帝刘禅身着戎装,以示亲征之意,腰佩宝剑,在北地王刘谌、卫将军诸葛瞻一左一右陪同下,缓步登坛。刘禅面容肃穆,目光扫过台下如林将士,以往眉宇间常有的犹豫彷徨已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取代。其身后,安南将军霍弋、秘书令郤正、大司农张质、光禄大夫谯周、军器监毛炅、靖海将军陈舟、牂柯郡守杨稷、靖安司张嶷等重臣依次肃立。此番景象,较之数年前“汉帜飘扬”大典,少了几分悲壮,多了几分锐进之气。

典礼由秘书令郤正主持。首项,祭告天地宗庙。郤正朗声诵读祭文,追思昭烈皇帝、诸葛丞相创业维艰,泣诉成都沦丧、社稷倾覆之痛,禀明南中数年励精图治之绩,最终慷慨陈词:“今臣禅谨率文武将士,敢用玄牡,昭告皇天后土:晋室篡逆,占我山河,屠我臣民,此仇不共戴天!今甲兵已足,士气可用,当北扫腥膻,克复旧都,雪国耻于宗庙,安黎庶于故土!惟祈神只,佑我汉师,旗开得胜!” 祭文悲怆激昂,闻者无不动容,许多随驾老臣已是潸然泪下。

继而,刑牲歃血。武士牵过白马青牛,刘禅亲自执刀,割牲献血,滴入酒坛。随后,他手持血酒,面对三军,朗声道:“朕,承祖宗之基业,负先帝之遗志,十年来卧薪尝胆,未尝一日忘北都!今将与诸卿共此血酒,誓同生死!北伐之功,必赏!怯战之罪,必诛!天地鬼神,实共鉴之!” 声若洪钟,迥异往昔。言毕,首饮血酒。紧接着,北地王刘谌、卫将军诸葛瞻及诸将重臣依次饮血宣誓。

高潮在于颁布《北伐讨逆诏》与任命统帅。 刘禅从郤正手中接过诏书,亲自宣读。诏书首先痛斥司马氏篡逆之罪,申明汉室正统,继而充分肯定了自南迁以来,军民一心、开拓基业的功绩,特别褒奖了卫将军诸葛瞻“内修政理、外御强敌”的柱石之功,以及大将军姜维“砥柱北疆、屡挫敌锋”的忠勇。随后,诏书核心,正式宣布:

“朕今决意,秉承‘麒麟定策’,兴师北伐,廓清中原!特授卫将军诸葛瞻,假黄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总揽北伐全局,代朕行权,文武百官,悉听调遣!”

“授大将军姜维,为前敌总指挥,都督北线诸军,相机进取,直指成都!”

“授安南将军霍弋,为南线总指挥,都督牂柯诸军,策应北线,奇袭越嶲!”

“授靖海将军陈舟,督东南水陆诸军,严备海疆,护卫侧翼!”

“其余文武,各司其职,全力保障,不得有误!”

此命一出,三军欢呼雷动。“北伐!北伐!还于旧都!” 的呐喊声如山呼海啸。诸葛瞻跪接诏书符节,姜维、霍弋、陈舟等将亦依次拜受将印。此刻,军政大权高度统一于北伐大业之下。

然而,就在群情激昂之际,光禄大夫谯周手持笏板,出列跪奏,老泪纵横,声音悲切:“陛下!老臣非怯战,实为国家计!北伐之举,关乎国脉,万一有失,则十年生聚,毁于一旦!昔武侯天纵奇才,六出祁山,犹未成功。今我朝局促南中,纵有哀兵之志,然国力悬殊,岂可轻动?老臣泣血叩请陛下,收回成命,暂息刀兵,固守待时啊!” 此言如同一盆冷水,瞬间让现场气氛为之一凝。部分保守官员亦面露忧色。谯周之谏,代表了朝中始终存在的稳健派担忧,亦是最后一次对战略冒险的劝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刘禅与诸葛瞻。刘禅面色凝重,并未立即斥责,而是将目光投向诸葛瞻。此刻,需要最高统帅以无可辩驳的理由,彻底打消疑虑,坚定举国信念。

诸葛瞻深吸一口气,踏步上前,先向刘禅躬身一礼,继而转向谯周及全场将士百官,声音沉稳而极具穿透力:“谯大夫忧国之心,瞻深为感佩!然,大夫可知,何为‘待时’?坐守南中,纵有十年、二十年,可能等来晋室自崩?不能!唯有以战促变,方能争得时机!武侯六出,虽未竟全功,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志可昭日月!今我辈,岂可因前人之艰,而忘自身之责?”

他走到坛边,指向北方,声若雷霆:“晋据中原,然其内部,权争不断,奢靡成风,非铁板一块!我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更有‘麒麟之策’指明方向!此非浪战,乃谋定后动之雷霆一击!姜大将军北线锐卒,霍将军南线奇兵,已成犄角之势!更兼三军将士,思归故土,人怀报国之心,此气可吞山河!岂是晋军乌合之众可比?”

最后,他面向刘禅及全军,斩钉截铁:“陛下!诸君!北伐之役,必胜之由有三:一曰天道,汉祚未绝,正统在我;二曰地利,我已前出牂柯,据形胜之地;三曰人和,举国同心,将士用命!瞻既受重任,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愿率三军,克复汉土,迎还车驾于旧都!此志不渝,天地共鉴!”

诸葛瞻一席话,如金石坠地,驳斥了悲观论调,极大鼓舞了士气。刘禅闻言,奋然拔剑,直指北方,厉声道:“卫将军之言,正合朕意!谯卿不必再言!朕意已决,北伐必胜!三军将士,听朕号令:北进!北进!” 皇帝亲自定调,再无转圜。

“万岁!北伐!北进!” 台下将士热血沸腾,欢呼声震天动地。战鼓擂动,号角长鸣。姜维、霍弋等将帅立即返回本阵,下达开拔指令。大军如滚滚洪流,依序开拔,旌旗蔽日,尘土飞扬,踏上了北定中原的漫漫征途。

誓师礼成,刘禅与诸葛瞻并肩立于高坛,望着远去的军队。刘禅轻声道:“卫将军,此一去,江山重担,尽付卿等肩头。” 诸葛瞻肃然答道:“陛下放心,臣等必不负重托。纵使肝脑涂地,亦要为我大汉,杀出一条血路!”

“誓师北进”大典,标志着南中政权历时十年的生聚教训告一段落,正式吹响了战略反攻的号角。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靖康逆转:易枫传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唐:家父程咬金书虫眼中的历史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玉佩求生之路抗倭战神帝王串串烧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九鼎圣王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