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强脸色一僵,强作镇定地说:新人嘛,多熟悉熟悉环境。
许莉也接话道:是啊,我看小王这几天净干杂活了,正经业务一点没接触。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科招了个临时工呢!
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办公室里其他同事都抬起头来,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林伟强脸上挂不住,但又不好发作,只得硬着头皮说:我这也是为了培养小王,让他尽快熟悉工作。
就在这时,王成功复印完文件回来,正好听到这番对话,知道科室内的其他人对此已经很不爽了,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思索片刻开始打圆场:
谢谢小琴姐、莉姐关心。林科也是为了培养我,让我尽快熟悉起来。做点杂活没什么的。
谢小琴看着王成功,无奈地摇摇头:成功啊,你就是人太好了,有些人就是看你好欺负。
许莉也附和道:是啊,这么好的人才,整天被使唤着干杂活,真是大材小用。
两人对林伟强的态度更加恶劣,几乎不再掩饰心中的不满。
林伟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但想到章云飞副主任和农业局张国局的交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我行我素。
一天,王成功依然在各种各样的杂活中度过:送文件、取快递、整理档案、甚至帮林伟强泡茶倒水。但他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每项工作都认真完成。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谢小琴和许莉特意坐在王成功旁边。
成功,你别太老实了。谢小琴低声说,林伟强明显是在刁难你,你就不会反抗一下?
许莉也劝道:是啊,你越顺从,他越得寸进尺。要不要我们帮你向杨科长反映一下?
王成功感激地笑笑:谢谢两位姐姐关心。但我刚来没多久,还是多做事少说话比较好。这些杂活虽然琐碎,但也能让我更快熟悉环境。
两人见王成功如此坚持,也不好再说什么,但心中对林伟强的不满又加深了几分。
下午,杨丽副科长从外面开会回来,回到综合科就察觉到气氛不对。
她看到王成功又在帮林伟强整理文件,而谢小琴和许莉则一脸不忿地瞪着林伟强。
怎么回事?杨丽皱眉问道。
谢小琴立即告状:杨科,林科又让成功干杂活呢,成功都来好几天了,正经业务一点没接触!
杨丽看向林伟强,目光严厉:林科,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说过让成功跟着柏科学业务吗?
林伟强支支吾吾地解释:杨科,我是想让小王多熟悉熟悉各部门的情况...
熟悉情况也不是这么个熟悉法!
杨丽打断他,从明天开始,成功主要跟着柏科学习写材料。杂活轮流做,不能总让一个人干。
林伟强不敢再争辩,只得连连称是。
但王成功注意到,尽管杨丽发了话,林伟强依然阳奉阴违。只要杨丽不在办公室,他就会继续使唤王成功做这做那。
王成功心中明白,林伟强背后肯定有人指使,否则不会如此执着地针对自己。
但他没有声张,而是选择默默承受,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加班学习。
从周三开始,王成功也跟着同事们开始加班,科室直接服务市委主要领导,承担着大量重要文稿起草、会议筹备和紧急任务的协调落实,工作标准高、任务重、节奏快,“白加黑”、“五加二”是科室里许多同事真实的工作状态。
作为新人,王成功看到科室里的同事们经常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大家都毫无怨言,自己刚上班这两天准点下班还好,要是经常这样,在科室里的影响就不好了。
每天晚上,王成功会留在办公室,仔细研究各类文件资料。
他首先从综合科经手的各类材料入手:领导讲话稿、工作报告、政策文件、会议纪要...每一份文件他都认真阅读,分析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成功,还不走啊?柏爱民晚上9点看到王成功还在加班,有些惊讶。
王成功抬起头,笑了笑:柏主任,我想多看看以前的材料,学习学习。
柏爱民赞许地点点头:好,有这份心很难得。不过也别太晚,注意身体。
谢谢柏科关心,我看完这份就走。
王成功不仅学习文件,还开始整理市委办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他注意到,虽然综合科是核心部门,但在文件管理、信息传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
一天晚上,杨丽加班到很晚,路过综合科办公室时,看到灯还亮着。她推门进去,发现王成功正对着一堆文件认真做着笔记。
成功,这么晚还在加班?杨丽有些意外。
王成功连忙起身:杨科,我想多学习学习,尽快熟悉业务。
杨丽走到王成功身边,看了看他正在整理的材料,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这些都是往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材料,你看得很仔细啊。
这些材料写的很细,我想多聊聊我们市的基本情况。王成功真诚地说。
杨丽点点头:好,有这份钻研精神很好。
谢谢杨科关心,我年轻,多学点没坏处。
杨丽看着王成功专注的神情,心中对这个年轻人更加赏识。她想起自己刚进机关时的经历,也是靠加班加点地学习才快速成长起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王成功白天依然会被林伟强安排做一些杂活,但他不再抱怨,而是高效完成后再投入到业务学习中。
晚上则坚持加班,深入研究各类文件材料。
谢小琴和许莉看在眼里,对王成功更加同情,对林伟强更加不满。
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也逐渐站到了王成功这边。大家都看得出来,王成功是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而林伟强的行为明显是在刁难新人。
周五下班前,杨丽副科长特意来到王成功的工位前:成功,这周辛苦了。周末好好休息,刚上班第一周,别太累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