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目光中的含义更加复杂。
有恍然大悟,有羡慕,有更深层次的审视,甚至有一丝敬畏。
市委主要领导特批!
每天两小时外出处理要务!
这已不仅仅是重视,更是一种无声的宣告:这个年轻人所承担的工作,其重要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中青班严格的纪律。
这背后的意味,让这些深谙体制规则的学员们心中波澜起伏。
开学典礼和班级见面会结束后,时间已近中午。
班主任拍了拍手,招呼大家:
“同学们,上午的议程就到这里。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去食堂用餐,下午两点半,准时回到这个教室开始我们中青班的第一堂正式课程。”
学员们纷纷起身,说说笑笑地跟着班主任走出教学楼,前往党校食堂。
经过一上午的正式场合,大家似乎都稍稍卸下了一些职务带来的拘谨,更像是一群重返校园的学生。
食堂宽敞明亮,菜品琳琅满目,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确实比一般机关食堂要丰盛一些。
学员们自觉地排起队,拿着餐盘依次选取自己喜欢的食物。
王成功有意放慢了脚步,等大部分同学都打完饭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始挑选。
他习惯性地观察着人群,看到许多同学习惯性地按照熟悉的单位或地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找位置坐下。
当他端着盛好饭菜的餐盘,正在寻找空位时,听到有人喊他:“成功!这边,这边有空位!”
王成功循声望去,市委办人事科的张明正坐在靠窗的一张大圆桌旁,朝他挥手。
那张桌子已经坐了好几个人,王成功一眼就看到了新当选的班长、市府办副主任林正波,他正微笑着看向自己。
王成功略一迟疑,便端着盘子走了过去。
走到近前,他才看清这一桌的“阵容”:
除了张明和自己,在座的还有临湖区的副区长姚海生、双化县的副县长赵志勇,以及三位市局的副局长。
清一色的副处级领导,张明作为市委办人事科的科长,是正科级,但人事岗位特殊,地位超然,坐在其中也说得过去。
而自己,一个刚刚提拔一个多月的副科长,坐在这里,就显得格外突兀了。
“成功来了,快坐快坐!”
林正波热情地招呼着,指了指张明旁边的空位,“正好我们这桌还有位置。”
姚海生副区长也笑着接口:“就是,王科长,别客气,现在咱们都是同学,随便坐。”
其他几位副局长也纷纷点头附和,态度都很随和。
王成功心中和明镜一样。都是同学不假,但为什么偏偏是这几个副处级领导很“自然”地坐在了一桌?
这绝非偶然。
官场中的层级观念,即使在党校这样相对纯粹的学习环境里,也依然无形地存在着。
他们邀请自己同坐,一方面是出于同单位张明的引荐,更重要的,恐怕是看了潘部长在开学典礼上那番“重点介绍”和自己即兴发言的面子,是一种认可的信号。
他脸上不动声色,露出谦逊的笑容,礼貌地回应:“谢谢林班长,谢谢各位同学。那我就不客气,和大家一起用餐了。”
说着,他在张明身旁的空位坐了下来。
他这一坐,引来了其他餐桌不少学员的目光。
显然,王成功能与这批副处级骨干同坐一桌谈笑风生,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让一些学员心中重新掂量着这位年轻同事的分量。
午餐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大家边吃边聊,话题天南海北,从党校的伙食聊到课程安排,从各自单位的工作趣事聊到对当前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
林正波作为班长,很善于引导话题,照顾到每个人的发言;姚海生性格爽朗,说话风趣;
赵志勇沉稳内敛,但言谈间逻辑清晰;
几位副局长也各有特点。
张明则不时插话,活跃气氛。
王成功大多时候是安静地倾听,偶尔被问到城市更新项目或是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他才言简意赅地发表一些见解。
态度谦和,但观点清晰言之有物,显示出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沉稳,让在座的几位领导眼中不时闪过赞赏之色。
餐后,大家起身离开食堂时,林正波、姚海生等人纷纷主动拿出手机,与王成功互相留存了联系方式。
“成功,以后常联系!”
“有什么需要交流的,随时打电话。”
这种主动示好,显然不仅仅是客套,更是一种对未来人脉的投资。
王成功也一一礼貌回应。
下午两点半,课程准时开始。
第一堂课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精髓解读》,由省里985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位资深教授讲授。
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信息量大,教授讲得深入浅出,学员们听得全神贯注,笔记记得飞快。
王成功同样不敢懈怠,理论功底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必须扎扎实实学好。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晚餐和休息时间,紧接着就是晚自习。
晚自习并非自由活动,而是安排了紧凑的教学内容,先是小组讨论,围绕下午的课程内容交流心得,然后是案例教学,分析一个区域发展的实例。
整个过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直到晚上九点,班主任才宣布今天的课程全部结束。
高强度学习了一整天,王成功感到有些疲惫,他正准备回宿舍洗漱休息,然后给赵雅雯打电话谈谈情。
刚走出教学楼,就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成功!等一下。”王成功回头,见是班长林正波和临湖区副区长姚海生一起走了过来。
林正波笑着问道:“怎么样,累不累?要不要一起去操场跑跑步,活动活动筋骨?”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锻炼邀请,更是一种延续白天社交、加深私下交流的信号。
王成功瞬间明白了他们的用意。
他立刻压下回宿舍的念头,脸上露出欣然同意的表情:“好啊林班长!我也正觉得坐得有点僵,想去运动一下呢。”
这种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往往比课堂上的正襟危坐更能拉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