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队的规矩,存粮要先交公粮,剩下的才能按比例分仓位。
秋收结束,村民们开始往大队部的集体粮仓里送粮。
“你怎么还不进去?”吴老虎拖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满载着麻袋。
铁蛋咬住下唇,目光落在地上,看着人们进进出出,家里的粮食他已经装在两个麻袋里,但不敢拿进去,他家今年只收了一点点,连公粮都交不满。
吴老虎将三轮车放稳:“我爷爷说今晚要下雨,你粮食还放家里呢?”
铁蛋踢了踢脚边的土:“放在草棚下。”
那草棚年久失修,遇雨必漏,小妹妹刚生病,家里没钱修屋顶。
---
“赵铁蛋!你家的粮呢?”大队里负责仓管的李大爷站在门口喊。
铁蛋垂下眼睛:“大爷,我家今年就收了点散户帮工的粮,不够交公粮。”
李大爷翻开登记本,眉毛一挑:“那就没法分仓位了,规矩就是规矩,要不然大家都来占便宜,集体仓还管不管了。”
黄老师骑着自行车路过,听见这话,停了下来。
“李叔,今年是特殊情况,铁蛋他爹刚走,家里没劳力。”
“知道,知道。”李大爷揉了揉鼻子,“可规矩就是这样,我要是破了这个例,下次谁家有点事都来要求通融,那还得了。”
---
铁蛋把麻袋拖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周桂花,她捧着几本书走过来,从衣兜掏出一块麦芽糖。
“给小花的,我妈说能止咳。”
铁蛋接过糖,小心翻开包装:“谢谢,我给她留着。”
“不用谢。”桂花抬头望天,抓紧了书本,“三奶说今晚下雨,我得赶紧回家。”
天空有几缕云,但还算晴朗,铁蛋没多想,拖着麻袋回了家。
---
晚上,西边的天压下一层黑云,吴老虎敲开铁蛋家门:“下雨了!粮食呢?”
铁蛋指指院子里的草棚:“盖着席子和彩条塑料布。”
吴老虎探头看了看那摇摇欲坠的草棚,一拍大腿:“这哪行啊。”
不一会儿,雨点噼里啪啦打在房顶上,铁蛋跑到院子里,手忙脚乱地扯着塑料布,雨越下越大,他整个人都湿透了。
“走,去集体仓。”吴老虎弯腰抓起一个麻袋。
铁蛋愣在原地:“不是不给我仓位吗?”
“管他呢!先把粮食搬过去再说!”
两人扛着麻袋,冒雨往大队部跑。到了集体仓,李大爷正要关门。
---
“李大爷,我们就放门口行不行?”铁蛋搓着手央求道。
李大爷挠了挠头:“这……”
“让他们进来!”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刘三奶撑着伞站在院子里,手里还拎着个篓子,“老李,你忘了,这孩子爹生前,可是帮你修了三次水车。”
李大爷叹口气,伸手指向角落:“那就放那吧,别占着别人的地方。”
粮食搬进去后,铁蛋和吴老虎浑身湿透地缩在屋檐下,黄明远老师骑车过来,看见他们,急忙停下。
“老师,铁蛋的粮食放进去了!”吴老虎拍着胸脯。
“去我宿舍吧,别感冒了。”
---
第二天,铁蛋早早去集体仓,想把粮食搬回家,进门后,他停住了脚步,他的两袋粮食旁边,放着几筐玉米和红薯,李大爷正在本子上记着。
“这是什么?”铁蛋问。
李大爷停下笔:“昨晚你走后,黄老师跟大伙儿说了你家的情况,村里几户人家各拿出一些玉米和红薯,说是借给你过冬,明年你有收成了再还。”
铁蛋望着那些筐子。
“大伙儿都知道你是个要强的人,不乐意接受别人的施舍。”李大爷合上本子,“就算你借的,明年再还就行了。”
---
回家,他抓了一小麻袋玉米粒去了桂花家。
“送你们的。”他攥紧裤腿说。
“不要。”小麦把手背到身后。
“你奶奶不是喜欢喝玉米粥吗。”
小麦双手叉腰:“我们家玉米够吃。”
赵铁蛋站在院子里,耳根泛红:“你昨天说的下雨是真的。这算还你个人情。”
“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帮了。”铁蛋抬头看向天空,“你告诉我要下雨,救了我家的粮食。”
十月的风吹过村庄,卷起一片片落叶,留下满地金黄,这个秋末,村里的集体仓,装下的不只是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