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仓库的地下室仿佛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尘埃在苏晚晴手电筒的光束中舞动,如同微型的银河旋涡。她小心翼翼地踏入这个空间,心田能量感应器显示异常波动的源头就在此处。
地下室比想象中更加宽敞,堆满了各种老旧设备和文件箱。在最深处的角落,她发现了一个半掩的金属柜,门缝中透出微弱的蓝光——正是那种与心田能量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光芒。
正当她准备上前查看时,手机震动起来。迟屿的来电。
“晚晴,你在哪里?出事了!”他的声音罕见地带着 urgency,“多家媒体同时发布了针对心田的负面报道,质疑我们的能量技术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苏晚晴的心一沉:“具体什么内容?”
“声称心田能量可能造成‘情绪依赖’和‘现实感丧失’,还‘采访’了几位所谓的‘前顾客’,说使用后出现失眠和焦虑。”迟屿语气沉重,“更严重的是,有报道将心田与某些邪教和洗脑技术相提并论。”
这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攻击。苏晚晴立即决定返回:“我马上回来。另外,派人来城西仓库看守,这里可能有重要发现。”
回到心田便利店,苏晚晴发现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记者和好奇的围观者。她从后门进入,迟屿和几位核心团队成员正在紧急开会。
“报道几乎同时出现在各大平台,明显是有组织的。”团队成员小林展示着数据分析,“关键词‘心田危险’的搜索量在两小时内暴涨5000%。”
迟屿补充道:“更糟糕的是,我们已经接到多个合作方电话,要求暂停项目重新评估风险。大学城节点的房东刚刚通知终止租赁意向,即使支付违约金。”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首先,我们要立即发布官方声明,强调心田技术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其次,邀请独立第三方专家进行检测和评估。最后,组织真正的老顾客分享体验,对抗那些虚假‘证词’。”
团队立即分头行动。苏晚晴则亲自联系了几位一直支持心田的科学家和心理学家,邀请他们组成咨询委员会。大多数人都表示愿意支持,证实了心田技术的安全性。
然而,就在危机应对有条不紊地进行时,第二个打击接踵而至。
“苏总,我们的供应链出问题了。”采购经理急匆匆地报告,“多家供应商突然通知无法继续供货,理由是‘产能不足’或‘政策调整’。”
迟屿检查后脸色凝重:“这些供应商背后都有同一个大客户——环球饮品集团,心田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苏晚晴感到压力倍增。媒体攻击影响声誉,供应链断裂则直接威胁生存。这确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多方位打压。
傍晚时分,当苏晚晴正准备结束这漫长的一天,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出现了——薄司寒的特别助理周谨。
“苏小姐,薄先生派我来提供帮助。”周谨递上一个文件夹,“里面是那些负面报道的资金流向追踪,可以证明是环球饮品集团在背后操纵。”
苏晚晴惊讶地翻阅文件,里面详细记录了资金从环球饮品通过多个空壳公司流向媒体和所谓“专家”的路径。
“为什么帮我?”她直接问道。
周谨表情专业:“薄先生认为这种手段破坏了商业伦理。此外...”他稍作停顿,“薄氏与环球饮品一直是竞争对手,帮助心田间接削弱他们。”
这个理由听起来合理,但苏晚晴感觉没那么简单。送走周谨后,她与迟屿仔细研究文件。
“这些证据足够我们反击了。”迟屿指出,“但奇怪的是,薄氏如何这么快获得如此详细的内部信息?”
