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么,自己这位好大哥,未来的太子妃会是谁?他妈的朱雄英那小子,这辈子还能出生吗?

这念头一起,就像荒草一样在他脑子里疯长。历史的轨迹早已被他这只意外闯入的蝴蝶扇得面目全非。

他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朱元璋会不会给朱标另选一位家世显赫的功臣之女?

会是哪家的姑娘?

这又会给未来的朝局带来怎样的变数?

他越想越远,眼神都有些发直,连吏部官员在奏报什么都没听清。

“……此次北征大捷,晋王殿下奇袭粮道,于黑山脚下大破北元主力,居功至伟……”直到兵部尚书的声音提到了他,朱棡才猛地回过神来。

他下意识地抬头,发现整个奉天殿的目光,不知何时都已聚焦在了自己身上。

龙椅上的朱元璋正看着他,眼神深邃难明。

侍立在侧的朱标,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的笑容,只是那笑容底下,似乎藏着别的什么东西。

站在他斜后方的岳父徐达,正微微侧头,用眼神示意他。

“晋王朱棡。”朱元璋开口了,声音听不出喜怒。

朱棡立刻出列,躬身行礼:“儿臣在。”

“此次北征,你做得不错,没有堕了我大明的威风,朕心甚慰。”

朱元璋缓缓道,“擢升你为宗人府右宗正,赏黄金千两,帛百匹,准王府护卫再增一千员额。”

宗人府右宗正,这是个管理皇族事务的虚职,有名望而无实权。

黄金帛匹是常规赏赐。倒是准予增加一千护卫名额,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是补偿?还是试探?

朱棡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面上却丝毫不显,恭敬地叩首谢恩:“儿臣谢父皇恩典!此战全赖父皇运筹帷幄,将士用命,儿臣不敢居功。”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北元虽遭重创,然其根基未损,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此番虽胜,然边患未除,朕心难安。诸位爱卿,可有长治久安之策?”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气氛一变。

武将队列中,以蓝玉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将领立刻激动起来。

蓝玉率先出列,声若洪钟:

“陛下!北元癣疥之疾,屡犯天威,唯有犁庭扫穴,彻底荡平其王庭,方能永绝后患!臣愿领兵,再次北伐,不破虏廷,誓不还朝!”

“臣附议!”

“末将愿为先锋!”

一众武将纷纷出列请战,群情激昂。一时间,奉天殿内充满了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

然而,文官队列那边,却是一片沉默。不少人的眉头紧紧皱起。

户部尚书首先出列反对:“陛下,不可!去岁北征,耗费钱粮无数,国库已然吃紧。今夏北方数省又有旱情,赈灾安民尚需大量钱粮,若再次举全国之力北伐,恐国力难支,动摇国本啊!”

“是啊陛下,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北元已遭重创,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不若暂且休养生息,巩固边防,待国力恢复,再图后计。”另一位文官也附和道。

“休养生息?待到北元恢复过来,再来劫掠我边民吗?”

蓝玉怒目而视,“你们这些书生,只知道坐在衙门里空谈,可知边关百姓之苦?”

“蓝将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岂能因一时意气,罔顾国家财力?”文官毫不示弱地反驳。

顿时,朝堂之上,文武双方争论不休,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朱元璋高坐龙椅,面色沉静,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的扶手,目光在争吵的臣子们脸上扫过,最后落在了始终沉默不语,站在文官班列前方的御史中丞兼弘文馆学士刘伯温身上。

“刘先生,”朱元璋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争吵声,“你素来多谋,对此有何高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被誉为“再世张良”的谋臣。连朱棡也好奇地看了过去,想听听这位智者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刘伯温缓缓出列,他身形清瘦,面容古拙,一双眼睛却清澈睿智。

他先是对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回陛下,臣以为……当北伐。”

“什么?”

殿中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

不仅文官们愕然,连不少主战的武将也感到意外。谁不知道刘伯温一向主张休养生息,爱惜民力,今日怎么会突然支持起劳师动众的北伐来了?

