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人群的愤慨声浪并未波及到宇智波鼬分毫,他的世界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膜笼罩,所有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那片狼藉的工坊内部。
写轮眼缓缓转动,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开始执行止水曾经教导的步骤——忽略那些喧嚣的“答案”,去寻找沉默的“问题”。
他首先将那些明显的“R”字线索——纽扣、纤维——在意识中暂时“屏蔽”。它们太完美,太恰到好处,如同舞台剧精心放置的道具,反而失去了真实犯罪常有的混乱和偶然性。
他的视线如同探照灯般,重新扫描整个空间。这一次,他不再寻找“是谁”,而是寻找“做了什么”和“如何做的”。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扇被摧毁的门上。写轮眼的动态视觉回放能力,让他能大致模拟出破坏发生时力的传导。
那不是爆炸的扩散性冲击,也不是火焰的灼烧,更像是某种凝聚到极致、瞬间爆发的巨大物理力量,精准地作用于门锁和合页处,几乎是以最小的必要力量达成了破门的目的。
这种控制力,绝非普通火箭队员所能拥有。
他的视线掠过散落一地的材料和工具。虽然混乱,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只有存放成品精灵球和那几个上了锁的、存放关键材料与笔记的柜子被暴力开启。
而旁边一些架子上存放的、价值不菲的稀有金属和树果原料,却只是被匆忙翻动过,并未被带走。
这不符合火箭队蝗虫过境般的掠夺风格,更像是在执行一项精准的“采购”任务,只取所需,不多拿一针一线。
他注意到,除了破门处和那几个被撬的柜子,工坊其他地方异常“干净”。没有多余的脚印,没有宝可梦技能造成的附带损伤。
袭击者似乎极力避免留下更多痕迹,或者说,他们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力量和技巧,而非宝可梦。这又是另一个巨大的疑点——火箭队行动怎么可能少得了宝可梦?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工坊内部一处不易察觉的角落吸引。那是位于一个被撬开的柜子阴影下方,一块因为常年放置重物而温度略低于周围地面的石板。由于位置隐蔽,并未被勘察人员的脚步扰乱。
写轮眼的微观视觉聚焦于此。在那里,几点极其微小的、几乎肉眼无法察觉的透明结晶碎屑映入了他的眼帘。
它们太小,太不起眼,混杂在灰尘中。但在写轮眼的光线捕捉和放大下,它们呈现出一种规则的、近乎完美的六边形结构——那是冰晶的典型特征!
桧皮镇气候温和,四季常绿,此时更是温暖的午后。工坊内也没有任何制冷设备。这几粒冰晶是从何而来?它们为何会出现在这个特定的、靠近被劫柜子的角落?
更令人疑惑的是,这些冰晶碎屑边缘锐利,显然形成时间极短,绝非日常积累所致。
止水的话再次回响:「…他‘不想’留下却无法完全避免留下的东西…」
冰晶…瞬间的低温…一个画面在他脑中闪过:
袭击者用某种方式瞬间破坏了柜锁的内部结构?或者,是为了给某种精密工具降温以防止灼烧秘传笔记?
又或者…是某个袭击者身上自然散发的寒气所留下?无论是哪种可能,这冰晶都与“火箭队”这个标签格格不入。
火箭队中并非没有使用冰系宝可梦的成员,但将其运用得如此隐晦、几乎不留痕迹,绝非普通队员所能为,也并非火箭队的主流战斗方式。
紧接着,他的视线又捕捉到另一处不协调。在通往里间工作室的门口,地面上有一小片不易察觉的拖拽痕迹。痕迹很轻,被大量杂乱的脚印部分覆盖,但在写轮眼下依旧可辨。
那不像是由脚踩出的,更像是某种…细小的、坚硬的轮子压过之后,又被人试图用脚拂乱掩盖的痕迹。
轮子?袭击者中有人使用了某种带轮子的工具?这更偏向于专业潜入或精密作业的特征,与火箭队粗犷的风格大相径庭。
力量巨大的破门、精准克制的搜寻、刻意留下的火箭队标志、不该存在的冰晶、以及暗示专业装备的轮痕…这些线索拼凑在一起,指向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张扬火箭队的形象:
一个或一群力量强大、行动极其专业、计划周详、善于伪装、并且可能拥有特殊冰系能力或装备的袭击者。
他们费尽心机制造火箭队作案的假象,恰恰说明他们不是火箭队,或者说,不希望联盟将注意力从火箭队身上移开。
宇智波鼬缓缓闭上眼睛。
现场的声音再次涌入耳中,钢铁先生愤怒的指认、镇民们的咒骂、君莎小姐基于“证据”做出的火箭队作案推论…他们都被舞台上的道具吸引了全部目光。
而他,凭借止水的教导和写轮眼的力量,窥见了幕布掀起的一角,看到了后台那截然不同的、更加危险的真相。
有人抢走了精灵球的秘传笔记,并成功地将罪名嫁祸给了火箭队。
那么,这个真正的“幽灵”,到底是谁?他们抢夺那本笔记,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制作特殊的精灵球?
还是说,那本笔记中,难道还隐藏着比制造特殊精灵球更深远的秘密?
他睁开眼睛,最后看了一眼那片混乱的工坊,然后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了依旧喧闹的人群。接下来的调查方向,已经彻底改变。
他需要找出这个隐藏的“幽灵”,而线索,就是那些冰晶,和那奇怪的轮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