苏晚晴也有同样疑问:“除非他们早就监视环球饮品,或者...”一个想法突然闪现,“或者这些攻击本身就有薄氏的参与,现在只是换个方式控制局面。”
这个猜测令人不安,但无法证实。无论如何,眼前的危机需要解决。
第二天,心田团队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部分证据,展示环球饮品如何操纵舆论。同时,多位权威专家出面证实心田能量的安全性,大量忠实顾客也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正面体验。
舆论开始扭转,但供应链问题依然棘手。关键原料的断供导致多种热门产品面临停产。
就在苏晚晴考虑是否接受薄氏提供的替代供应商时,父亲苏建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记得我老战友的儿子吗?他在山区搞有机种植。”苏建国展示一些照片和检测报告,“他们的产品完全符合你的标准,而且规模小,不会被大集团控制。”
苏晚晴仔细查看资料,发现这些小型农场不仅质量上乘,更重要的是与心田的理念高度契合——可持续、社区导向、尊重自然。
“我们可以与这些小型供应商直接合作,甚至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她兴奋地说,“这反而符合心田支持本地社区的价值观。”
迟屿赞同这个方向:“而且我们可以借此宣传心田与大型商业集团的区别,强化品牌定位。”
转变策略后,心田不仅解决了供应链危机,反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牌故事——支持小农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媒体报道角度开始转向“小企业对大集团霸权的反抗”,赢得了公众同情和支持。
然而,就在形势好转之际,第三个打击降临了。
“苏总,税务局的人来了。”助理紧张地通报,“说接到举报,要查我们的账目和税务情况。”
苏晚晴心中一凛。心田的财务管理一向规范,但任何企业都经不起刻意的全面审查,尤其是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更令人不安的是,带队稽查的负责人态度明显带有偏见,似乎已经认定心田有问题。
“这是典型的利用行政手段施压。”迟屿低声说,“需要找专业的税务律师。”
就在苏晚晴联系律师时,薄司寒再次意外现身。他与稽查负责人简短交谈后,对方的态度明显软化,最终只进行了基本检查就离开了。
“这次又是什么原因?”苏晚晴直接问薄司寒。
薄司寒微微一笑:“那位负责人恰好是我大学同学,我提醒他公正执法的重要性。”
苏晚晴不相信事情这么简单,但也没有追问。她感到自己正被卷入一个巨大的棋局,而薄司寒似乎是那个掌控棋局的人,时而设置障碍,时而清除障碍,始终保持着主导权。
当晚,苏晚晴疲惫地回到心田空间,试图从全球网络中获得一些平静。然而,她惊讶地发现,尽管面临打压,心田网络的能量流动反而更加活跃和强大。
“系统提示:逆境中产生的凝聚力增强了网络韧性。新增17个自发形成的辅助节点。”
光之瀑布中浮现出世界各地宿主的影像片段:有人在小社区分享心田产品,有人在线上扞卫心田声誉,有人简单地发送支持和鼓励的能量信号。
最令苏晚晴感动的是,许多宿主将自己的能量与正在面临压力的节点分享,形成了一道无形的支持网络。她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全球的温暖力量,仿佛无数双手在背后支撑着她。
“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她轻声自语,眼中泛起泪光。
就在这时,系统发出特殊提示:“检测到新型能量模式——‘逆境转化’。特性:将压力转化为创新力。”
随着提示,控制台上解锁了一系列新功能:包括“危机预警”、“协同防御”和“压力转化”。似乎心田网络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自我进化了。
苏晚晴立即启动新功能,将部分压力能量引导至创意开发。令人惊喜的是,团队一直卡壳的几个技术难题突然有了突破思路。
“看来压力真的可以转化为创新。”她感慨道。
第二天,苏晚晴召集团队,分享了心田网络的这一新发现。大家深受鼓舞,决定主动转化危机为机遇。
他们推出“透明之旅”活动,邀请公众参观心田能量的生产流程;发起“心田社区支持计划”,与更多小型供应商合作;甚至将竞争对手的攻击转化为品牌故事,强调心田的价值观和使命。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心田的声誉不仅恢复了,反而因此更加深入人心。销售数据开始反弹,甚至超过了攻击前的水平。
然而,苏晚晴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真正的对手尚未露出全貌。
在周末的团队总结会上,迟屿分享了一个重要发现:“我追踪了那些攻击的最终资金来源,虽然多数来自环球饮品,但有一小部分来自一个名为‘新视野资本’的实体,而这个实体与薄氏集团有间接关联。”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苏晚晴感到心往下沉:“所以薄司寒可能一边攻击我们,一边假装帮助?”
