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宇文宸收到安西都护府急报,得知西方异域出现远超当前大永水平的“千里镜”与“新式火铳”后,虽迅速召集重臣商议,并初步定下了“秘密采购、技术研究、扩大交流、振兴实学”的应对之策,然朝堂之上,保守派“奇技淫巧、动摇国本”的忧虑之声仍不绝于耳,使得具体推行之时,难免遇到无形的阻力与迟疑。毕竟,千年天朝上国的优越感,非一朝一夕所能轻易扭转。在这关键节点,已渐居幕后的皇后陈微儿,再次以其超越时代的洞察力与春风化雨的智慧,悄然引导着朝廷乃至整个王朝,走向一条以开放心态拥抱变化、以自信姿态迎接挑战的道路。
是夜,乾清宫东暖阁内,烛火通明。宇文渊眉宇间仍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虽支持太子的决策,但内心深处,对于骤然面对可能存在的、全方位的“技不如人”的局面,仍感到些许不适与担忧。他轻叹一声,对身旁正为他斟茶的陈微儿道:“微儿,宸儿所策,虽显进取之心,然朕观诸臣工神色,疑虑者众。长久以来,皆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忽闻海外有远超我朝之利器,朕心……实难全然平静。”
陈微儿将温热的茶盏轻轻放在他手中,柔声道:“陛下之忧,臣妾明白。然陛下可曾想过,何谓‘天朝上国’?”她目光清亮,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真正的上国气度,非固步自封、讳疾忌医,而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昔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盛赵国;盛唐之时,西域乐舞、天竺佛法皆能融入中华,方成其海纳百川之气象。我朝能开创今日盛世,亦因陛下与臣妾当年不墨守成规,敢行新法、开女学、重实务所致。”
她顿了顿,见宇文渊凝神倾听,继续深入剖析:“此次西来之物,看似仅是军械之利,然其背后,实乃格物究理之学已发展至新阶段。我朝文治武功,固然鼎盛,然于天文、地理、机械、算学等实学领域,或因过于侧重经义文章,确有不及之处。此非国本动摇,而是提醒我等,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能借此契机,正视差距,虚心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则我大永不仅能巩固边防,更可在学问一道上开辟新境,使盛世之基,更加稳固深厚。反之,若因噎废食,闭目塞听,恐真将落后于人。”
宇文渊闻言,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缓缓点头:“微儿所言,如醍醐灌顶。是啊,若因惧怕新知便拒绝新知,与因惧怕溺水便拒绝舟船何异?朕……确实有些着相了。”
陈微儿深知,仅说服皇帝还不够,需让整个统治阶层,至少是核心决策层,转变观念。她并未直接干预朝政,而是通过几种柔和而有效的方式施加影响:
借古喻今,启发太子:她在与太子宇文宸日常闲谈时,似不经意地讲述起历史上因拒绝变革而衰落的王朝例子,以及因善于学习外来文化而强大的时期,引导太子从更宏大的历史视角看待当前挑战,坚定其开放改革的决心。
影响重臣,潜移默化:借由命妇往来,陈微儿让身边得力的女官(如春桃)在与一些阁部重臣的夫人闲话时,传递“皇后娘娘盛赞太子殿下开放进取之姿,以为此乃盛世应有之气度”等信息,间接影响朝臣的看法。
树立典范,消除偏见:她建议宇文渊,在适当的场合(如小型御前会议),以赞赏的口吻提及皇家学院格物斋近年来在农具改良、水利测算等方面取得的实用成果,强调“格物之学亦能利国利民”,为引进、研究西方技术正名。
在氛围逐渐转变的基础上,陈微儿向宇文渊和太子提出了一套更为系统、更具远见的行动纲领:
定位:师夷长技以自强:她明确提出,学习西方技术,根本目的在于“自强”,而非盲目崇拜。要建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心态,即保持大永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道德根基,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有用的技术知识,壮大自身。
方法:系统引进,重在消化:主张不仅购买武器成品,更要设法引进相关的理论书籍、图纸,甚至邀请学者匠人来华。更重要的是,要组织专人(如皇家学院精英)进行翻译、研究、消化,最终目标是能够自主制造乃至创新。
范围:超越军事,惠及民生:指出西方先进技术可能不仅限于军事,在农业、医药、天文、航海等领域或也有值得借鉴之处。鼓励在各行各业保持开放探索的心态,使技术进步惠及更广泛的国计民生。
心态:自信包容,平等交流:强调在对外交流中,应保持自信平等的姿态。大永有丰富的物产、悠久的文化,可与西方进行互利互惠的交流,而非单向索取,以此展现真正的大国风范。
宇文渊彻底被陈微儿说服,心中豁然开朗。他在下一次商议此事的高级朝会上,旗帜鲜明地肯定了太子的方案,并借用了陈微儿的诸多观点,肃然道:“……故步自封,乃衰亡之始;开放学习,方为强盛之途。此次应对西来之技,非为媚外,实为自强!众卿当放开胸怀,戮力同心,助太子办好此事。凡有阻挠新政、坐井观天者,朕必不轻饶!”
皇帝态度如此坚决,加之皇后智慧在背后的无形支撑,朝中保守之声顿时偃旗息鼓。太子宇文宸得以放开手脚,各项措施迅速推进:安西都护府成功购得实物并秘密送京;工部与皇家学院联合研究小组热火朝天地开展工作;鸿胪寺选派精通番语、有胆有识的官员随商队西行;皇家学院扩招专科学子,悬赏格物致知……一股务实、开放、求索的新风,开始在王朝内部涌动。
站在高高的宫墙上,望着远方,陈微儿对宇文渊轻声道:“陛下,世间学问,如满天星辰,各有其光。我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其伟大不在拒绝他星之芒,而在能不断吸纳众星之光,使自身愈发璀璨。今日以开放心态应对挑战,非但不会损及国本,反而将为这盛世,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
宇文渊紧握她的手,感慨万千:“微儿,有你在一旁时时提醒,朕与这江山,方能行稳致远。此乃天赐朕与大永之福也。”
经此一事,陈微儿虽未直接站在前台,但她以深邃的远见和智慧的引导,再次为王朝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她使得大永王朝在面对外来挑战时,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排外与保守,选择了自信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