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芳姐,我有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交给你,你敢接受吗?”沈良玉接过话语问道。
“什么问题?良玉你先说说看,要是我有那能力的话,必定接受!但是别让我跟着你们去杀人放火,我怕见血!”张淑芳美目看着沈良玉好奇的问道。
沈良玉看了眼陈默,然后对张淑芳说道:“淑芳姐,现在姐夫是县令,县丞和主簿的位置还没人胜任,我打算把这两个位置让你选一个,你与姐夫一起管理平安县,你有信心吗?”
“让我做官?”张淑芳惊讶得小嘴大张,“自古就没有女人在朝为官的事,良玉你让我一个妇道人家来做官,这合适吗?”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我只看个人能力不管性别。在我眼里只有本事大小,当官没有男女之分。只要你真有能力,以后别说小小的县,就是让你做能管全天下百姓的丞相也是可以的!”沈良玉看着张淑芳继续说道:“自古没有女人做官,我就开这个先河,以后我们的人,不分男女,只要有本事就可以为官。”
“好!答应你了,姐就跟着你干,这县丞的官位我接受了,好歹我也读过些书,这么多年呆在这县衙门,大小事务也都熟悉!”张淑芳拍了拍胸脯说道。
“大胆!”沈良玉转头对李大胆下达命令。
“你们五个特战队员连同五十五名天龙军弟兄,留守平安县。你们的任务有三:第一,协助陈县令,保障县衙官员的安全及政令发畅通;第二,负责县城防务与新兵招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严明军纪!我们的士兵,必须秋毫无犯,谁敢骚扰百姓,严惩不贷!同时,要尊重并配合陈县令与淑芳姐的工作。”沈良玉命令道,最后一句特意加重了语气。
“是!总指挥放心!大胆明白!一定保护好陈县令和淑芳小姑一家子,带好弟兄们,绝不给咱天龙军丢脸!”李大胆挺直腰板,大声保证,同时对着陈默友善地点了点头。
“陈县令,公事就不叫你姐夫了啊!眼下有几件急事需立刻处理。”沈良玉转向陈默,语气转为严肃,“原县令及其心腹,暂收押入监。其余衙役,可由你与李大胆队长共同甄别,愿意留下、遵守新规的,可酌情留用。不愿意的,发放些路费,遣散回乡。”
“陈某明白,此事我即刻与李队长协商办理。”陈默立刻进入角色。
“还有一事,”沈良玉对李大胆道,“你立刻派两个特战队员,让他们去雇佣城中民夫,去清理校场的尸体。给予足够的工钱,让他们将尸体运至城外远处妥善深埋,务必多撒石灰,防止疫病。所需银钱,先从我们带回来的七百两银子中支取。”
“是!”李大胆领命,他立刻出门去安排一切。
安排完这些,沈良玉对陈默道:“陈县令,张县丞,你们现在可否带我去查看一下县衙的仓库?民心稳不稳,粮食是关键。”
“理当如此,总指挥请随我来。”张淑芳把女儿交给陈默的大夫人看管,然后夫妻二人在前引路。陈默心中对沈良玉处事之老练、思虑之周全更是佩服。
沈良玉趁机又查看了一下陈默二人的忠诚度:陈默70,张淑芳90。
看来陈默是因为妻子的影响加上沈良玉的那一句姐夫,让他对沈良玉的忠诚直线上升。
“见过总指挥!”仓库位于县衙后院,现在由一队天龙军在这里看守。见到沈良玉过来纷纷行礼!