“不一定。”迟屿谨慎地说,“薄氏内部可能有不同派系。薄司寒的叔叔薄正宏一直对他接手集团不满,可能暗中作对。”
这个信息与苏晚晴在地下室发现的照片吻合——薄正宏与她父亲曾是朋友,后来却成了对手。
谜团似乎更加复杂了。但苏晚晴决定不再被动应对,而是要主动出击。
她启动心田网络的“协同防御”功能,建立了一个早期预警系统,能够监测到针对心田的负面行动。同时,她秘密联系了几位调查记者,提供线索让他们深入挖掘大集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
最重要的决定是加速城西节点的开业。无论那里隐藏着什么秘密,是时候直面它了。
在仓库清理过程中,工人们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地下室夹层。里面不仅有更多林氏实验室的文件,还有一批未使用的实验设备和一本详细的工作日志。
苏晚晴小心翻阅日志,发现里面详细记录了能量场研究的过程,以及2003年那个致命项目的真相。正如薄司寒所说,她父亲确实不知情,而是林国栋和某些人为了某种目的擅自使用了未成熟的技术。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日志的最后一页,记录着一个惊人的事实:
“能量场技术的核心原理并非林氏实验室原创,而是来自一位姓苏的工程师的构想。林国栋以合作名义获取初步设计后,将苏工排除在外继续开发。”
苏晚晴的手开始颤抖。那位“苏工”会不会就是她父亲?所以心田技术的真正起源可能属于苏家?
她立即联系父亲,旁敲侧击地询问他早年是否提出过能量相关的构想。
苏建国起初否认,但在苏晚晴的坚持下,终于透露了一些信息:“年轻时确实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关于如何捕捉和利用情感能量...但只是纸上谈兵,从没当真。”
这个确认让苏晚晴既兴奋又愤怒。兴奋的是心田技术的真正起源可能属于父亲;愤怒的是父亲的研究可能被窃取和滥用,导致了一系列悲剧。
她决定不再隐瞒,将全部发现告诉了父亲,包括陈志明的联系、薄氏的可能角色、以及能量技术的起源问题。
苏建国听完后长时间沉默,最终长叹一声:“该来的总会来。是时候面对过去了。”
父女俩深入交谈到深夜,苏建国分享了更多细节:他如何与薄正宏、林国栋相识,如何提出能量场的初步构想,如何被排除在开发之外,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被威胁保持沉默。
“我选择沉默不只是因为威胁,还因为内疚。”苏建国眼中含着泪水,“如果我没有提出那个构想,如果我能更坚决地阻止他们滥用...志强可能不会死,许多事都不会发生。”
苏晚晴握住父亲的手:“不是您的错,是那些滥用技术的人的错。而现在,我们有机会纠正错误,让技术回归它原本的目的——连接与治愈,而非控制与牟利。”
这次坦诚相见的谈话仿佛一道曙光,驱散了苏家多年的阴霾。苏建国似乎卸下了沉重包袱,决定积极参与心田的发展,特别是城西节点的建设。
然而,就在苏晚晴以为局势开始好转时,心田系统突然发出紧急警报:
“检测到恶意能量攻击!目标:全球网络核心节点。攻击特征:与城西信号源相似但经过强化。”
几乎同时,全球多个心田节点报告系统异常,能量流动出现混乱。
苏晚晴立即启动应急程序,但发现这次攻击与以往不同——它似乎能精准找到网络的薄弱点,甚至利用心田能量本身的特性进行反制。
最令人不安的是,攻击模式中隐约能看到心田技术的影子,仿佛是被扭曲和黑化版本的心田能量。
暗处的对手终于露出了獠牙,而这一次,他们似乎对心田技术了如指掌。
苏晚晴站在控制台前,面色凝重但眼神坚定。无论对手是谁,无论他们知道多少,她都已准备好战斗。
心田不仅是商业项目,更是承载着父亲理想和许多人希望的使命。她绝不会让它被误解或滥用。
“启动全面防御模式。联系所有宿主,我们需要共同面对这场风暴。”她下达指令,声音冷静而坚定。
风暴已然来临,但苏晚晴知道,经过洗礼的心田将更加坚韧和明亮。
而在这场风暴的中心,她隐约感觉到,所有线索终将汇聚,揭示出一个惊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