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建国不缺闺女,他跟石燕兰生的两个女儿都被培养的很优秀,对比起来,苏瑶瑶没有一点利用价值。
从前他贪图秦春霞满足身体上的欲望,他不介意花点小钱哄苏瑶瑶开心。
现在他要跟秦春霞撇清关系,当然也包括苏瑶瑶。
“她是你的女儿,跟我无关。”
秦春霞崩溃了,她两只手撑着桌子站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骂道:“不可能,你要是不管我们娘俩,我就带着瑶瑶去你单位里闹!瑶瑶跟你长得有八分相似,压根儿就不用做亲子鉴定,你们单位的同事就会相信我说的话!”
“你想当领导?做梦!”
两人撕破脸了,把桌子上的菜摔了一地。
徐巧芳进来收拾。
“先不用收拾,麻烦你出去一下!”
齐建国强忍着情绪,把徐巧芳打发出去,压低声音说道:“你想怎么样?”
拿捏住他了!
秦春霞眼底闪过得意。
“每个月给我六百块钱,否则我让你身败名裂!”
六百块钱,不算多。
齐建国的心落回去,松口答应道:“六百就六百,你给我生了两个孩子,就当是给你的补偿,以后咱们别再联系了。”
六百块钱对他来说也就是几顿饭的事儿,他每个月在徐巧芳这里请客吃饭花的钱都不止这个数。
秦春霞是以苏国正的工资算的,苏国正的退休金一个月两三百块钱,已经算很多了,他之前还出去接私活,忙的不沾家,一个月赚五百多。
她要个整数六百,应该不少了,齐建国一个月的工资可能还没有六百块钱呢!
她担心自己要多了,把齐建国逼急。
但他答应的太痛快,又让她后悔没有多要点。
“这六百块钱是我养身体的钱,你还得付瑶瑶的学杂费。每个月再多加……二百!”
齐建国冷冷地盯着她,点头答应了。
秦春霞心里又后悔,她应该再多要一百……
“你要是再加我就走了,一分钱都没有!”
“八百就八百!我就要这些!”
齐建国从皮夹里抽出来一沓钱给她。
“这些钱交完住院费应该还有剩余,明天我安排人给你送够一年的钱,这一年内都别再来找我了!”
齐建国起身离开,到楼下结账。
饭菜都被秦春霞砸了,她又照着菜单把最贵的菜都点了一遍,冲着徐巧芳哼了一声,鼻孔朝天。
【真是绝了,秦春霞这种人,稍微得意一点就忘形,忘记了刚才是谁摇尾乞怜,虚弱的楼梯都爬不动,这会儿又能了?】
徐巧芳知道齐建国刚才给了她一笔钱,她无所谓,反正最后她有钱结账。
吃过饭,秦春霞准备直接走,被服务员拦住。
“你还没结账呢!”
秦春霞瞪着眼。
“刚才齐建国出去的时候不是已经结账了吗?”
“女士,刚才那位先生结账结算的是你们损坏的餐具,跟没吃的那些饭菜的钱,您吃的这些都是结完账后您自己点的,一共五十八块五毛钱。”
秦春霞傻眼了。
“什么菜这么贵?”
秦春霞从来没有去过高档餐厅,她一直以为徐巧芳开的是一个小饭馆,一个小饭馆的饭菜能有多贵,撑死一二十块钱了不得了,结果没想到她才吃了几道菜,就五十八块?
“您吃的鱼都是我们请专门的货车司机到南方运来的,成本高,而且我们饭馆的菜品都是特意请手艺最好的大厨师亲自烹饪,我们工费也高,这个价钱是合理的,您就是请监管局来查,我们也不怕。”
秦春霞刚动了举报的心思就被扑灭了,老老实实付了钱,临走嘴里还骂骂咧咧。
“老板,您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好赖不分的人呢?”
服务员小姑娘感叹了一句。
“那谁知道呢!”
徐巧芳也理解不了秦春霞,反正钱赚进口袋里了。
因为出了秦春霞这档子事儿,苏国正好几天没往徐巧芳跟前来。
徐巧芳也乐得清闲。
这天太阳不错,徐巧芳坐在门口晒太阳,顺便看着三个娃在门口挖沙和泥巴。
除了恩恩跟囡囡,还有沈梦珂家的小闺女妮妮,妮妮刚来的时候有点认生,沈梦珂看她看得紧,她不怎么出来玩。
后来跟恩恩和囡囡熟悉起来之后,沈梦珂观察过一段时间徐巧芳带孩子,然后把沈雪妮一起打包送过来了。
反正徐巧芳带两个是带,带三个也是带,她说要给徐巧芳开工资,把徐巧芳都给逗笑了。
陈美珍打回来的那笔钱还完债后还绰绰有余,并且不还贷款的话,每个月的盈利很可观。
徐巧芳打算在公司盖一个内部员工幼儿园,让所有没人带孩子,或者交给别人带孩子不放心的员工们,把孩子送过去,上班送去,下班再来接,孩子在幼儿园的吃喝拉撒产生的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那个年代就有幼儿园了?】
没有,但也不是徐巧芳自创的叫法,是她看弹幕上经常说幼儿园,根据字面意思,应该就是托管上小学之前的孩子的地方。
徐巧芳年轻的时候两个孩子没人看,她知道当了母亲之后的难处。
“梦珂,我想在公司里办一个幼儿园托管孩子,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事儿交给你最合适。”
这年头,好点儿的公司企业都会想办法给员工谋求福利。
“你从大城市回来的,我这儿就是个草台班子,还得你多操心。”
饭馆虽然让张万家打理,但张万家也没经验,所以大事儿上还是挺沈梦珂的。
沈梦珂干脆提议把饭馆合并到旅馆这边,并且给旅馆改了个名字,改成暖居酒店,这个名字改的徐巧芳很满意。
“行,我马上就安排底下的人着手准备。”
随着附近人流量增多,产业生意蒸蒸日上,安保方面也越来越严格,白天黑夜都有安保人员巡逻,这一带的治安也比别处好。
环境好治安好,吃喝拉撒配套的设施也好,让来这一带发展的人也更多了。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市政府加大了对东郊的投资力度,除了老百姓收益,获益最大的还数徐巧芳的公司。
正月里给恩恩过生日,二月给囡囡过生日,他们两个过完三岁生日没多久,陈美珍领了一群人回来考察。
其中就有上次见过的那位傅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