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套粗犷而坚实的巨蜥皮甲穿戴在身,活动适应了好一阵,洞内弥漫着一种踏实而略显新奇的气氛。阿伦兴奋地来回踱步,感受着皮甲带来的安全感,脚下却突然发出“噗嗤”一声异响。他低头一看,右脚上那双早已磨损不堪的运动鞋,鞋头彻底开裂,像个咧开的大嘴,脚趾几乎要探出头来。他尴尬地咧了咧嘴,抬脚展示给众人看:“嘿,光顾着身上这身行头了,瞧我这鞋,都快成凉鞋了!这要踩在尖桩上或者雪地里,可够呛。”
看着他那只几乎“张嘴”的破鞋,再看看他一身威武的皮甲,强烈的反差让凯拉和小敏忍不住笑出声,连一向沉静的林远嘴角也勾起一丝笑意。洞内一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息,连日紧张劳作的疲惫仿佛也被冲淡了些。
“笑啥笑,”阿伦自己也乐了,随即指着墙角那堆裁剪皮甲剩下的大块边角料,眼睛发亮,“我说,剩下的皮子还挺厚实,扔了怪可惜的。要不,咱们顺便做几双靴子?这巨蜥皮,防水又耐磨,肯定比咱们这破鞋强百倍!”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响应。在严寒潮湿的环境中,一双好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确实需要。”林远走到皮料堆前,翻看那些厚实有韧性的边角料,“靴底要最厚的皮子,耐磨。靴帮要高,护住脚踝,还得防雪钻进。”
凯拉拿起一块皮子,仔细丈量厚度和面积,冷静地分析:“材料够用,但做靴子比做甲胄更精细,尤其是要合脚。我们需要先有鞋样(脚模),确定大小。结构上,至少要分靴底、靴帮(鞋面)和内衬三层。缝合的难度很大,尤其是靴底和鞋帮的连接处,需要极结实的线和特殊的缝法(比如双针骑马缝),才能保证不开线、不渗水。”
小敏蹲下身,用手比量着阿伦的脚大小,轻声说:“可以先找合适的木头削出每个人的脚模,照着样子裁皮子,就不容易出错。鞋底可以做成两三层,用树脂粘合再砸实,更耐穿。”
工艺讨论热烈起来。阿伦负责提供创意和力气:“鞋底要厚!最好前面翘起来点,走路得劲!鞋带要用皮绳,捆结实点!” 林远综合大家意见,定下基调:“先易后难。统一式样,高帮、硬底。先用阿伦的脚做试验,成功后再给每人做。凯拉负责设计鞋样和指导缝法,小敏手最巧,主缝。我和阿伦准备材料,处理厚皮。”
计划既定,立刻行动。第一步是制作脚模。阿伦找来一块干燥的松木,用石斧和砍刀,对照着自己的脚,仔细削凿起来。这是个细致活,他粗手大脚,削得木屑纷飞,好不容易才做出一个大概轮廓。凯拉接过,用燧石片精细修整,刻画出清晰的脚背、脚弓和脚跟形状,一个粗糙但可用的鞋楦雏形完成了。
第二步是处理制作靴底的材料。他们挑选出皮甲裁剪剩下最厚实、纤维最致密的背皮部分。多层靴底需要极强的附着力,凯拉提议使用树脂。阿伦和林远外出,在附近松林里搜集了不少半透明的松脂块,回来后在石板上加热融化,变成粘稠的液体。
将三层厚皮切割成鞋底形状,每层之间涂上熔化的热松脂,迅速叠合,用重石紧紧压在一起。冷却过程中,树脂重新凝固,将三层皮子牢固地粘合成一块超厚的复合靴底,硬度大增。
第三步是准备其他材料。靴帮需要相对柔软但有形的皮料,来自巨蜥的腹部。内衬则用之前鞣制好的、最柔软的兔皮或獾皮,增加舒适和保暖。筋线需要更粗、更长的,小敏和凯拉一起,精心捶打撕分出结实的粗筋线。专用的骨针也需要重新制作,针鼻要更大,才能穿过粗线和厚皮。
准备工作就绪,试验性的第一双靴子正式开工。洞内火光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松脂和皮革的特殊气味。四人围坐,如同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靴子的制作,比铠甲更贴近身体,也更能体现他们对改善生存条件的执着追求。第一针落下,迈向“足下安稳”的第一步,就此开始。