“这是新任的县令陈默,这是新县丞张淑芳,他们二人是夫妻,以后你们暂时驻守平安县,协助新官员们管理平安县。”沈良玉向这一个小队介绍了一下陈默夫妻二人。
“是……”天龙军小队齐声应答。
当沉重的仓库木门被推开时,那熟悉的、粮食堆积如山的景象再次出现。巨大的仓库内,麻袋垒砌成的粮山几乎触碰到房梁,主要以金黄的粟米为主,间杂一些其他杂粮,数量庞大,视觉冲击力极强,粗略看去,绝不下百万斤。旁边紧锁的银库打开后,里面是码放整齐的官银箱和串好的铜钱,折合白银也约有三千两。
陈默在一旁解释道:“总指挥,这便是今年征收上来,尚未运走的秋税。按惯例,本来朝廷派下来的军队准备三天后启程运往州府,现在……”
沈良玉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些凝聚着民脂民膏的财富说道:“陈县令,我要效仿长山县之政策。这些粮食和银钱,留一半于县库,用于周济百姓和县衙官吏俸禄以及日我手下士兵和县衙人员食用。另一半我带走,用作军需和新兵的度用。以后仓库没粮了找我要。”
沈良玉停顿了一下,见陈默夫妻二人没反对,接着说道:“还有,明日便由你主持,开仓放粮,赈济城中饥民与流民。具体如何登记、发放,防止冒领囤积等,就需你拟定详细制度了。此外,安民告示明确宣告,我天龙军治下,百姓三年内免征一切赋税!三年后,田赋按三十税一征收!明年开春给所有百姓免费发放红薯种,也就是槐树村亩产五六千斤的神仙粮食。”
陈默虽然已有一点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这石破天惊的政策,和亩产五六千斤的神仙粮食,仍是心神激荡。他深吸一口气,郑重拱手:“总指挥此乃亘古未有之仁政!陈某必当殚精竭虑,将此事办妥,让每一粒救命的粮食都真正惠及贫苦!告示与章程,我连夜起草!”
“好!”沈良玉点头,又道:“县务繁杂,钱粮、刑名、文书,千头万绪,你夫妻二人恐难兼顾。县衙中,可还有如你这般,心存善念,熟悉事务,且可堪一用之人?”
陈默闻言,仔细思索片刻,推荐道:“主簿周文渊,掌管文书账目多年,为人谨小慎微,账目清晰,且与前任县令并非一路人,常受排挤。或可让其协助管理钱粮账目及文书往来。”
“可。此人便由你起用,协助你管理具体事务。以后有合适的人,或者是牢里关押的受冤之人,只要你们觉得合适就可招入县衙为官!”沈良玉当即拍板,给予了陈默夫妻二人充分的信任。
在陈默忙着去召集人手、安排押解囚犯、起草文书之时,沈良玉再次进入了仓库。他意念一动,粮仓那庞大的粮山消失了一半。随后去到隔壁银仓收走了一半银子。
为了新兵的吃饭和粮食的保鲜,沈良玉必须收走一半。他想了想又来到粮食仓库,从系统空间里转出来约二十万斤红薯,除了一部分留作种薯,多余的自然是给士兵们吃和赈灾饥民。
傍晚时分,李大胆来报,尸体已雇佣大量民夫处理干净,原县令等一干贪官也已关入大牢。
陈默则拿着下午赶工出来的安民告示和放粮章程初稿请沈良玉过目。告示言辞恳切,政策清晰,章程也考虑周到。沈良玉又让陈默写了一份征兵告示,征收新兵的条件与长山县一样,女子还是未婚或是丈夫已死没有孩子拖累的年轻女子。
次日,平安县的四门以及县衙前,贴出了盖着县令大印的崭新告示。
当“三年免税”、
“三十税一”、
“即日开仓放粮,每人每月三斤粟米”
以及征兵告示和新兵待遇的消息通过识字人的口传播开来时,整个县城都轰动了。饱受盘剥、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涌向县衙和几个指定的放粮点,年轻人走向征兵点(放粮和征兵放在一个地方挨着),所有人脸上都交织着期盼与难以置信的神情。
当人们拿到金灿灿的粮食,少数年轻人报名参军成功后,人群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和哭泣声。
“沈青天”、
“天龙军万岁”的呼喊此起彼伏。
站在县衙高处,望着县衙门口欢呼的人群,沈良玉知道,平安县这颗棋子,也已经稳稳地落下。
接下来,便是将长山、平安两县彻底稳固,暂时作为他的后方基地。但这个工作不需要他亲自去做,他有更重要的事,尽快组建军队招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