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碎片如同汹涌的潮水,冲击着苏珩尚且稚嫩的心神。那源自灵魂深处的悲怆、守护的执念,以及《星魂古经》筑基篇的完整信息,让他一时间有些恍惚,仿佛一脚踏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他不再是那个只知在山谷中读书嬉戏的单纯孩童,灵魂深处,已然烙印上了万古前的风霜。
云璎并未打扰他。她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如同亘古存在的雪山,为他提供着无声却坚实的依靠。她能感觉到,苏珩的气息在剧烈波动后,正逐渐趋于一种奇异的平衡——属于此世孩童的纯粹生机,与苏醒的古老灵魂道韵,开始缓慢而艰难地融合。
良久,苏珩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眼中的迷茫与悲伤渐渐沉淀,化为一种更加坚定的光芒。他抬起头,看向云璎,声音虽然还带着一丝沙哑,却清晰而沉稳:“姐姐,我……好像明白了一些。”
他不再追问那些破碎记忆的细节,也不再困惑于自己究竟是谁。正如云璎所说,他就是苏珩,此世的苏珩。那些记忆与力量,是他的一部分,是他需要理解和掌控的工具,而非定义他的枷锁。
“《星魂古经》……”他轻声念诵着烙印在灵魂中的功法名称,下意识地按照筑基篇的描述,尝试引导体内那微弱的气流与周天星辉建立更清晰的联系。这一次,不再是盲目的模仿和感受,而是有了明确路径的引导。虽然依旧生涩,效率却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云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能如此快地稳定心神,并开始实践,兄长的转世心性,果然非凡。
“筑基之道,在于根基稳固,在于灵台清明。”她开口,声音清冷,却如同甘泉流淌过苏珩的心田,抚平他因骤然获得大量信息而产生的最后一丝躁动,“莫要贪快,循序渐进,以神魂沟通星辉,以星辉洗练肉身,以肉身承载道韵。你手中的古籍,便是你最好的引路明灯,其上的灵魂印记,会随着你修为提升,逐步解封更多奥义。”
苏珩认真聆听,将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他知道,这是云璎姐姐在为他指引前路。
接下来的日子,苏珩的生活重心完全转移到了修炼《星魂古经》上。他不再需要爷爷催促读书,也不再需要云璎暗中引导。每个夜晚,他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山谷中,怀抱古籍,心神沉入那玄妙的功法运行之中。
他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周身汇聚的星辉愈发浓郁纯净,隐隐在他体外形成了一层极淡的银色光晕。他的身体在星辉与那丝生命能量的共同滋养下,变得更加轻健,五感也敏锐了数倍,甚至能听到远处花瓣绽放的细微声响。最显着的是他对基础符文的掌握,有了明确的功法作为根基和精神力引导法门,他勾勒符文的速度、稳定性和效果,都有了质的飞跃。那代表“坚固”的符文,已能在他身前维持三息之久,足以抵挡普通利箭的射击。
苏老丈将孙子的变化看在眼里,心中复杂难言。他既为孙儿的成长感到高兴,又为那即将到来的、因这非凡天赋而引来的风雨感到深深的忧虑。他更加沉默,只是每日为苏珩准备药浴,用各种不知名的草药熬煮成漆黑如墨的汁液,帮助他强健筋骨,稳固初生的灵力。
而云璎,在确认苏珩步入正轨后,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对外界威胁的监控与自身的准备上。她以生命道种为核心,结合流萤界的本源,开始在萤花山谷周围布下更加强大的守护禁制。这不再是单纯的隔绝与净化,更融入了《星魂古经》中一些涉及星辰轨迹变化的玄奥,使得整个领域的防御变得更加灵动且难以捉摸。她甚至分出一缕神念,遥遥锁定着星辰塔楼船和“暗巢”可能来袭的方向,时刻警惕着。
\\---
风暴来临前的压抑,并不只存在于萤花山谷。
星辰塔总部,在接收到墨衡发回的详细情报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位能够施展“生命回溯”、守护着一位天赋绝伦的转世之魂的神秘强者,其价值与潜在风险,都足以让星辰塔的高层重视。
经过激烈讨论,一道新的指令跨越星域,传达到了墨衡手中:“暂缓接触,持续观察,评估其与‘上古星魂宗’之关联。非必要,不得与之冲突。若其有难,可在不危及自身前提下,酌情提供有限援助。”
这道指令充满了权衡与算计,既想拉拢,又心存忌惮,还想在可能的危机中牟利。墨衡接到指令,心中稍定,至少暂时不需要与那位深不可测的女子正面为敌了。他操控楼船,再次向后撤离了数个星域的距离,只留下最隐蔽的观测法器,远远监视着流萤界的能量变化。
而“暗巢”方面,气氛则截然不同。
那猩红瞳孔的主人——“噬魂尊主”,已然确定了行动方案。收集“蚀界大阵”材料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同时,他派出了麾下更为精锐的“影狩”小队,先行潜入流萤界,并非为了攻击,而是为了散布恐慌、制造混乱,并寻找那守护领域的薄弱点,为后续尊主亲临和大阵启动,创造最佳时机。
数道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借助特殊的空间隐匿符箓,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流萤界。他们并未靠近萤花山谷,而是分散开来,如同滴入清水的墨点,向着几处人口聚集地渗透而去。
筑基于微末的薪火正在稳定燃烧,而席卷世界的风暴,也已悄然掀起了第一片青萍之末。萤花山谷的宁静,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苏珩每多掌握一个符文,每多运转一周天功法,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碰撞,积蓄着一分至关重要的力量。而云璎,则如同张开了无形羽翼的守护神,冷眼看着暗流涌动,等待着雷霆击落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