朱元璋眼中也闪过一丝讶色,但很快恢复平静,问道:“哦?刘先生且详细道来。”

刘伯温不疾不徐地说道:“陛下,北元新败,士气低落,内部纷争必起。而我军新胜,士气正旺,此乃天时。若待其恢复元气,内部整合完毕,则我劳彼逸,再想征讨,难矣。此其一。”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二,此番虽胜,然北元主力并未被全歼,其大可汗脱古思帖木儿仍在,王庭犹存。若不趁其病,要其命,待其缓过气来,必成我大明心腹大患。届时,所需耗费之国力,恐十倍于今日。”

“其三,”刘伯温抬起头,目光扫过那些面露不满的文官,“北伐未必需要立刻倾尽国力。可制定方略,分批投入,以战养战,逐步推进。同时,国内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未必不能支撑。”

他最后总结道:“故,臣以为,与其坐视边患滋长,耗费巨资于被动防御,不若主动出击,毕其功于一役。此非好战,实为求长久之太平。宜当立即着手筹备,待来年春暖,即可发兵!”

刘伯温这一番分析,条理清晰,高屋建瓴,既考虑了军事必要性,也顾及了国力承受能力,顿时让许多原本反对的文官陷入了沉思,而主战派武将则是喜形于色。

朱元璋听完,沉吟良久,眼中精光闪动。

显然,刘伯温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猛地一拍御座扶手,决然道:

“好!刘先生此言,深合朕意!北元不灭,边患不止!传朕旨意,即日起,举国上下,全力备战!以明年开春为期,二次北伐,务必犁庭扫穴,永除后患!”

“陛下圣明!”这一次,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大部分都齐声附和。国策已定,争论便告一段落。

又处理了几件琐事后,朝会终于在一片“退朝——”的唱喏声中结束。

百官依次退出奉天殿。朱棡随着人流走出,被外面的阳光刺得眯了眯眼。

站了近两个时辰,又听了半天争吵,只觉得身心俱疲。他本想直接回府,补个回笼觉,再好好陪陪妙云和清韵。

但脚步却不自觉地转向了后宫的方向。

他想起马皇后那慈和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念。自从回京,还没好好去给母后请安。

而且,在朝堂上经历了这一番明枪暗箭和枯燥的争论后,他格外渴望那份纯粹的、来自母亲的温暖。

穿过重重宫阙,来到坤宁宫。通报之后,很快便有宫女引他入内。

马皇后正在偏殿的暖炕上做着针线,见朱棡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脸上绽开真切而温暖的笑容:

“棡儿?你怎么来了?快,快到娘这儿来。”

她打量着朱棡,眼中满是关切,“这才下朝吧?可用过膳了?瞧你这脸色,是不是没休息好?”

一连串的问题,充满了母亲的絮叨和心疼。朱棡心中一暖,上前行礼:

“儿臣给母后请安。刚散朝,还没用膳,就想着先来看看母后。”

“你这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饿着!”

马皇后嗔怪道,随即转头对身旁一位容貌秀美、气质温婉的侍女吩咐道,“玉儿,快去让小厨房准备些吃食,要快,拣晋王爱吃的做。”

“是,娘娘。”名唤玉儿的侍女柔声应下,偷偷抬眼飞快地瞟了朱棡一眼,恰好与朱棡的目光对上,她脸上瞬间飞起两抹红云,慌忙低下头,快步退了出去。

那眉眼间含羞带怯的春情,几乎要溢出来。

朱棡自然注意到了,他心情莫名好了些,看着玉儿窈窕的背影,故意提高了声音笑道:“还是玉儿姐姐心疼我,知道我这会儿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已经走到门边的玉儿脚步一个趔趄,耳根子都红透了,却没敢回头,走得更快了。

马皇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无奈地摇了摇头,伸手点了点朱棡的额头:

“你呀,都是就藩开府,娶了王妃的人了,还这般没正行,连母后身边的丫头都敢打趣。”

