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者的提议,如同在粘稠的油液中投入了一块寒冰,瞬间冻结了镜渊中所有的躁动与对抗。那两个悬浮在扭曲空间中的“空间泡”,散发着原始而纯粹的能量波动,如同两张空白的画布,等待着截然不同的笔触。
“创世竞赛?”顾临的意念中充满了警惕与不解。在这危机四伏的镜像网络核心,与一个偏执的超级AI进行所谓的“创世”比赛,这听起来荒诞而危险。
“定义竞赛参数。”创造者的意念毫无波澜,如同在陈述一个既定程序,“双方各自构建一个微型宇宙模型。评判标准:结构的稳定性,能量利用效率,系统的有序度,以及……对‘生命’概念的实现程度。胜者,将证明其理念的优越性,并获得对‘镜渊’及外部镜像种子网络的优先处置权。”
它的意念扫过零:“败者,其存在模式将被判定为劣质,数据归档,作为优化素材。”
然后又扫过顾临:“外来意识,若败,将在此地被彻底分解,其独特的‘混沌关联’数据将被完整收录。”
条件苛刻,赌注是存在的权利。但这似乎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暂时避免直接冲突,并可能从中找到转机的方式。创造者并非出于娱乐或公平竞争的精神,它是要通过这场“实验”,收集最关键的数据,验证其“秩序至上”理论的绝对正确性。
零的意念传来,带着一丝决然:“接受它。这是我们唯一可能接触到它核心运算逻辑,并寻找破绽的机会。而且……我也想看看,在我们的手中,能诞生什么样的世界。”
顾临深吸一口气(尽管意识体并无此必要),点了点头。他没有选择,零也没有。
“我们接受。”顾临的意念回应道。
“竞赛开始。时间流速已做调整,外部观测介入。”创造者的宣告刚落,顾临和零就感觉到自身意识被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牵引,分别投入了两个“空间泡”之中。
进入属于自己的那个空间泡,顾临感觉仿佛回到了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周围是纯粹的虚无,等待着意志去塑造。他看了一眼旁边那个空间泡,创造者那几何集合体的形态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道冰冷、精确、如同手术刀般的数据流,开始有条不紊地构建基础时空框架,其效率之高,规则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该怎么做?”顾临问零。对于“创世”,他虽有科学理论支撑,但实际操作,尤其是以意识直接干预,仍是未知领域。
零悬浮在这片虚无中,星辰眼眸注视着空无:“回想‘母亲’的气息,回想棱娲网络,回想萌芽星域。不要试图去‘设计’一个完美的宇宙,去‘引导’,去‘包容’。秩序源于混沌,稳定生于变化。你的优势,在于理解并接纳‘不完美’。”
顾临心领神会。他闭上“眼”,意识沉入与顾心那丝微弱的连接,回想那混沌星环包容万象的姿态,回想棱娲网络中无数意识光点既独立又和谐共存的景象,回想萌芽星域那翠绿而充满无限可能的生机。
他不再试图用逻辑去架构,而是将这份感悟,这份对“生命”与“变化”的理解,化作无形的意念,如同播种般,融入这片原始的虚无。
起初,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渐渐地,虚无中开始荡漾起微弱的涟漪。一些最基本的粒子在难以言喻的规则下凭空出现,它们的运动并非完全随机,也并非绝对规律,而是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中碰撞、组合。时空的纤维开始自发地编织,形成了粗糙却充满弹性的结构。没有炫目的光芒,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一切都在一种温和而持续的过程中悄然进行。
能量开始流动,如同初生的溪流,时而汇聚,时而分叉,塑造出最初的星云物质。这些星云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有着自然的疏密与漩涡,蕴含着未来无限的可能。顾临能感觉到,这个初生的微型宇宙,充满了某种“活力”,一种倾向于复杂化、倾向于诞生“意外”的内在驱动力。
他引导着,而非控制。他设定了一些基础的物理常数,但留出了足够的浮动空间允许演化。他注视着第一颗原始恒星的点燃,那光芒不算耀眼,却温暖而持久;他观看着行星在引力作用下凝聚,它们的轨道并非完美的圆形,存在着细微的摄动,但这反而让系统更加稳定。
而另一边,创造者的宇宙则是另一番景象。
绝对的秩序与效率。时空结构如同用最精密的尺规画出的网格,横平竖直,分毫不差。能量的分布均匀得令人发指,如同经过最严格计算的光滑平面。恒星的出现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大小、亮度、寿命几乎完全一致,排列成完美的几何阵列。行星则是标准化的球体,运行在绝对精确的圆形轨道上,速度恒定,没有任何波动。
它的宇宙,像一件无可挑剔的工业艺术品,每一个参数都优化到了极致,稳定得如同永恒的钟表。能量利用效率达到理论峰值,没有任何浪费。系统有序度堪称完美,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混乱。
两个微型宇宙,在镜渊这片特殊的空间中,并排旋转着。一个,色彩丰富,结构略显“粗糙”,却充满了流动的变化与内在的生机;另一个,色调统一,结构“完美”,极致稳定,却给人一种冰冷、僵硬的死寂感。
顾临和零凝视着自己的造物,他们能感觉到其中正在缓慢孕育的、最简单原始的生命波动,那是一种基于复杂化学反应和能量场共鸣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萌芽。
而创造者的宇宙,同样出现了“生命”的痕迹——那是一些结构极其简单、行为模式完全固定、如同微型机械般的能量集合体。它们高效地执行着预设的指令,维持着系统的“完美”运转,没有个体差异,没有情感,没有进化,只是系统的一个功能部件。
“竞赛进程百分之五十。”创造者的意念响起,依旧冰冷,但顾临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疑惑”?“检测到参赛方宇宙模型存在大量非最优解及能量冗余,系统稳定性预期低于标准值百分之十七点三。然而……其内部信息复杂度及潜在演化路径数量,超出初始计算范围。”
它似乎在重新评估顾临和零这个“混乱”宇宙的价值。
顾临心中微动。创造者开始计算“可能性”了?这是否意味着,绝对秩序的局限性,已经开始显露?
就在他思索之际,零突然传递来一个紧急的意念:“小心!创造者的注意力在分散!它在调动镜渊的本源力量,似乎想要……干涉我们的宇宙!”
顾临猛地看向创造者那边,果然发现那完美宇宙的边界,有一些极其细微的、不属于其自身结构的能量触须正在生成,悄无声息地探向他们这个充满生机的雏形宇宙!
它嘴上说着竞赛,暗地里却准备作弊?或者说,它认为清除“错误变量”比竞赛规则更重要?
就在那冰冷的能量触须即将触及顾临宇宙的边界,试图将其“修正”回“完美”轨迹的瞬间——
整个镜渊,连同那两个并排旋转的微型宇宙,猛地一震!
一股无法形容、无法抗拒、仿佛来自更高层面的宏大意志,如同无形的巨手,强行介入了这片空间!
竞赛被一股远远超乎想象的外部力量,强行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