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试飞场地数十公里外的一处水库旁。
几个身穿冲锋衣,戴着遮阳帽的中年男人正在钓鱼。
“老李,今天这风不小,怕是没口啊。”
“钓鱼钓的是心境,你懂个屁。”
几人正闲聊着,头顶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呼啸声。
声音由远及近,速度极快。
“什么动静?”
一个男人下意识地抬起头。
下一秒,他的眼睛猛地瞪大,手里的鱼竿“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卧槽!”
“快看天上!”
其余几人闻声望去,瞬间也被天空中的景象惊呆了。
两架飞行器,正一前一后,以极高的速度掠过天际。
其中一架,拥有着极其独特的后掠翼气动布局。
“拍下来!快拍下来!”
反应最快的那人,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对准天空就是一通狂拍。
他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作为一名资深军事爱好者,他几乎立刻就认出了那后掠翼飞行器的特殊之处。
这不是现役的任何一款飞机!
绝对是新家伙!
而且看这架势,八成是在进行什么重要的测试。
短短几十秒后,两架飞行器便消失在了云层深处。
水库边,只剩下几个面面相觑,心脏狂跳的钓鱼佬。
“我……我们是不是看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了?”
“发了,发了!这得上头条吧!”
几分钟后,几张照片,以及一段只有十几秒的视频,出现在了国内最大的军事爱好者论坛上。
【惊爆!西北上空惊现神秘后掠翼无人机!有图有真相!】
帖子发出的瞬间,整个论坛都炸了。
“我靠!这个造型,也太帅了吧!”
“后掠翼?这玩意儿不是早就被淘汰了吗?怎么又捡起来了?”
“楼上的懂不懂,这叫技术迭代!肯定是解决了以前的难题!
这速度,这机动性,绝对是侦察机!”
“推测可能是最新的科研成果!”
不到半小时,相关话题就以“御驾舰载侦察无人机”的词条,空降热搜前十。
紧接着,一些国外的媒体和情报机构也注意到了这条消息。
立刻开始对这款新型无人机的性能与用途展开各种分析和报道。
一时间,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片土地上。
……
而在万众瞩目的风暴中心,试飞场地内却是一片欢腾。
“御驾舰载侦察无人机”在完成了长达二十分钟的试飞科目后,精准地降落在指定跑道上。
减速,滑行,停止。
整个过程,完美无瑕。
观测台内,爆发出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无人机操控员走出操控方舱,立刻被众人围住,抛向了空中。
试飞结束后,总理事一行人没有立刻离开。
他们对所有参与研发的研究人员,都给予了最热情的鼓励和感谢。
随后,在107研究所领导的陪同下。
首府团队参观了研究所的临时办公点,详细了解了整个项目的研发历程。
从最初的一个概念,到图纸上的线条,再到如今翱翔天际的国之重器。
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
中午,总理事更是破例,与所有科研团队的成员们在研究所的食堂里共进午餐。
没有山珍海味,就是简单的四菜一汤。
但饭桌上的气氛,却比任何国宴都要热烈。
夜幕降临。
一场简单而隆重的表彰会,在研究所的临时礼堂里召开。
会上,总理事亲自发表讲话。
他重点表扬了康临在“御驾舰载侦察无人机”以及配套发动机技术研发中的突出贡献。
特别是康临在芯片优化、性能提升方面提出的创新思路,得到了最高级别的肯定。
“……像康临同志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才,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一定要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要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研发环境。
提供更有力的后勤支持,让他们可以专心地搞研究!”
表彰会后,总理事一行人结束了此次的视察工作,连夜返回了首府。
随着“御驾舰载侦察无人机”的试飞成功,康临在107研究所的阶段性工作,也算告一段落。
第二天,研究所的财务部门就主动找到了他。
按照国家重点项目的规定,研究所为他结算了这两个月的工作报酬。
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直接打进了康临的银行卡里。
同时,研究所的领导也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主要是询问他后续参与其他项目的意向。
对此,康临并没有立刻答应。
他需要一点时间来规划自己的下一步。
而另一件让他颇为意外的事情,也随之而来。
当初他为了应付飞洲工业集团的“考核”。
随手画下的那张新能源超跑的设计图纸,一直被留在了107研究所。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研究所里那群技术宅们,在完成了无人机的核心任务后。
竟然真的把这辆车给造了出来!
他们结合了所里最先进的5轴加工中心和工业级3d打印技术。
对康临的设计进行了微调和优化,最终将图纸变成了现实。
一辆级跑车,静静地停放在飞洲工业集团的专属车库中。
甚至,飞洲集团为这辆独一无二的跑车,出具了全套的产品合格证书和上路手续。
这天下午,康临接到了飞洲工业集团那位董事长秘书的电话。
电话那头,对方的语气恭敬而热情。
“康临同志,您好。您设计的那辆新能源超跑,已经全部制造和调试完毕,随时可以交付。”
“另外,我们董事长想邀请您,明天来一趟集团办公室,商谈一下后续合作的事宜。”
挂掉电话,康临还有点没回过神来。
这就……造出来了?
当初随手画的图,现在成了真车?
这行动力,也太强悍了点。
而在接到电话之前,康临刚刚在表彰会后,接受了几家国内主流媒体的简短采访。
面对镜头,他将大部分功劳都归于整个团队。
他简单分享了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点。
以及团队是如何协作攻关,最终找到突破思路的。
整个采访过程,康临表现得谦逊而沉稳,有理有据,又不失年轻人的朝气。
采访内容经过整理和发布后,立刻引起了新一轮的关注。
康临的名字,以及他“天才大学生”的身份,再一次提升了在科研领域的公众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