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赵主任从县城回来,刚进家门,就看见媳妇搂着她堂妹陈玉妹安抚。
“这是怎么了?”
这些日子不是他媳妇哭,就是这个堂妹哭,赵主任头都被哭炸了。
他赶紧把盖过章的录用通知举起来,“玉妹,看看,你那个什么连长妹妹的录用通知。”
说实话,他是看不上陈玉妹这种上赶着行为,这都没嫁过去,都能把人工作提前安排好,要真结婚了,不得被抽骨吸血啊!
至于那个连长妹妹,长是长得怪好,但做的事属实不地道。
不过这属于那边愿打,这边愿挨,倒霉的只有他。
结果他刚把这录用通知递过去,自己媳妇扭头埋怨的瞪着他。
“你录了谁?那边说都没见到你。”
“沈袅啊!”赵主任茫然。
“姐夫,他们姓刘,不姓沈。”
“姐夫,你要不想给安排工作就直接说,何必在中间搞这么一出?”
陈玉妹哭哭啼啼喊出来,今天她满心欢喜的跟刘晓军见面,却被他狠狠批评了一顿,说他们家不讲信用,答应了的事做不到。他带着妹妹高高兴兴去应聘,却得到已经录了别人的通知,害他妹妹伤心难过。
她爱慕刘晓军,不光因为他是军人,主要还是因为她以前在海里突然腿抽筋,差点淹死的时候被刘晓军救起,自此刘晓军在她心中的形象伟岸又高大。
陈玉妹自认为自己配不上刘晓军,他是连长,很快就能升副营。至于她,长得不好皮肤又黑,就是普普通通阿妹,也就是家里条件在崖县还算可以。但刘晓军是京市人,家里条件更好。
之前刘晓军就说了,给他妹妹安排工作其实也是为了他们的将来,这样妹妹就不用靠他们养着,有工作还能挣工资补贴他们,以后也能挑选更好的男人。她做了这些,妹妹一定会敬重她这个嫂子,婆婆也会更加爱护她。
哪知道这都安排好了的事,岔子出现在姐夫身上。
赵主任也是做了事还惹一身骚,又无端端被舅家小姨子指责一顿,当即觉得没面子。
这会他也搞明白情况,工作确实给错了人,但这事能怪他?
“我之前就千叮咛万嘱咐,要早点来,结果呢,都快晌午了还没来。好不容易来个人,也是京市来随军的,我还以为就是你那个对象妹妹呢。”
“再说,你们之前也不说清楚姓什么叫什么,成天就是哭着逼我安排工作,我安排了啊,他们自己的事不上心,还要我送上门吗?”
他好歹也是一个供销社主任,平时出门谁不对他恭恭敬敬的?工作又不是没安排,他们自己不早些来怪谁?
“姐夫,把这份工作换给我对象他妹妹!”
陈玉妹没瞧见她姐夫面色不对,胡搅蛮缠的说道。
赵主任媳妇也赶紧开口,“是啊是啊,赶紧的换了,你要不换咱俩也过不下去。”
眼瞅这俩一个开始哭一个开始瞪,连自己媳妇都要跑。
赵主任深吸一口气,不是不能换,这通知刚盖章,还没发出去,大不了明天再去盖一份,就说今天来的那个女孩不合适,反正操作都在他。
就是人家也是来随军的,到手的工作飞了,不得闹起来?
但这事和他无关了,那是小姨子对象的事,也不是他得罪人。
“行,你把你对象资料给我,我明天再去盖个章。”
……
下午和吴清川坐小船回来后她在招待所打坐打了一下午,五点左右出门到张翠花家。
中午没看到沈袅和吴清川回来,张翠花就把早上赶海捡的那些海货养着。
“那孩子去医院怎么说?没事了吧?”
“没问题,就是肋骨断了一根,我做心肺复苏需要大力按压,给按断的。”
“害,要不是你去抢救,那孩子可不是肋骨断的事。”
张翠花眼睛看得清清楚楚,小孩躺那一点反应没有,脸都快青了,要不是沈袅有抢救的法子,就算送医院也救不回来。
断一根肋骨还是丢了性命,怎么选谁都清楚。再说小孩恢复快,肋骨很快就能养好。
“当妈的长得面生,也不知道是哪家的?人家没有跟你道谢?你可是救命恩人,按老规矩一家都要上门磕头呢。”
瞧穿着啥的还怪体面,像是军属,就不知道是哪一家。
“我不清楚啊,都什么年代了,还磕头。”沈袅失笑,“是刚好赶上,又比较幸运把人救了,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甭管什么时候救人都有风险,尤其这年代好多人不知道心肺复苏这种急救方式,要是没救回来,没准人家还要怪她耽误送医院,不过当时她没空多想。
张翠花啧啧两声,突然在沈袅脸上轻轻掐一下。
“你这个小妮子,不光漂亮,心地还善良得很,吴团长有你这个媳妇真是好命。”
被调侃的沈袅摸摸小脸,“好命不好命的再说,咱们晚上有好口福是真的。”
处理海货到六点,张翠花家几个孩子都回来了,全都是男孩,最大的读五年级,最小的才一年级。
部队里有育儿所,上小学之前的孩子都能送去,就是上小学以后得去镇上。
不过部队为了这些孩子还特意申请了一辆班车,每天早上七点出发送孩子们去学校,下午五点半开始接回来。
一天只跑两趟,部队在镇上上班军家属都会乘坐这趟车上下班,等沈袅去供销社当售货员,也可以坐这趟车上下班。
和张翠花处理海货期间,沈袅也顺便告诉对方自己找到了供销社售货员的工作。
可把张翠花羡慕坏了,羡慕归羡慕,张翠花也不肖想。
毕竟沈袅学历高长得好,那供销社招人的要是不瞎,怎么着都得选她。
并且张翠花还说,沈袅这是做好事有好报。
不然她怎么逛个供销社都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
孩子们回来沈袅和张翠花俩人也在厨房忙活起来。
辣炒海蟹、葱烧海参、椒盐皮皮虾、海胆蒸蛋,再随便炒了几道菜,最后把蒜蓉生蚝端上桌。
几个孩子早就香迷糊了,但张翠花说要等李建国和吴清川来才开饭。
只不过这俩人还没来,倒是许主任先登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