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老师离开后,文科咨询区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起来。王老师拉着白玲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面前:“玲玲,这位是张老师,教了30年语文,带出过5个文科状元,你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尽管问她。” 张老师笑着握住白玲的手,声音温和:“孩子,刚才你反驳得很好,有勇气、有想法,这就是文科生最珍贵的品质。别因为刚才的小插曲影响心情,我们来聊聊你关心的学习问题吧。” 白玲赶紧拿出笔记本,翻开“语文学习”那一页:“张老师,我想问问高中语文怎么平衡阅读和写作?我总觉得花时间读课外书会耽误做题,可是不读又没素材写作文。” 张老师从包里拿出一本《读者》,指着里面的文章说:“其实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你可以每天花20分钟读一篇优质文章,比如这篇《母亲的手》,里面的细节描写很生动,你可以把‘母亲缝衣服的动作’‘手上的老茧’这些细节记下来,以后写亲情主题的作文就能用到。而且阅读能培养你的语感,让你写作文时更流畅,这比盲目做题有用多了。” 她又拿出自己的备课笔记,上面贴满了剪报:“你看,我把好文章的精彩段落剪下来,按‘亲情’‘梦想’‘成长’分类贴好,备课的时候能用到,也能推荐给学生。你也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素材本,积累多了,写作自然就轻松了。” 白玲看着张老师的笔记,眼睛一亮:“谢谢张老师!我回去就做素材本,每天坚持阅读和积累。我还想问问,文言文总是看不懂,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呀?” “文言文要‘慢读’,”张老师耐心解释,“先结合注释理解大意,再逐字逐句分析,把常见的实词、虚词记在本子上,比如‘之’‘乎’‘者’‘也’的用法,积累多了自然就懂了。你可以每天读一篇短文言文,比如《论语》《孟子》里的选段,既能学文言文,又能积累人生道理,一举两得。” 旁边一位学文科的学姐也凑过来:“学妹,我之前文言文也不好,后来用张老师的方法,每天读一篇短文,还把文言文中的故事讲给我弟弟听,不仅记住了知识点,还觉得文言文很有趣。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白玲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文言文故事讲解法”,心里的疑惑渐渐解开。她又问了历史时间线整理、政治大题答题技巧等问题,张老师和学姐都耐心解答,还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借给她参考。 这时,之前红眼眶的女生也走过来,小声问白玲:“同学,你能教教我怎么整理历史时间轴吗?我总记不住朝代顺序。”白玲笑着点头,拿出自己画的时间轴:“你看,我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朝代,每个朝代旁边写重要事件,比如唐朝写‘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还会画个小图标,这样就很容易记了。我们可以一起整理,有不懂的地方还能问张老师。” 女生开心地答应,两人凑在一起,拿着彩笔开始画时间轴。张老师看着她们的背影,笑着对王老师说:“这孩子不仅自己学得好,还愿意帮助别人,以后肯定能成为优秀的文科生。” 咨询会快结束时,张老师送给白玲一本《古文观止》:“这本书里都是经典的文言文,你慢慢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记住,文科学习没有捷径,但只要你保持热爱、坚持积累,就一定能看到成果。” 白玲接过书,郑重地说:“谢谢张老师,我一定会好好读,不辜负您的期望。”她看着手里的书,看着身边一起整理时间轴的同学,突然觉得,刚才的尴尬插曲不仅没影响自己,反而让自己更坚定了选文科的决心——文科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还有温暖的老师和同学,这样的学习之路,一定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