朱棡嘿嘿一笑,在马皇后身边的绣墩上坐下,接过宫女奉上的茶,牛饮般灌了一大口,然后开始习惯性地吐槽:

“母后,您说这朝会,非得开这么早吗?天不亮就得起,到了宫门口还得在冷风里站半天,等那大门吱呀呀地打开。进去了还得再等,等父皇驾临。这一通折腾下来,天都大亮了,什么事还没说呢,先耗去半条命。真不知道是哪个祖宗定的这规矩,简直是折磨人。”

马皇后听着他抱怨,只是慈爱地笑着,伸手替他理了理有些歪斜的冠冕,柔声道:

“祖宗规矩自然有它的道理。你父皇勤政,也是想让大臣们早些议事,不耽误白日的工夫。你既为亲王,位列百官之首,更当以身作则才是。”

“以身作则也不用这么折腾啊……”朱棡小声嘀咕,像个受了委屈找母亲诉苦的大男孩。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唱喏:“陛下驾到——!”

朱棡脸上的表情一僵,心里暗道一声“晦气”。刚吐槽完老头子定的规矩,正主就来了。

朱元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显然也是刚下朝不久,身上的衮龙袍还没换下。他一眼就看到坐在马皇后身边的朱棡,眉头习惯性地一挑:

“嗯?你小子不在自己王府待着,跑这儿来做什么?”

朱棡这会儿心情正不爽,又被朱元璋这带着质问的语气一激,那点叛逆劲儿也上来了,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儿臣来给母后请安。怎么,这坤宁宫,儿臣来不得?”

“你!”朱元璋被他噎了一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这小子,刚在朝会上给他长了脸,转头就敢跟自己顶嘴了?

眼见父子俩这就要针尖对麦芒,马皇后立刻板起了脸,呵斥道:“棡儿!怎么跟你父皇说话的?没规矩!快给你父皇赔罪!”

她这呵斥,看似是在训斥朱棡,实则是打断了两人可能升级的冲突,是在保护儿子。

朱棡何等聪明,自然明白母后的苦心。他深吸一口气,不情不愿地站起身,对着朱元璋拱了拱手,干巴巴地道:“儿臣失言,请父皇恕罪。”

朱元璋哼了一声,脸色稍霁,在主位上坐下。马皇后连忙打圆场,亲自给朱元璋倒了杯茶,温言道:

“陛下也刚下朝吧?棡儿还没用膳,臣妾让厨房准备了,陛下若不介意,也一起用些?”

朱元璋瞥了一眼站在旁边,一脸“我不爽但我不说”

表情的朱棡,又看了看一脸恳求的马皇后,终究是没再发作,只是摆了摆手:“朕用过了。你们用吧。”

这时,玉儿带着几个宫女,端着热气腾腾的食盒走了进来。

简单的几样小菜,一碗鸡丝粥,几碟精致的点心,都是朱棡平日爱吃的。

朱棡也确实饿了,不再理会朱元璋,自顾自地坐下开始用膳。

马皇后在一旁不停地给他夹菜,轻声问着他在边关的生活,身体可好,妙云和清韵如何,絮絮叨叨,满是关怀。

朱元璋坐在一旁,看着母子二人其乐融融的画面,听着马皇后那些琐碎的关心,再看看只顾埋头吃饭,偶尔回答母后问题,却一眼都不看自己的儿子,心中莫名地有些不是滋味。他想说点什么,却又拉不下脸来。

朱棡在马皇后这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放松和温暖。

他慢慢地吃着饭,听着母后的唠叨,偶尔插几句嘴,说说边关趣闻,或者吐槽一下应天府的炎热。

他刻意忽略了坐在一旁,气场强大的父皇,只当他不存在。

这顿饭吃了快半个时辰。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靖康逆转:易枫传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唐:家父程咬金书虫眼中的历史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玉佩求生之路抗倭战神帝王串串烧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九鼎圣王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